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手机泄露个人信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8 19:11:17 185 人看过

一、手机泄露个人信息途径

据统计,截至2015年4月,我国共有手机用户12.93亿户,不少人还拥有两部以上手机,每年全国淘汰和废弃的手机就有约1亿部。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接近80%,超过了台式电脑,手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手机遭到恶意软件攻击的数量也不断攀升,隐私泄露已经司空见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个人位置信息、通信信息、账号密码信息、存储文件信息等四大类。那么,手机是如何泄露这些信息的?

1、是因为应用程序本身不完善。

2、软件监管不给力

3、未能妥善处理旧手机,处置不用的旧手机时,很多用户没有彻底删除相关信息,或者只是采取了简单的删除、格式化等方式。无论这些旧手机被转送给亲朋好友,还是转卖到二手市场,被删除的信息完全可以通过数据恢复工具还原,使旧手机上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隐患。

4、通过侦听定位设备截获信息。目前,针对手机通信的各种侦听设备层出不穷,性能不断提高。特别是使用WIFI时,由于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传输的路由,如果路由设备被人控制,个人隐私自然就泄露了。

5、黑客入侵窃密。手机在使用移动增值业务时,实际上成为一台连接国际互联网的终端。黑客们编制的病毒、恶意软件、流氓软件等可对手机进行非法启动、私自联网、私自发短信、恶意扣费,能够窥视和窃取短信、通讯录、个人邮箱,以及手机中的照片、私密文件、账户账号、密码信息等,还能够监听通话内容。

二、如何防止手机泄露个人信息

信息安全无小事。个人、单位、国家的隐私和秘密一旦泄露,往往会对社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各种信息泄露事件反映出来的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和行业不规范等问题,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手机信息安全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

防止手机信息泄露,普通用户并非无能为力。只要增强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掌握手机安全防护常识和技能,学会科学使用手机,减少甚至杜绝个人信息泄露,是完全有可能的。

1、要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现在,有很多人只会使用手机,对手机存储卡信息数据的销毁、手机信息安全隐患和技术漏洞,缺乏了解或知之不多。因此,要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强学习,切实认清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认知手机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充分意识到手机泄露秘密的严重后果,做到手机防泄密“警钟长鸣”。

2、要掌握安全防范常识。

对特殊人群、特殊场所、特殊内容,要使用特殊的手机管理方法。对于涉及秘密的人员,如军人、机要人员等,需制定严格的手机管理使用制度,或配发保密性强的专用手机,做到专机专用。对于涉密场所,要按照保密规定,设置手机安检设备。做到不在涉密的场所携带和使用手机,不用手机记录、录音、照相和传输涉密内容。

同时,不要轻易接听、接收陌生人的电话、短信、彩信、邮件,必要时关闭手机,彻底切断手机电源,防止被植入病毒或木马。不要把手机设置为自动登录,每次登录都应输入密码。要充分利用手机自带的图案和密码锁屏功能,防止别人解锁屏幕偷看个人隐私。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网络服务后,应及时注销手机账号登录状态。还应经常及时清除可能的敏感信息。

3、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

各项保密规定不仅对于保护企业数据、商业秘密乃至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为此,要切实遵守各项保密规定,尤其是要做到不在手机中存储、处理涉密的重要信息,从源头上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要避免在通信、微信、QQ、电子邮件中泄露相关重要信息。不在手机中存储核心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等敏感信息。也可采取简写或使用代号避免重要敏感信息完全暴露。

4、利用正规平台下载软件。

智能手机用户下载软件时,应登录官方平台下载,避免到论坛下载。不要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浏览不良网页。坚持在正规的手机运营商处维修维护手机,防止被植入病毒程序。安装软件时,一定要详细查看软件索取的权限列表,出现敏感权限时要特别警惕。如果软件要求提供与服务无关的通讯录、短信等,或者安装一个阅读器程序却要求摄像头的访问权限,就要警惕是否有陷阱。

5、严控系统权限。

手机用户应树立风险意识,尽量避免将访问个人隐私的权限和访问网络的权限同时授予可疑程序。对于平常不用或很少使用的功能,如蓝牙、红外、手机定位、高清摄像等,应予以关闭或停止使用,避免手机被远程攻击或被病毒搜索到,需要使用这些功能时再打开。当免费使用WIFI时,只使用自己了解和信任的网络,并且不轻易向外发送重要的个人信息。

6、彻底删除不需要的信息。

当用户删除或格式化手机存储介质中的信息时,这些信息并未真正被清除掉,只是删除了主引导区信息,修改了它的控制结构,并被标记为可覆盖。当有新的信息存入时,就可以覆盖原有信息,但未被覆盖时,只要不是物理原因被破坏,这些信息依然保留在存储介质中,能够被恢复。因此,在更换手机或需要删除相关信息时,可以选用具备数据粉碎功能的手机软件,或者对手机格式化后重复存储大量电影视频、垃圾文件、图片等无用数据到手机内存,再反复删除这些信息,使无效信息反复填满手机空间,彻底覆盖掉原来的信息,增加数据恢复难度。另外,对旧手机尽量不要随意转让或出售,应当进行物理销毁,以规避暴露隐私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部手机,将工作和个人通信用途的手机与上网娱乐的手机从物理上分开,尽量将通讯录、短信等资料存在SIM卡中,把照片、图片等文件存到手机以外的外接存储器上,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信息化的普及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危机,当今社会,国际上大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不相上下,在国力和武装水平接近持平的情况下,信息战就成为日后国际战争的主流方向。信息存在我们与我们生活中的点滴瞬间,信息泄露的问题也时刻都在发生,手机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尤为严重,保证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20: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商业秘密相关文章
  • 如何防止员工泄露公司机密,泄露公司机密犯法吗
    防止员工泄露公司机密方式包括企业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意识以及措施,建立保密管理规章制度,签订保密协议等。泄露公司机密犯法,故意泄露公司机密不仅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一、如何防止员工泄露公司机密防止员工泄露公司机密方式:1.加强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2.建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机构3.建立严格的保密规章和管理制度4.签订保密协议或者竞业限制协议二、泄露公司机密犯法吗泄露公司机密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签订了保密协议的,泄露公司机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
    2022-07-01
    94人看过
  • 个人信息泄露方式,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
    一、个人信息泄露方式个人信息泄露的方式::1.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这些单证上有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2.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不论是网络购物还是注册一些论坛、社区、网站,或者在微博、QQ空间发布信息,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3.商家各种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如商家“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活动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4.招聘网站泄露个人信息。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非法分子以极低价格转手。5.报名、复印资料后信息被利用。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6.身份证复印件滥用。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换积分都要身份证。二、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
    2023-04-24
    355人看过
  • 市民手机遭病毒个人信息频泄露
    本周,国内手机安全厂商监控发现,专门针对智能手机的盗号类手机病毒数量增长迅猛。连日来,记者也常接到听众反映:手机内的信息被人盗取。记者调查发现:智能手机遭遇病毒,个人信息保护成难题。家住长沙市五一广场的张某,最近几天有点郁闷,他用上周刚购买的苹果手机登陆某团购网站时,自己朋友的手机号码,莫名其妙的就被他人知晓了,而且这位朋友,还收到了由张某的手机号码推送的团购信息。好像是瞄准你的个人信息,将你手机中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盗取,然后随意推送一些信息。记者调查发现,与张某一样遭遇的人也不少,家住湖南大学的叶刚在用智能手机下载软件时,也有过类似遭遇。有时候用人人网,上聊QQ,把密码设定好了之后每次都是自动登陆,暴露在网络上暴露在外面,多少会有一些风险。长沙某电器城手机维修员龙天告诉记者:近期,盗号类手机病毒频频发生,手机中的金融类软件,包括支付宝、手机银行、手机炒股等最容易成为病毒攻击目标。个人资料
    2023-04-25
    374人看过
  • 身份证信息泄露如何防范
    容易被不法者窃取利用或倒卖谋利。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来进行网站实名认证,影响个人信用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注册境外购物网站账号从事违法犯罪行为能被用于非法兜售身份证、银行卡、信用卡等信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电话诈骗。身份证信息泄露有什么后果1、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2、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什么身份,干些坏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发生什么事故,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依据身份信息找到你的头上,你可能还觉得这是哪跟哪啊?可是,这些案件事故的烦心事就来了,就算查清楚也会把你搞得精疲力竭。3、不法人员前来诈骗。最可恶的是不法人员到你的门头上来诈骗你。因为他们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编出来些耸人听闻
    2023-07-05
    416人看过
  • 怎样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一、单据.票据应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个人收据、付款单据等。即使丢弃,也要粉碎后才能丢弃。尤其是现在网购流行,一定要注意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上面有地址和电话号码。扔垃圾的时候注意撕掉快递单。2、简历。现在找工作需要投简历,包括个人信息的填写,尤其是一些在网上投简历的人,不知道信息最后流向哪里,所以要选择填写一些详细的信息,没有必要填写。三、晒朋友圈。有些人喜欢在发朋友的时候发朋友朋友,这样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所以发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四、谨防网上问卷调查。上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问卷调查或者抽奖,但是会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其实大奖往往不会落在自己头上,但还是因为贪婪而泄露个人信息,一定要慎重,不要上当受骗。5、不要随意连接公共场所的无线免费WF。这种无线网络很容易被别人改变,成为窃取他人信息的窗口。只要你使用这个网络使用你的邮箱,它就可以窃取你的密码和其他个人信息,所以不要随意
    2023-08-07
    294人看过
  • 如何防范身份信息的泄露
    1、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别人使用身份证是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明,不能随意借给他人使用。即便是待办事宜,也只能给自己信得过的人。2、身份证复印件要保管好身份证复印件要保管好,不用的或者是用废的要保管好,不能随意丢弃。使用身份证复印件办事时,最好使用笔标注,表明身份证的用途以及“仅可使用一次,再复印无效”等语句。3、网络注册用户名时,尽量不要用自己的身份证信息有部分注册时需要本人的身份证号码以及电话号码。但是其中有部分有可能会盗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所以在注册时,一定要谨慎。身份证也是能够证明公民的相关信息,那么身份证也是需要公民进行保管的,如果说公民将身份证丢失后也是会给自身的生活造成影响并泄露个人的信息,所以当公民丢失了身份证后也是需要及时的进行补办,当在异地补办身份证后也是会在60天内发放身份证明的。快递实名制会导致买家身份信息泄露吗快递实名制一般不会导致买家身份信息泄露。实名制并不意味着把身份信
    2023-08-15
    193人看过
  • 如何预防和防控个人信息在网上的泄露风险
    一、如何预防和防控个人信息在网上的泄露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谨慎使用网络:在使用网络时,需要谨慎处理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链接或下载不安全的附件。同时,需要关注网络钓鱼攻击,不要轻信来自未知来源的电子邮件或短信。2.保护个人隐私:在公共场合使用网络时,需要谨慎保护个人隐私,如关闭手机WiFi功能,避免使用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如登录银行账户、修改密码等。3.定期更新密码:为了防止黑客利用密码进行攻击,需要定期更新密码,并确保密码的复杂性和安全性。4.使用安全软件: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安全软件,可以帮助防止恶意软件和病毒的入侵。5.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不要随意分享个人敏感信息,如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6.确认网站安全性:在使用网上银行或进行其他敏感操作时,需要确认网站的安全性,如查看网址是否正确、网站是否使用了安全的加密技术等。7.避免使用公共电脑:在公共场合使
    2023-10-31
    337人看过
  • 假日用卡谨防个人信息泄露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新一轮的购物消费站和出游狂潮即将打响。中国银联近日发布假日用卡提示市民使用银联卡消费注意事项。截止到6月底,境内联网商户、联网POS终端和联网ATM数量分别达到135万户、211万台和18万台。银联提示购物可以多用银行卡,免去排队取款的苦恼。对于出国旅游的持卡人来说,银联网络已经延伸至境外62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刷卡走银联网络可以免收月占刷卡总金额1%-2%的货币转换费,而各类境外刷卡优惠活动也能让持卡人享受到一定优惠。同时持卡号以62开头的银联标准卡在全球超过25万家贴有全球回报集团TAXFREESHOPPING购物退税标志的商店消费,可享受退税服务,退税款项将直接更具汇率转换成人民币,且免收货币转换费。在黄金周消费同时,银联提醒持卡人注意用卡安全,谨防信息泄露。银联表示,除密码外,信用卡卡号、信用卡有效期、信用卡使用验证码CVN2(即后三码)和身份证号也是极为重要的个
    2023-06-07
    309人看过
  • 手机号码泄露个人信息的解决方法
    我们会经常接到骚扰电话或者是骚扰的信息,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手机号码泄露了。手机号码泄露个人的信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困扰,因此,为了防止泄露自己的手机号码。那么手机号码泄露个人信息的解决方法有哪些呢?我们来学习一下。一、手机号码泄露个人信息的解决方法1、平时在办理银行卡、网上注册、购买汽车等。骚扰电话很多是因为你在某个网站注册不小心泄漏了自己的号码,尤其是一些购物网站。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泄露信息。对策:不要随意用自己的手机号注册一些购物等网站。2、随意填写街头问卷调查。经常在街上会碰到需要填写调查问卷的人,填到最后别人都会要求你留下联系方式。如果你留了正确号码,就该犯愁了,每天会接到很多不同人的来电。对策:填写街头问卷调查,不要随意填写真实手机号码。3、快递包裹单。每次收到快递时,很多人都直接把印有姓名及电话的物流带直接扔掉,这也是导致我们个人信息泄露出去的一种方式。对策:收到的包
    2023-01-30
    384人看过
  • 如何判断个人信息非法泄露
    一、如何判断个人信息非法泄露如下判断个人信息非法泄露:1.犯罪客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的客观是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自由。2.犯罪客观方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客观方面变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犯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起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的规定处罚。4.犯罪主观方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时不构成犯罪。犯罪动机一般表现为牟利,但动机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有哪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处犯罪量刑标准是:2.违反国家有
    2023-05-24
    381人看过
  • 泄露个人信息如何举报电话?
    一、个人信息泄露怎么投诉,举报电话是多少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个人还可向公安、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国家网信办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将专职接受和处置社会公众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消费者还可依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二、个人信息泄露的解决方法:(一)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二)更改重要的密
    2023-04-13
    109人看过
  • 手机信息泄露怎样报案
    法律综合知识
    一、手机信息泄露怎样报案若您发现或知晓任何违法行为,可以选择前往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进行报案或投诉。报案、控告、举报均可采用书面方式或口头陈述形式进行提交。我们欢迎并尊重每位公民和企业在需要时主动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提供信息和线索。当接到口头报案、控告、举报时,工作人员会将每一项内容详细记录在案,经确认无差错后,会要求报案方、控告方及举报方向其签字或加盖公章以作为凭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立案的材料来源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和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
    2024-07-27
    435人看过
  • 因快递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个人信息泄露途径?
    一、因快递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因快递泄露个人信息后的处理有:1.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2.向公安部门报案。个人在被骗后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以减少或挽回损失。3.向侵权人索赔。消费者还可依据《民法典》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有哪些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有:1.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2.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部门、场所,个别人员利用登记的便利条件,泄露客户个人信息;3.个别违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4.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群众个人信息。5.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6.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有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被人利用了个人信息。7.向群众邮寄免费资申办会员卡时掌握到的群众信息三、泄露个人信息刑事量刑标准
    2023-04-24
    399人看过
  • 如何防范国家机密泄露?
    1.按泄密处理的第一种情形,是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下落不明,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10日内,机密级、秘密级60日内查无下落。涉密载体下落不明,机关单位应当采取一切合理、可行措施进行查找,在规定时限内仍无法寻获或确定所在的,按照泄密案件立案查处。2.按泄密处理的第二种情形,是未采取符合国家保密规定或者标准的保密措施,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3.按泄密处理的第三种情形,是使用连接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等信息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且该信息设备被远程控制。如何去防止被骚扰(一)建议购物时使用一个专用的手机号,只有在购物时才去使用(二)收货地址最好选择单位,如果是家里,一定仅留楼栋号,不要留到单元门牌号,之后电话与快递员约定取件地点,避免将对方带入家中;(三)独自一人在家时,下楼取包裹,尤其是独身女性应尽量约到小区传达室、保安
    2023-07-07
    332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更多>

    #商业秘密
    相关咨询
    • 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21
      这样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1个人的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 2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或单位要对用户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 3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 4慎重参加网上、网下调查活动; 5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6投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7在网上交易需要到正规的交易平台网站,同时要注意鉴别网址真伪; 8只要掌握了
    • 应该怎么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01
      网络运营者承担着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义务。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通过采用监控、审计等技
    • 泄露身份证信息如何防止冒用?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4
      1、能够通过投诉或诉讼追究泄露您身份的相关组织以及冒用你身份的人的法律职责。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限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经过中得到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职责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捕,并处五千元罚金,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做法,构成
    •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05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有: 1、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 2、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 3、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4、网购最好去大型购物网站。 5、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
    • 婚介机构的个人信息如何泄露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13
      本案的双方均可能承担。如果小文在网上发布的帖子为侮辱或诽谤、存在虚假陈述,并且造成了婚介的社会评价降低,公司商誉受到影响,那么,小文须承担侵犯公司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对于该婚介公司是否侵犯小文的隐私权,应综合考虑该行为是否足以对小文的生活安宁造成影响,如认定该婚介公司侵犯了小文的隐私权,则该婚介公司应当承担侵犯隐私权的民事责任,应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如因此给小文造成精神损害、且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