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是哪些
民间借贷合同应当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应承担的后果有哪些
合同无效造成的法律后果如下:
1、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不影响合同的部分解决争议的条款。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3、赔偿损失。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如何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64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无效的情形是哪五种?
217人看过
-
无效民间借贷合同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情形有哪些
353人看过
-
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分别是哪几种呢
76人看过
-
民间借贷纠纷起诉状范文,五种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78人看过
-
合同无效几种情形,哪些情形下合同无效
78人看过
-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五种广西在线咨询 2021-04-07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的订合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哪一种属于合同无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7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民间借款合同有哪些民间借款合同无效情形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2民间借款合同中无效条款有: 1、借款合同违法《民法典》关于利率的规定。 2、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 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3、非银行、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贷款人的民间借款合同是无效合同。 4、在民间借贷中,贷款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款合同无效,不受合同法的保护。 5、根据相关司法
-
合同无效的条件有哪些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11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是: 1、合同当事人没有缔约能力; 2、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请知规定; 3、合同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5、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合同生效的基本条件有: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五种情形借贷合同无效怎么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3-01-14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流动仍旧提供借款的; 4、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背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划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