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诉讼法有效避免"逃跑通知书"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5 01:50:11
301 人看过
新华网重庆4月4日电(记者朱薇)新民事诉讼法已于4月1日正式实施。过去,执行通知书被一些当事人戏称为逃跑通知书,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黄XX表示,新民事
诉讼法的施行已改变这一局面,法院强制执行与发执行通知书可同时进行。
过去,执行通知书被一些当事人戏称为逃跑通知书,因为执行前事先发出执行通知的做法,实际上等于给被执行人通风报信,被执行人往往会借机转移、隐匿财产,逃避执行。
黄XX表示,这个说法很形象,主要的原因是以前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了债权人申请执行的案件之后,正式立案之后有一个手续,就是给被执行人发一个限期履行债务的通知书,也就是法院先礼后兵,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如果到时候被执行人不履行,法院恐怕就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了。但从执行实际效果来看,有很多情况不是这样,通知书一发给被执行人,恐怕这个时候这个人就逃之夭夭,或者说到处找关系,通过各种各样的一些关系给法院施压。
黄XX表示,新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针对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情况,法院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措施,也就是说法院可不先发通知书才能采取强制措施,法院可以一边强制执行,一边给当事人发执行通知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通过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避免败诉
84人看过
-
"如何避免冲卡逃跑?"
160人看过
-
避免民事诉讼中的诉讼状陷阱
180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通知书复印件的法律效力怎样
406人看过
-
______人民法院参加诉讼通知书
469人看过
-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通知书
227人看过
律师服务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强制执行
词条
#强制执行
最新文章
#强制执行
相关咨询
-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证人的回避?宁夏在线咨询 2025-01-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任何了解案件情况的人或组织都有义务出庭作证。相关单位负责人有责任支持证人出庭作证。另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适用于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益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依据。因此,
-
怎样避免民事诉讼当事人滥用回避权?有什么有效措施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7一般来说有一下三种方式避免民事诉讼当事人滥用回避权。建立当事人申请回避权的时限制度;限制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次数;申请回避理由明显不成立的恶意当事人,应给予一定的制裁措施,如罚款
-
如何避免民事诉讼当事人滥用回避权?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7一般来说有一下三种方式避免民事诉讼当事人滥用回避权。建立当事人申请回避权的时限制度;限制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次数;申请回避理由明显不成立的恶意当事人,应给予一定的制裁措施,如罚款
-
民事诉讼中,通知书复印件的法律效力怎样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7原则上复印件不能单独作为证据,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提供原件或原件。如果需要自己保存证据原件,提供原件或原件,原件确实很困难,可以通过人民法院检查相同的复印件或复印件。无法与原件、原件核对的复印件,复印件不能单独作为证据。
-
法院诉讼当事人逃跑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8对于债务人不按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偿还债务的情形,当事人不能与债务人就债务偿还协商解决的,债权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有用的。经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的,如果债务人仍然不按判决偿还债务的,人民法院有权对债务人强制执行,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