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概念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7 15:02:45 362 人看过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在鼓励公民更好地利用防卫权,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

一、防卫过当会被判刑吗?

防卫过当会被判刑,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罪是怎么判的

正当防卫过当应按其行为所触犯的具体罪名判罪,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律规定对于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三、防卫过度杀人怎么判

生活中,一个人遇到别人的伤害时会反击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自卫。但是自卫也要有个限度,根据我国刑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正当防卫超过明显的限度,构成防卫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具体判定的刑期要由行为的恶劣程度,发生的时间、地点、行为人自己的态度等共同决定。主要考虑这几方面:1、过当程度。过当程度的大小体现了社会危害性程度,因而影响到防卫过当的量刑。2、防卫动机。在过当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其防卫行为是出于何种动机,例如是为保护国家的公共利益,还是保护本人利益,显然影响对防卫过当的量刑。3、权益性质。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权益的性质,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该加以考虑。第4、社会舆论。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还要考虑社会影响,既不挫伤公民正当防卫的积极性,还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4: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防卫过当相关文章
  •  正当防卫与过失防卫的界限
    防卫过当应减轻或免除处罚,一般来说,防卫过当造成轻伤的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有缓刑的话,可以适用缓刑,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处罚,可以避免刑事处罚。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且该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有两个特点:一是客观上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二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对于防卫过度的量刑,中国《刑法》第20条第2项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项规定与1979年的旧刑法相比,扩大了公民实施防卫行为,鼓励公民更好地利用防卫权,维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积极意义。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二项规定,防卫过度应减轻或免除处罚是因为防卫过度的防卫者主观上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非法侵害的动机,其主观恶性小,客观上是在防卫的前提下造成的损害结果,只对造成的重大损害承担刑事责
    2023-09-20
    256人看过
  •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定义与内涵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主要区别:1.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防卫过当是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2.正当防卫没有超越限度,防卫过当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理由: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而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二、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联系:1.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两者之间都是一种防卫手段;2.防卫过当的概念不是独立被提出来的,而是随着正当防卫的历史发展而提出来的。早在20世纪初,刑事社会学派取代了刑事古典学派,在刑法理论上占据了统治地位,从理性的角度对人们行使防卫权的范围、条件、合理限度等进行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就提出了防卫过当的概念及制定出对其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从而走上了有限防卫的轨道。;3.防卫过当的基于正当防卫的合法性的延伸,所以对其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4.
    2023-07-04
    355人看过
  • 超出正当防卫范畴的“防卫过当”行为
    正当防卫的误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在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或者推测的。3、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4、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7、防卫挑拨式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即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8、对精神病人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9、对合法行为采取的所谓正当
    2023-06-11
    114人看过
  • 无限防卫属于非正当防卫还是正当防卫
    无限防卫权又称无过当之防卫、预防性正当防卫、特殊防卫权、特别防卫权等,这些概念都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所谓无限防卫权,是指公民在某些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要求,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无限防卫权是公民在特定情况下可采取无强度限制的防卫行为的权利。一、对于无限防卫的理解关于无限防卫权的含义,对这一概念可作如下理解:1、中国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并不是绝对的无限防卫权,而是相对的无限防卫权,即它只能发生在“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一特定的条件之下,如不具备这一特定条件,则不允许行使无限防卫权。2、中国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是一种正当防卫权。依照新刑法规定,在上述条件下实施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也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那么这种防卫无疑应当是正当防卫。无限防卫权的行使也应当符合正当防卫的基本要求
    2023-06-21
    293人看过
  • 这个如何区分正当防卫过当与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的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社会危害性大,侵害程度激烈,具有积极进攻性的侵害行为。其次,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不法侵害人”是指在犯罪行为中犯罪的主体。正当防卫的行为必须是实际发生而且正在进行的违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公私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防卫过当防卫人在主观上有罪过。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既可能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应当综合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考虑。一、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五个要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对于精神病人所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但是并非针对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渎职罪等等不具有紧迫性和
    2023-06-23
    475人看过
  • 正确理解正当防卫的概念和应用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防卫行为。打架符合下列条件的,成立正当防卫: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具有防卫意识,防卫人具有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4)针对侵害人防卫;(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打架互殴和正当防卫的区别正当防卫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行为而采取的行为,互殴并不是为了制止对方的不法行为,而是以伤害对方为目的。互相斗殴和正当防卫的区别就是:互殴是非法的,正当防卫是合法的。如果能明确一方先动手的情况下,可以认定这一方有过失,在民事赔偿上可以要求其多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
    2023-07-08
    183人看过
  • 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的概念是什么?
    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避险过当: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何认定防卫过当与避险过当防卫过当与避险过当的认定如下:1、主观上有防卫意识,客观上有正当防卫的时空条件;2、防卫行为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暴力犯罪已经足以严重危及人身安全;3、防卫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失达到重大程度;4、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后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2023-07-19
    379人看过
  • 正当防卫包含什么准确概念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公民制止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公民制止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时,对犯罪行为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如果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就构成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针对别人先动手打人我还手
    2023-03-12
    95人看过
  • 正当防卫是哪一些准确概念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残疾人防卫过当怎么处理?残疾人防卫过当的,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防卫过当会判多少年呀?《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
    2023-06-28
    206人看过
  • 如何明确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及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分在于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是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正当防卫的行使条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行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实施防卫行为的
    2023-07-20
    61人看过
  •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哪些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所谓正当防卫过当,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损害的行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为的状态为限度,不法侵害状态已处于结束状态,危险状态已消除。如:某人持刀行劫,被劫人自卫反抗,将行劫人打翻并夺下其所持之刀,刺伤行劫人,行劫人的不法侵害已被制止,不法侵害状态和危险已处于结束,制止行为的损害到此为止,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对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负。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每个公民都应积极采用这一权利与犯罪行为作斗争,因采用正当防卫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人身、财产权利而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刑法在量刑时会依法予以减轻或者免予处罚。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过当
    2023-02-27
    415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应该符合四个条件: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是什么一、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是什么1、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是:(1)必须是针对不法的侵害行为;(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不是防卫人主观想象或推测的;(3)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4)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共、本人或他人的权益;(5)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实施;(6)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2023-07-05
    421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概念定义以及意义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定义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二:正当防卫的意义(1)可以及时保障国家的、公共的、公民本人的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法律不仅允许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还允许为保护国家、公共和他人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这就提高了每个公民都要树立见义勇为、互相帮助的精神。(3)有利于威慑犯罪分子,有效遏止、预防犯罪。公民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不法侵害人的人身、财产等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可以致伤或致死不法侵害人。这对不法侵害者和潜在的犯罪分子都是一种有效的威慑。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必须明确下面两个问题:其一,一个人在正当防卫情况下所实施的行为,从客观上看它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使国家、公共利益、公民本人以及他人的合法利益免遭
    2023-05-31
    446人看过
  •  非正当防卫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非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而采取的行为。防卫过当、防卫挑拨、防卫侵害第三人、假想防卫、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都属于非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挑拨是指故意挑起争端,防卫侵害第三人是指防卫行为导致第三人受到损害,假想防卫是指基于错误的假设进行的防卫,事前防卫是指在不法侵害发生前就采取的防卫行为,事后防卫是指在侵害已经终止后进行的防卫行为。非正当防卫的行为包括:1.防卫过当。2、防卫挑拨。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4、假想防卫。5、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6、事后防卫。它是指在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 防 卫 挑 拨 与 非 正 当 防 卫 : 实 例 分 析防卫挑拨与非正当防卫是两个在刑事责任上存在争议的概念。防卫挑拨是指故意激起对方防卫意图,使人误以为自己正在受到不法侵害,从而实施防卫行为。非正当防
    2023-09-08
    14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防卫过当,即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范围,因而要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的,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更多>

    #防卫过当
    相关咨询
    • 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的组成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2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
    • 正当防卫概念&Q4&
      河南在线咨询 2024-03-10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条件如下:1、起因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范围,应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2、时间条件;3、对象条件;4、主观条件;5、限度条件;6、无过当防卫权。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2
      正当防卫和防卫是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等一致,但限度条件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不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应在必要的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防卫过度。限度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非法侵害的强度2、非法侵害的缓急3、非法侵害的权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度的结果非常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即不构成犯罪。防卫需要刑事责任,刑法所不允许。
    • 正当防卫的概念有哪些,正当防卫的特征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06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
    • 概念正当防卫要求条件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09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总的来说构成正当防卫要符合下列四个条件:lt;br/lt;br/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即是别人实施了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时才可以进行防卫,比如是打人的行为就是法律所禁止的,但是如果是他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