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安机关进行口头传唤,但对方拒绝接受,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进行传唤。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如果公安机关进行口头传唤,但对方拒绝接受,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进行传唤。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口 头 传 唤 违 反 治 安 管 理 行 为 人 应 如 何 处 理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口头传唤、立即传唤、限制活动范围、拘留或者强制传唤等强制措施。其中,口头传唤是指公安机关通过口头方式要求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立即到案接受调查。
口头传唤是一种常见的强制措施,适用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没有固定住所,或者是在住处执行拘留、逮捕和受限制活动范围措施,无法到案受讯的情况。在进行口头传唤时,公安机关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通知其到案接受调查;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可以强制传唤。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口头传唤时,公安机关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滥用职权和不当使用强制措施。同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接受口头传唤时,也有权拒绝接受,并寻求法律救济。
总之,口头传唤是一种常见的治安管理措施,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合法权益。
口头传唤是公安机关进行治安管理的一种措施,适用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没有固定住所,或者是在住处执行拘留、逮捕和受限制活动范围措施,无法到案受讯的情况。在进行口头传唤时,公安机关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通知其到案接受调查;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可以强制传唤。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滥用职权和不当使用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
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
求助:如何应对公安局的非法拘禁行为?
386人看过
-
检察院两次退侦公安局,公安局该如何应对?
459人看过
-
公安局案底证据不足:如何应对?
405人看过
-
公安局起诉校职工上班,如何应对?
373人看过
-
如何应对民政局的强制婚检要求
315人看过
-
如何应对公安局不立案的诈骗案件?
356人看过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拘留嫌疑犯、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不仅剥夺了嫌疑犯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 更多>
-
公安局对高空坠物应如何处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4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
公安局要求立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021、不是非法集资的案件,民事和刑事符合条件的司法机关都可以立案处理;2、如果原告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人民法院有生效判决的认定),公安机关敢立案侦查可能涉嫌《以刑事干预经济纠纷》,应该撤销立案侦查。3、公安机关没有权利要求法院“还原告的是本金不是利息”,法院也不会理睬的;
-
死亡一人后,安监局应如何应对?西藏在线咨询 2024-12-10对于发生一人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相关部门会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对于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了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然而,对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部门可以依照不同的事故等级进行罚款。具体而言,对于一般事故,应急管理部门可以处以三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较大事故,可以处以一百
-
安徽家庭纠纷如何应对对方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10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