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瞒报安全事故怎么处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7-19 02:54:56 67 人看过

一、企业瞒报安全事故怎么处罚

企业瞒报安全事故的处罚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

1.当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如果故意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导致事故抢救被贻误,且情节严重,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

2.若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的程度,则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安全事故谎报处罚

谎报安全事故的处罚同样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

1.对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如果故意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导致事故抢救被贻误,且情节严重,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

2.若情节特别严重,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交通事故逃逸处置

1.对于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和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相关规定,根据不同情节进行处理。

2.如果逃逸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3.若逃逸行为构成犯罪,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即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上述涉及的法律问题,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05: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重大安全事故瞒报或不报是什么罪?
    一、重大安全事故瞒报或不报是什么罪?重大安全事故瞒报或不报可能会涉嫌犯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具体罪名是否成立,需要看是否同时满足以下四个犯罪构成要件:1、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是针对近年来一些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结果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行为而设置的。2、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2024-01-24
    330人看过
  • 什么是处罚不报或谎报安全事故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法院会判多久?行为人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既遂的,法院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谎报事故罪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二、不报安全事故罪一般会判几年不报或者谎报安全事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报告或者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指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责任的人员不报告或者谎报事故,延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未达到情节严重程度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达到情节严重程度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不报或谎报安全事故罪最高可判几年?不报或谎报安全
    2023-03-02
    232人看过
  • 安全事故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罪怎么处罚
    一、安全事故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罪怎么处罚依照一般的法律条款,对于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行为,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然而,若此类行为情节较为恶劣,则可能面临更重的刑事处罚,需处以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责任事故罪,系指在工业或商业活动中的生产和作业过程中,违反了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从而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事件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安全事故罪有多少种安全事故罪包括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生产、作业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四种。
    2024-04-06
    124人看过
  • 瞒报生产安全事故如何认定
    一、瞒报生产安全事故如何认定1、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2、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3、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4、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二、安全生产事故分为几个等级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
    2023-06-15
    153人看过
  • 如何认定瞒报生产安全事故?
    符合下列情形的认定为瞒报生产安全事故:1.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2.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3.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4.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一、在厂里发生工伤事故怎么处理1、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首先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其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第三,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2、报告、申诸的时间要求: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被确诊之日起,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在此时间之内,报告和申请要越快越好,这有利于及时调查取证,有利于工伤职工及时享受有关待遇。3、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劳动
    2023-06-19
    310人看过
  • 谎报或瞒报安全生产事故的惩戒
    根据法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如果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漏报瞒报的认定标准漏报瞒报的认定标准如下:1、漏报是报了没有上报完整,而瞒报是隐瞒不报;2、个人事项漏报行为主要有未报告本人持有往来港澳通行证、因私持有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或者因私往来港澳、台湾情况的等;3、瞒报行为主要有未报告本人婚姻情况的;未报告本人持有普通护照或者因私出国情况的等。漏报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的处理如下:1、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诫勉、取消考察对象后备干部人选资格、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
    2023-08-09
    441人看过
  • 安全事故责任人处罚通报
    一、安全事故责任人处罚通报关于xxxx年xx月xx日安全事故,现将事故调查处理结果通报如下:(一)事故经过:xxxx年xx月xx日上午xx点到xx点,生产部检查员xxx在对入库钢管进行检查,对打包的钢管进行拆装,当用钢丝钳剪断捆绑物时,被散落的钢管砸伤脚部至左脚踝外伤。(二)事故原因:1、安全意识薄弱;2、缺乏工作经验;导致工作过程中站立位臵不对、工作方法不当,导致钢管滚落,砸伤左脚踝。(三)事故性质:轻伤事故。根据生产部提供的《安全、事故报告书》调查核实,以及“安全奖”的定义范围,扣除事故员工xxx当月的安全奖。这次事故虽然是轻伤,但充分暴露出我们的安全工作还存在不足。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公司员工通过这次事故应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公司为您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符合安全的现行法规,期望员工也遵守安全规则,在您工作或下班时,当发现有不安全隐患,
    2023-04-22
    102人看过
  • 隐瞒安全事故的处理措施
    隐瞒安全事故的处理方式:1、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的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的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下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的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的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的事故。发生安全事故为避责任隐瞒不报有什么后果发生安全事故为避责任隐瞒不报的,会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客观方面表
    2023-07-04
    144人看过
  • 未按时提交或隐瞒安全事故报告的惩罚
    迟报或漏报事故,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疫情期间可以延迟报税吗疫情期间可以延迟报税,根据我国法律以及相关各个地方出台的政策,是在疫情期间可以延迟报税,通常情况下必须由个人或者是单位来进行申请,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然后在基地交给有关部门,辅导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量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预缴4%的增值税额,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一般纳税人)主表28栏反映。国家税务总局《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增购增值税发票预缴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因增购发票而预缴的增值税,可在本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抵减后预缴增值税仍有余额的,应于下期增购专发票时,按次抵减。具体操作
    2023-07-11
    404人看过
  • 事故瞒报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难以承受
    安全生产事故瞒报的后果如下:1、对事故发生单位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2、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百的罚款;3、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安全生产事故瞒报扣人会判刑吗会。瞒报安全生产事故,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是会被判刑的。判刑幅度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需要注意的是,该犯罪的主体只是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如果本身就没有报告职责,是不会构成犯罪,更不会被判刑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五条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
    2023-07-11
    451人看过
  • 单位瞒报工伤事故怎么处罚,怎样申报工伤事故
    一、单位瞒报工伤事故怎么处罚用人单位瞒报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的责任。如果是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工伤而瞒报的,会处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二、怎
    2024-01-29
    135人看过
  • 瞒报安全事故是否是道德问题?
    有瞒报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会判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是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瞒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有哪些后果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规定,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2023-07-06
    205人看过
  •  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策略
    以下情形之一的被认定为瞒报生产安全事故:1. 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限,这属于谎报;2. 因过失导致应当上报的事故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这属于谎报;3. 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这属于谎报。以下情形之一的被认定为瞒报生产安全事故:1.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限,这属于迟报;2.因过失导致应当上报的事故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这属于漏报;3.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这属于谎报;4.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这属于瞒报。 生 产 安 全 事 故 瞒 报 的 认 定 及 处 理 方 法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对于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事故定性存在疑义的情况,认定程序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023-09-23
    237人看过
  • 安全生产事故多长时间算瞒报
    一、安全生产事故多长时间算瞒报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条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由此可见,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负有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的法定义务,否则必须接受法律的严厉制裁。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
    2021-12-19
    13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企业虚报,瞒报税怎么处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2
      查实隐瞒金额,补税,补滞纳金。加收罚款。
    • 企业瞒报事故的诉讼期限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8
      员工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认定工伤。如需帮助,可联系
    • 瞒报是否构成安全事故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7
      1、看犯罪构成事实。 瞒报本身情节严重的,涉嫌139条之一的不报安全事故罪; 如果瞒报之外,还有其他犯罪构成事实的,涉嫌其他犯罪,比如重大责任事故罪。 2、如果已经进入刑事司法程序,案件事关当事人的人身自由与财产权益,不可以坐等、拖沓,要尽快地第一时间委托专做刑事案件的刑事辩护律师介入案件逐步展开具体辩护工作。
    • 企业如何上报生产安全事故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05
      一、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
    • 安全事故不报会处罚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