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的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的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的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的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另外,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骗保过多久不追究责任,有什么规定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保险的受益人进行保险诈骗活动的,如果数额较大的,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
共同犯罪所带来的刑事责任探究
196人看过
-
酒后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157人看过
-
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是行为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18人看过
-
欠款是否为借条所带来的责任
156人看过
-
缔约责任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160人看过
-
股东未履行出资责任所带来的后果
233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犯罪行为是否涉及法律责任追究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26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行为可能已经构成了犯罪,也不一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如果行为所引发的情节轻微且损害微不足道,足以被认定为轻微的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会判定行为人无罪。如果行为发生在超过法定追诉期的情况下,追求刑事责任实际上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此外,如果行为人接受了特赦令,那么也可以被豁免刑事处罚。根据本国刑法,只有被告方告知才能对某些犯罪行为进行起诉和审判。如果被告方没有被告知或被告
-
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是行为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1-03-17《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本条之规定,医疗责任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一)本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这里的医务人员是指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诊疗人员及护理人员; (二)客体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三)客观方面是医护人员有严重不负责
-
饮酒后的行为是否该追究刑事责任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7《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婚姻关系中遗弃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和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21婚姻关系中遗弃行为若构成遗弃罪,将承担刑事责任,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61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
经过多少年犯罪行为不再追究责任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6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二十年后,司法部门将不再进行相关追责程序。关于这一点,法律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于判决结果中宣告的最高刑期低于五年有期徒刑的案件,只要经过了五年时间,便不再予以受理与处罚。 (二)而对于判处的最终刑罚在五年以上但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案件,则需等待整整十年的时间方可撤销其刑事责任的追究。 (三)对于被判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则需要等待十五年的时间才可终止对其的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