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驾交通肇事罪最新规定是什么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明文规定,酒驾所导致的交通肇事罪,实属交通肇事罪的一个类型。
如若酒驾行径触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引发重大事故,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给国家及个人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者,将面临刑事追责。具体量刑标准如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倘若酒驾之后实施逃逸行为,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情节者,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者,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因此,关于酒驾交通肇事罪的最新法律规定,均依据上述法条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酒驾交通肇事罪判刑多久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酒后驾车行为将被按照危险驾驶罪进行认定和惩处,通常会判处当事人一定期限的拘役,同时还需缴纳罚金。
若该行为涉及到更为严重的交通肇事罪,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严厉惩罚。
2.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若驾驶员在肇事后选择逃离现场,或者其行为具有特别严重的情节,那么他将会受到3至7年有期徒刑的刑罚。
3.当驾驶员因为逃离现场而导致他人死亡时,他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
4.对于那些在饮酒后或者醉酒状态下驾驶车辆,并且引发了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驾驶员,他们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并被吊销驾驶证,终身无法再次获得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酒驾交通肇事罪最新规定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如何规定酒驾交通肇事罪的
440人看过
-
酒驾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酒驾交通肇事
119人看过
-
酒驾构成交通肇事罪怎么认定?
107人看过
-
最新交通规则发布,酒驾醉驾受到新规定影响
223人看过
-
最新交通法规2024醉驾的规定是什么?
376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2020年最新规定
438人看过
-
酒驾的最新规定最新醉驾标准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2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20)中规定,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并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驾车。
-
酒驾新规定有什么最新的规定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12-1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该标准规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为饮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为醉酒驾车。 据专家估算:20毫克/100毫升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毫克/100毫升则相当于3
-
新交规无证驾驶酒后肇事如何定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4酒后肇事如何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可知。第二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
酒驾酒驾交通肇事罪会怎么判刑?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0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如果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处罚将比交通肇事罪重得多。 “这样如何定罪,是否可以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定”:如果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出台的司法解释,除了醉酒驾车、在闹市以外,还需要以下要件:“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
-
交通肇事酒驾的相关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30你们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了可以向法院起诉。因提供的信息有限,需要进一步确认。需确认的问题:知道对方的身份信息、车辆信息、保险情况,事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