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肺结核谁来赔偿
劳动者得肺结核病,在规定的治疗期内,是不能辞退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用人单位因此而解除劳动合同属违法,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用人单位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辞退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二、被公司辞退怎么赔偿
如果劳动者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违规制度被用人单位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但用人单位要承担举证的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用人单位辞退职工的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30日
第十三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在公司感染肺结核能索赔吗
328人看过
-
肺结核是否会感染他人?
148人看过
-
在看守所被感染肺结核能要求赔偿吗?
107人看过
-
江苏一家公司多人染肺结核,被感染肺结核算工伤吗
99人看过
-
阳性没有感染到肺部保险不赔找谁
438人看过
-
肺结核传染病怎么关押
235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医护人员感染肺结核是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5如果能够确定医护人员是在医院内感染了结核,就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
肺结核医护人员感染严重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7如果能够确定医护人员是在医院内感染了结核,就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
女方感染有肺结核能要孩子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9孩子由谁抚养这得看哪一方的抚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双方的工作收入以及其他因素等,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还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支付抚养费,一般为月收入的20%—30%。
-
被传染了肺结核要怎么赔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9工伤赔偿:医疗费、伙食费、住院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其中住院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由单位支付。可根据伤残等级和本人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具体赔偿数额。先申请认定工伤,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计算赔偿数额后申请劳动仲裁。
-
肺结核传染吗肺结核严重不严重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41、相关人员患肺结核传染病仍然要拘留。具体规定是,入监体检后根据病情会安排在卫生分监区,有专门的传染病隔离院区,住院治疗,等病情稳定治愈后再分到生产监区劳动改造。 2、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3、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