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采购”科目的应用问题
目前,大多教材举例应用或一些研究者观点一致认为外购材料计划成本核算的流程是:
①采购时,按实际成本借记“材料采购”科目;
②入库时,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科目;
③结转差异时,若是超支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若是节约差异,则做相反分录。
笔者认为,上述业务处理对“材料采购”科目的应用并不妥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材料采购”科目,借方核算实际成本,贷方核算计划成本,还要在不同的方向核算差异额,这样科目缺乏一致性,对初学者很难接受。二是②、③分步骤做,需要转一个大弯,先按计划成本入库,然后去比较“材料采购”借方的实际成本和贷方的计划成本孰大孰小,形成超支差异或节约差异,再进行结转,一不小心就写反了。可见,这样做不仅麻烦,还容易出错。因此笔者认为,采购时,同①;②、③合到一块做,即入库并形成差异,借记“原材料”(计划成本),贷记“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借贷平衡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记超支差异,贷方记节约差异。这样处理,“材料采购”只核算实际成本,入库并结转差异一步完成,操作简单,容易理解。
例1:甲公司购入A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3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32000元,已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会计处理为:
①采购时:
借:材料采购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35100
②入库并形成差异:
借:原材料32000
贷:材料采购30000
材料成本差异2000
若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会形成超支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本月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的计算问题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月末计算一个指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据此来计算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应分摊的差异,使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应用指南》也给出了计算公式,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该公式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和使用,但公式设置不够细化,如未考虑到实际存在的月末料到单未到、暂估入库材料及月初冲销暂估入库对计算本月成本差异率的影响。
笔者认为,因料到单未到暂估业务的特殊处理,即月末:借记“原材料”(计划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科目;下月初借记“原材料”(红字计划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红字金额)科目。可见,期末暂估入库材料并没有形成差异,下月冲销也没有影响差异,但对原材料计划成本均有影响。如果在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时计划成本总额均计算在内,则会使公式分母偏大,公式分子不变,使计算结果不够准确。显然需要对计算公式分母金额进行调整,本月不仅要考虑月末是否有暂估入库材料,还要考虑月初是否有冲销上月暂估入库材料的情况,调整后的分母应为“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月初暂估入库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月末暂估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改进后的公式,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月初暂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月末暂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例2:甲公司某月月初结存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3200元,月初冲销上月暂估入库A材料8000元;当月入库A材料的计划成本340000元,其中包括月末暂估入库10000元,本月形成成本差异为节约12000元。
改进前公式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3200-12000)÷(80000+340000)×100%=-2.10%
改进后公式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3200-12000)÷(80000-8000+340000-10000)×100%=-2.19%
可见,两个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为了正确核算差异的摊销额,改进后的公式更符合真实性。
三、发出材料分摊差异的账务处理问题
《应用指南》指出,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结转节约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则相反,即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有两点不足:一是实际工作中成本费用类科目明细账格式大多是采用借方多栏式,若是分摊超支差异,成本费用都是借方发生额符合人们记账习惯和满足多栏式账页记账需求;反之,则需要登记到贷方发生额,而账页格式贷方没有设置多栏式,这样既不能详细反映数据的形成,也不符合人们的记账习惯。二是不便于会计分录的掌握,特别是初学者容易写反。因此笔者认为,分摊差异会计分录可以统一为: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分摊超支为蓝字,节约为红字。这样既符合了人们的记账习惯,又方便了初学者使用。
-
工业企业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核算
187人看过
-
计划成本法如何核算
423人看过
-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核算有哪些
409人看过
-
会计新手知识:成本核算问题
136人看过
-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收发的明细分类核算记账的方法是什么
271人看过
-
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337人看过
会计处理是指企业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变更。 会计处理方法一般也称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会计确认方法,会计计量方法,会... 更多>
-
-
直接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直接材料成本的成本核对是如何规定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5直接材料成本核算方法: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⑵采用定额成本法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⑶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
-
计划成本法核算成本费用的意思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101、如题所述,计划成本法是指采用计划价(定额)核算成本费用项目,与合理损耗并不存在直接的勾稽关系;2、一般,合理损耗属于实绩,也就是说,实际发生的成本已经涵括了合理损耗,如题所指的合理损耗无需特意另行计算;或者运用另一思维角度,制定计划定额时已经考虑了合理损耗;3、可见,无论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法还是实际成本法核算,合理损耗是实绩事项,已纳入发生的实际成本费用一并核算,另行计算意义不大。以上,请予核实
-
原材料采购计划成本怎么填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3一、原材料科目主要核算内容:(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二)、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
-
这个计算题怎么做?关于原材料发出的核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11、如题所述,本月领用材料应计算的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如下:r【()+30000】/(800000+)=-0.02r经以上计算,该差异率为-0.02;r2、生产产品领用材料的差异额为:630000*(-0.02)=-12600元,r管理部门领用材料的差异额为:27000*(-0.02)=-540元,r经以上计算,领用材料的总差异额为-13140元;r3、以上仅供参考,请予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