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回顾
2020年3月,一名新手妈妈曾购买过某付费课程,并加入了该付费睡眠引导群。该付费课程所属机构提出了一套宝宝睡眠理论,其中一个观点就是:宝宝在几个月的时候,会有一个翻身倒退期,这阶段宝宝晚上睡觉会不停的翻身,直到宝宝会趴睡了,才算完成解锁趴睡这个任务,结束倒退期。而群里有老师会提供训练婴儿独立睡觉的指导,让婴儿跟母亲分房睡,并且睡在完全漆黑的空间里。
4月16日下午,该新手妈妈在某付费睡眠引导群内提问,称小孩翻身趴着睡觉一直哭,想向群内的老师寻求帮助。群友答不是大哭就没事,然而约两小时后,这位妈妈在群内表示孩子嘴唇发紫,最终孩子不幸身亡。
根据网上曝光的聊天记录显示,在发现孩子身亡前,该新手麻麻在群里针对宝宝的情况问了多遍,但群里的老师并未回复。
4月19日,该付费课程所属团队发表声明,称网传信息不实,并在声明中称:孩子直接死因并非趴睡,该新手妈妈早先购买的育儿资讯服务已于3月31日停止,且与当时母亲沟通过,孩子具体死因不便透露。
目前,案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设施公司介入调查,这些所谓培训老师是否具备专业资质,是否应当对孩子的死亡承担一定责任,相信不久就能有结果。
二、婴儿趴睡死亡后续:群友是否涉嫌间接致人死亡?
间接造成他人的死亡可能构成犯罪,也可能不构成,需要看具体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
三、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致死的区别
1、结果不同
故意杀人罪有杀人的故意,其目的在于置对方死亡;故意伤害目的只是对方造成伤害。
2、动机不同
双方存在深仇大恨还是存在小摩擦,后者往往不存在杀人动机。
3、打击部位不同
故意杀人主要针对人体的要害部位,故意伤害则不会主动针对人体的要害部位。
判断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细致的问题。必须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考虑行为人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也要考虑作案时的客观环境,作案的全过程。
-
刹车失灵致人死亡:是否涉嫌犯罪?
251人看过
-
遗弃婴儿致死涉嫌哪个罪
410人看过
-
遗弃婴儿死亡是否要判刑
381人看过
-
不开婴儿死亡证明后果
133人看过
-
婴儿接种疫苗后死亡,医院如何赔偿?
360人看过
-
间接性致人死亡判刑吗
390人看过
生命权是指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生命权是法律保护的最高权利形态,生命的丧失是侵害生命权的结果。 生命权属于不可克减的权利,即使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在紧急情形下也不能被限制和征收。 ... 更多>
-
-
-
机动船舶,导致2人死亡,是否涉嫌?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1无证驾驶撞人处罚无证驾驶撞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来说没有加重情节的话应该判刑3年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
-
父母遗弃婴儿致使婴儿死亡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11父母遗弃婴儿致死可能构成遗弃罪,最高可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于重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犯罪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通过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依法提起公诉。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涉嫌致人死亡但死者家属不起诉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6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虽然受害人亲属不起诉,但故意伤害罪属于公诉罪,检察院有权依法提起公诉,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对犯罪分子进行定罪量刑处理。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