一、恶意诋毁他人名誉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立案一般需要如下证据:
1.证明被告有恶意散布不实消息或故意夸张事件的嫌疑。可以通过获取证人证言、照片、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来证明。
2.证明被告的行为给原告的名誉造成了实际的损失。可以通过获得证人证言、公开报道等来证明。
3.证明被告故意采用有损害他人名誉的语言或行为。可以通过日常警惕、摄像头拍摄等渠道获取证据。
二、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构成诽谤罪的量刑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涉嫌构成诽谤罪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他人只有情节严重的才会构成诽谤罪,而所谓的情节严重主要是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三、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构成诽谤罪的要件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构成诽谤罪的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诽谤罪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n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n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怎么赔精神损失费
447人看过
-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法律第几条规定
191人看过
-
诋毁别人名誉能告他吗
153人看过
-
在网上诋毁他人怎么才能立案?
294人看过
-
恶意诋毁他人构成哪种罪名?
453人看过
-
他人恶意诋毁怎么处理?
139人看过
-
诋毁他人名誉,能构成什么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61、情节严重的能构成诽谤罪。采用各种方式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给他人造成一定的后果,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情节较轻的不构成刑事犯罪。《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
-
告人家恶言诋毁需要什么证据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6那就需要把而言诋毁的证据拿出来,比如这个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录音是可以的。祝你顺利,如果对回答满意,请采纳,这年头助人为乐也不容易,鼓励鼓励热心人~~~~~~~
-
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怎么处理,最新的规定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2恶意诋毁他人名誉的处理是:尚不构成犯罪的,承担赔偿责任在内的民事责任或者接受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诋毁他人名誉,治安处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5根据我国对损坏他人名誉治安处罚法的规定: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
-
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怎么判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3故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涉嫌诽谤罪。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