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2、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3、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4、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八十四条、第八十五条和第八十六条。
相关知识:意外伤害四个要素
非本意的
即预料到的和非故意的事故,如飞机坠毁、行道树倒下等情况。有些意外事故是应该预料到的,但由于疏忽而引致的,如在停电时未切断电源修理线路,因不久恢复供电而触电身亡。另有一些事故虽是可以预见到的,但在客观上无法抗拒或在技术上不能采取措施避免的事故,如楼房失火,火封住门口和走道,迫不得已从窗口跳下,摔成重伤。或者虽在技术上可以采取措施避免,但由于法律和职责上的规定,或履行应尽义务,不去躲避,如银行职工为保护国家财产在与抢劫银行的歹徒搏斗中受伤。
外来原因造成的
指身体外部原因造成的事故,如食物中毒、失足落水。
突然发生的
即意外伤害在极短时间内发生,来不及预防,如行人被汽车突然撞倒。铅中毒、矽肺等职业病虽然是外来致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但由于伤害是逐步造成的,而且是可以预见和预防的,不属于意外事故。
非疾病的
指非疾病引发的身体伤害。
-
被告人周均见故意伤害一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289人看过
-
原告告被告家庭纠纷判决书下来被告不同意赔偿怎么办
142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判决书会告知受害方吗?
263人看过
-
被告没领判决书算离婚吗
138人看过
-
被告不接判决书,判决书生效吗
282人看过
-
被告人意外死亡的,判决书如何执行
331人看过
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代理时候,又有两种授权状态,分别是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特别授权是指代理人可对涉及你的重大权益的事项作主,一般授权就是当... 更多>
-
-
故意伤害做无罪判决,故意伤害宣告无罪判决怎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5(一)故意伤害罪的量刑起点的确定 1、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
-
故意伤害,被害人出具谅解书,对被告人的判决有什么影响?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1被害人的谅解书有利于被告轻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修正)》第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或者。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未经本人同意摘
-
刑事案件判决书不向被害人送达怎么办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9法律明文规定,刑事判决书应当送达被害人。不送达被害人的,被害人或者代理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相关法律规定: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3条之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82条之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宣告判决结果,并在五日内将判决
-
民事案件开庭判决书被告找不到人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9如果只是法院的判决文书无法送达可以采取邮寄的方式送达,邮寄的方式也无法送达的,且无法查找到对方下落的,可以采取公告的方式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满六十日,即视为已经送达。如果是被告逃避履行判决义务的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庭强制执行的。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可以列入失信名单,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构成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