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遇到霸王条款的维权方式:
1、合同当事人可以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对霸王条款予以删除或变更。
2、如果合同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主张该霸王条款无效。
一、租房房租合同哪些属于霸王条款
霸王条款在法律上一般称为格式条款,从法理上讲,首先要看这个条款是否和国家强制性法律规定相悖,如果和国家法律规定相悖,该条款,当然无效,该条款无效不影响其它合法条款的效力。其次要看是否有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如果有,该条款无效。第三、看该条款是否有两种以上的解释方法,如果有,那么可以做出不利于霸王条款提供一方的解释。
二、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有很多吗
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种:
1、在友好的基础上,合同当事人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是最好的方式;
2、如果合同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进行调解。如果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调解,不得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院等进行调解;
3、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以根据合同规定的仲裁条款或者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合同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事后未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合同纠纷,寻求司法解决。
三、烟酒售出概不退换合法吗
烟酒售出概不退换不合法。
烟酒售出概不退换属于霸王条款。
霸王条款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霸王条款往往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行业管理等方式出现,具有五大共性:
1、减免责任,逃避经营者应尽的义务。
2、违反法律规定,任意扩大经营者权限。
3、排除、剥夺消费者的权利。
4、权利义务不对等,任意加重消费者责任。
5、利用模糊条款掌控最终解释权。
遭遇霸王条款产生纠纷时,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捍卫自身权益。
-
格式合同有霸王条款合法吗,合同霸王条款怎么维权
300人看过
-
什么是“霸王条款”和“霸王合同”
206人看过
-
什么是霸王条款,如何认定霸王条款?
405人看过
-
法律如何定义霸王条款合同
466人看过
-
买房遭遇霸王条款该如何应对
378人看过
-
如何应对遭遇霸王条款的情况
78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霸王条款维权方式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03市民如在消费过程中遭遇“霸王条款”,在与商家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可及时拨打12315进行举报,也可以向消协或工商局投诉。工商部门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视具体情况,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处以罚款或停业整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如需维权,有自行和解、请求消协或其他组织调解、行政投诉、提请仲裁、起诉等5种方式可供选择。
-
怎样维权这份合同是霸王条款?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14合同遇到霸王条款的,可以向法院申请认定该条款无效。所谓霸王条款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而法律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所以遇到霸王条款可以主张该条款无效。
-
什么是“霸王条款”和“霸王合同”?上海在线咨询 2024-08-23“霸王条款”,确切地说,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只是凝聚了极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一种情绪化表达。在法学理论中与此相对应的概念是“格式合同”,即为重复使用不经双方协商而预先拟订条款的合同。一般是指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合同格式条款。 “霸王条款”主要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公告或者行业惯例等,它大量存在于消费领域,一
-
在合同中遭遇霸王条款时,该如何应对?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24某些单位对待遇合同的理解存在误区,把劳动合同仅当作劳动者的义务规定,有的甚至涉及“生老病死与单位无关”以及“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变化及劳动者的工作情况调整其工作岗位,劳动者必须服从单位安排”等霸王条款。这样的合同条款违反了法律法规,使得用人单位可以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因此,这些合同条款都是无效的。
-
遇到中国电信霸王条款,该如何办呢?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27电信合约规定用户不注销就默认自动续约,若是用户签署了,那么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消费者有知情权,因此商家有告知义务,若该条规定没有明显标注出来,到期时商家也没有明确告知,那该协议就应当属于隐形的中国电信霸王条款。那么消费者可将相关证据交由法院判定合同无效,或向工信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