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人犯罪向单位犯罪方向辩护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23 11:01:46 54 人看过

在单位犯罪涉及的罪名中,有大量罪名系数额犯,有的罪名法律规定同等数额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的起刑点、量刑档次会有区别,认定单位犯罪会对涉案的责任人员有利。即便不涉及到起刑点和量刑档次问题,同等条件下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和自然人犯罪的判决结果相比,明显是前者轻于后者。

最为典型的就是行贿与单位行贿、受贿与单位受贿,两者起刑点差距很大。

以行贿与单位行贿为例,行贿的立案标准是:1、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2、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有特定情形的,也应当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单位行贿的立案标准是:1、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2、单位行贿有特定情形的,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

从上述数字就可以看出,单位行贿比行贿犯罪的起刑点高很多。在行贿犯罪中,在涉及到单位案件中,认定为单位犯罪比自然人犯罪显然要有利得多。笔者就曾接触一此类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某公司董事长为接项目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十几万元,案发后,为了保全公司,不影响公司未来发展,该董事长千方百计将事情往自己身上揽,并将公司说成是自己实际控制的一人公司,最终法院以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缓刑。该案是典型的因当事人认识错误而导致的乌龙判决,如果该当事人不主动将单位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实事求是交待问题,单位行贿十几万元,没有特殊情形是不构成犯罪的。辩护人在辩护中,如果注意到该案的准确定性,在案件事实方面进行正确引导,该案可能会一个非常成功的无罪辩护案例。

另有一些单位犯罪,虽然是双罚制,但其责任人刑事责任只有主刑,没有附加刑,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因此,若嫌疑人行为涉及到单位,也要考虑是否可以作为单位犯罪进行辩护。但这类犯罪较少,也无规律可循,唯一办法就是在办案中,将涉案法条仔细看清楚。如与上述罪名相类似的虚开发票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废物罪相关责任人量刑即与自然人犯罪完全相同,既有主刑又有附加刑。

一、单位犯罪主犯和从犯的量刑标准:

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1][2]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3][4]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根据1998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企业犯罪后被合并应当如何追究刑事责任问题的答复》,人民检察院起诉时该犯罪企业已被合并到一个新企业的,仍应依法追究原犯罪企业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的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审判时,对被告单位应列原犯罪企业名称,但注明已被并入新的企业,对被告单位所判处的罚金数额以其并入新的企业的财产及收益为限。

[2]根据2002年7月9日最髙人民检察院《关于涉嫌犯罪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如何进行追诉问题的批复》(自2002年7月15日起施行),涉嫌犯罪的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当根据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诉。

[3]根据2000年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复》(自2000年10月10日起施行),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

二、从单位犯罪向自然人犯罪方向辩护:

一是直接从单位犯罪主体认定的构成要件或阻却事由入手,向自然人犯罪方向辩护。如上述乌龙案例中,当事人就是通过将公司主体说成实际上是其一人控制的公司,自己一言堂作出决定,犯罪所得利益归属于个人,而被判定为个人犯罪。

二是对于单位主要领导没有参与犯罪的,可以朝部门犯罪的方向辩护,将单位涉案的部门作为单位追究刑事责任,避免单位成为责任主体;尤其是大型公司,如大型建筑公司,如果有行贿记录,会影响到其以后的招投标,就可以根据《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将单位的内部享有相对独立管理权的组织作为单位犯罪主体,不让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司承担单位犯罪的责任。

三是涉及到一些犯罪涉及到借用壳公司时,可以将单位犯罪引向相关壳公司,避免让运营良好的大型公司承担刑事责任。笔者就曾接触过一上市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壳公司侵犯著作权案件,辩护人初步了解案情后,即指导公司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时,重点提供壳公司涉嫌犯罪行为的书证、物证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27日 20: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然人相关文章
  • 单位犯罪从犯辩护词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单位犯罪从犯辩护词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二)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三)辩护理由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分析公诉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辩护理由;或者运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见,针对起诉书中提出的罪名发表意见;认罪态度主要是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提出可以从轻的理由。(四)结尾。归结辩护理由,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五)写明辩护人姓名,并注明具体日期。二、从轻处罚的情形1、应当从轻处罚的情形有:(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2023-06-03
    238人看过
  • 单位犯罪和自然人共同犯罪的比较分析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共同犯罪当然是有区别的,简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犯罪动机不同。单位犯罪中,各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实现单位利益。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这是区分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当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时,究竟是按照单位犯罪处理,还是按照共同犯罪处理,就必须考查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为了单位利益。(2)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单位犯罪中,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这是因为,单位犯罪总是在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之后才去实施,因而必然是在犯意产生之后才去实施。共同犯罪中,犯意产生的时间是较为随意的,既可以是在实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然人控股和法人控股的区别?自然人控股和法人控股的区别:1、个体不同:自百然人控股的有限公司一般是个人独资的度,法人控股是一个组织。2、权利义务行使不同
    2023-07-06
    438人看过
  • 按照自然人犯罪处理的情形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吗
    什么是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自然主体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为人具有这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年龄行为人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对部分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3、不满14周岁,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2023-04-26
    251人看过
  • 非法集资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如何区分?
    非法集资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分,从其特征入手,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自然人犯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实施的犯罪。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依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单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单位决策程序,是它与自然人盗用单位名义或擅自以单位名义进行的犯罪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因而,单位内部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同意或认可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一般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同时按照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必须为了单位的利益。单位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即因犯罪行为所产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对象是本单位或者本单位的多数员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多半为自然人个人
    2023-03-21
    335人看过
  • 事业单位能不能向自然人借款
    公司能借款给个人,这也属于民间借贷的范围,但借款要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经过股东大会同意。而且借款的个人不可以是公司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因为法律规定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一、公司挂名监事有风险吗公司挂名监事是有一定的法律风险的。比如违反公司章程规定,使公司遭受损失,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公司的监事承担的责任:1、检查公司财务;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3、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二、监事会成立的条件:1、公司设有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2、监事会应当包
    2023-03-14
    213人看过
  • 自然人犯罪与法人犯罪
    被告人付某,男,1951年8月6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平市,汉族,初中文化,农民,系漳平市拱桥镇上界村村民。被告人黄某,男,1962年3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平市,汉族,初中文化,农民,系漳平市拱桥镇上界村村民。2001年9月份,被告人付某、黄某与许福如、黄友发(四人均为上界村村民小组长)共同商议砍伐一些杉木出售,作为修拱桥镇上界村农用车道资金,经上界村同意后,在未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被告人付某、黄某雇人上山砍伐杉木325株,立木材积23.5643立方米。在准备出售给陈寿明时,被附城森林派出所当场抓获。案发后,俩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现,并主动要赔偿国家经济损失。「审判结果」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付某、黄某构成滥伐林木罪向漳平市法院提起公诉。漳平市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付某、黄某在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任意雇工采伐其所在村所有的23.6543立方
    2023-06-03
    233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然人
    词条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自然人
    相关咨询
    • 犯罪嫌疑人向单位和个人自首有何限制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03
      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据此,自首可以分为一般自首与准自首。 犯罪嫌疑人可以向以下单位或个人投案自首: 一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二是其所在单位; 三是城乡基层组织; 四是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
    • 自然人是否有属于犯罪单位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4
      单位和自然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相关延伸】 问:共同犯罪的要件是什么?
    •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同款罪需要判刑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6
      基本不可能一样的,单位只能判罚金,自然人是可以判有期徒刑的。
    •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21
      主要区别就是个人犯罪与单位犯罪的区别,个人犯罪一般都是当事人自己承担刑事责任。但单位犯罪则都是单位的负责人承担责任。
    • 有人犯罪之后可以向哪些单位或个人自首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1-06
      犯罪后可以向以下单位和个人自首: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或者是公、检、法的派出机构。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