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与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因此,在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发挥工会的作用以防止企业滥用权利,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事先告知工会,就能使工会及时发现单位违法解除、侵害职工权益的情况并予以制止。
(3)在解除或者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用人单位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解除和工资结算要求
186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适用情形有哪些,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357人看过
-
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要具备哪些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和要求是什么
106人看过
-
劳动合同违法解除的范围及方式
256人看过
-
劳动合同生效的法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246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有什么义务
242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方式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1-12-25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有:正式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在三十天期满之后,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的,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在三天期满之后,解除劳动合同。双方也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
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一样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0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程序是一样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
-
法院有权要求和解除劳动合同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3法院虽然属于机关法人,但劳动法规定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工人等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因此你与法院之间虽然没有书面劳动合同,但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法院应该按照规定为你支付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及差额补偿金、社会保险待遇和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并且支付本人1999年下半年和2008年10月份共7个月所拖欠的工资,及按有关规定和标准支付本人在该单位工作期间的加班工资。
-
要求公司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方法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16一、单位未经劳动者允许,不得随意降低工资、调整岗位等。若单位以此为由克扣工资,劳动者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需关注取证细节。 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获得经济补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
-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方式的相关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2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