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他人的财物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一、如何区分集资诈骗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集资诈骗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3、侵犯的对象是公众存款;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构成特点是怎样的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构成特点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也侵犯了国家财产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和任何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目的。
三、非法拘禁罪的要件?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过的非法拘禁罪犯罪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要件。主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2.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和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拘禁,故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
恶意敲诈是否具备诈骗罪的特征?
231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在犯罪构成上具有如下特征:
280人看过
-
信用证诈骗罪主观方面的基本特征
200人看过
-
什么是信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如何定罪?
383人看过
-
诈骗短信到底有什么特征
222人看过
-
探讨信用卡诈骗罪的表现特征
343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什么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具有什么特征呢具有什么特征和具备哪些特征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15所谓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实行犯罪,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已经进行犯罪的预备,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的,是预备犯。犯罪预备具有以下特征: 1、从客观方面来看,必须具有犯罪预备行为,即具有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行为。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就是指搜取供实行犯罪使用的各种物品。所谓制造犯罪条件,是指除准备犯罪工具以外的为进一步实施犯罪提供便利的行为,其中包括: (1)策划
-
婚姻诈骗要具备什么证据?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04婚姻诈骗需要提供被对方诈骗的证据,例如转账记录,或者索要钱财的聊天记录等等。 婚姻诈骗需要提供下列证据材料: 1、身份证真伪,记住其身份证号码和名字,到公安机关查询有无此号码和人名; 2、户籍真伪,记住其户籍所在地,询问当地派出所有无此人; 3、结婚记录,查找一下其以前有无登记结婚的记录。
-
2022年信用卡诈骗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04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分子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政府间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行为的具体形式: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即用依照真信用卡而非法制造的假信用卡购买商品,提取现金或者接受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结算的各种服务,进行诈骗财物的行为。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
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与特征宁夏在线咨询 2023-10-06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因此,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特征是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这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罪的本质特征。这里的信用卡,根据2004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是指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支付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刑法列举了四种信用卡诈骗
-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要具备什么特征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4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本罪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指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所谓证据,指刑事诉讼法第42条所称的证据,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当事人,是指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项所称之当事人,即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