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在履行后是否可以撤销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4 14:14:42 165 人看过

大多数合同在履行后仍然可以撤销。只要合同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撤销合同的理由,受害人有权要求撤销合同。已经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行为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基于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履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要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一、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不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以解除合同。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二、购房合同解除后能否返还房款?

购房过程中,解除合同后是否返还贷款要看情况。如果当事人无过错的,可以要求返还购房款;如果当事人因违约而解除合同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当事人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4: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在合同签署前,是否可以撤销合同?
    已经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可以作为解除的对象,由于没有生效的合同在还不产生法律上的效力,也就不会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因此,是可以解除的。若是已经生效的合同,除非发生法律规定的法定事由,不然单方解除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也就是说会承担合同的违约责任。合同日期是包括试用期吗合同日期包括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
    2023-07-18
    92人看过
  • 企业破产前履行的合同是否可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第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破产管理人认为该款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管理人有权请求予以撤销的情形。一、破产法------个别清偿司法解释破产法个别清偿司法是破产申请受理前,债权人就债务人财产提起诉讼,破产申请受理时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为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主张债务人的出资人、发起人或者负有监督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等直接向其承担出资不实或者抽逃出资责任的。二、与破产清算顺序程序有关的法律规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
    2023-03-15
    412人看过
  • 果园转让合同是否可以在到期后撤销?
    不可以反悔。果园及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是一种合同双方在自愿平等条件之下建立的合同,因此法院也会尊重合同签订时双方的意见。既然合同已经签订,那么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就已经发出了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对方的意思表示了。这种情况只因为未登记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法院是不会认可的。果园改造征地赔偿标准国家征地果园赔偿标准是:1.土地补偿:果园近期三年收益平均值乘10倍;2.附着物补偿:果园中间种的地表农作物及果树树体的市场价值,果树树体的市场价值专家评估确定;3.预期收益折现补偿:通常依照有权单位专家评估确定;4.基础设施补偿:按照被搬迁户的实际损失进行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土地界址、面积、动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
    2023-07-18
    243人看过
  • 起诉合同撤销后是否终止履约
    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后,合同被撤销后自始至终无效,所以合同撤销不是终止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一、合同无效的情形《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五条无
    2023-03-13
    495人看过
  • 是否可以在合同签署后撤回?
    签订合同后不可以反悔。合同成立的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合同成立后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由于订立合同的方式不同,法律规定不同,合同的成立时间也不同,对话方式口头或电话要约,受约人立即承诺的合同成立,一般情况下,合同在双方签订后生效,除非附有生效条款,否则立即生效。反悔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遗嘱公证后还可以反悔吗公证后的遗嘱,遗嘱人(老人)能悔改。遗嘱人可以变更或撤销所立的遗嘱,包括公证遗嘱,但因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公证遗嘱的变更撤销有特定的规定:变更或撤销公证遗嘱,只有遗嘱人本人向原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变更或撤销申请,其他人一般是不能中国变更或撤销公证遗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023-07-05
    308人看过
  • 合同是否可以在履行完毕后请求解除
    一、合同是否可以在履行完毕后请求解除合同履行完后是不能要求解除合同的,因为合同履行完后,合同就已经终止,双方的权利义务就终止。法律规定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有:债务已经履行;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债权债务终止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一)债务已经履行;(二)债务相互抵销;(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四)债权人免除债务;(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二、合同履行的方式有哪些以及注意哪些问题合同履行的方式有全面履行、一次性履行和分期履行等方式。合同履行应注意的问题有,履行的主体是否是合同当事人,行为人是否履行,以及履行的义务是否符合约定。三、如何认定合同履行完毕认定合同履行完
    2023-10-01
    354人看过
  •  合同履行结束后的撤销权
    在合同完成后,当事人具有权利撤销合同的权利。当事人还可以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因重大误解或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明显不公平的合同进行变更或撤销。损害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利用别人的危险,使对方违背真实意义订立的合同。因此,只要符合合同可撤销的条件,即使履行完毕,也可以要求撤销。在合同完成后,当事人具有权利撤销合同的权利。此外,当事人还可以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因重大误解或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明显不公平的合同进行变更或撤销。损害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利用别人的危险,使对方违背真实意义订立的合同。因此,只要符合合同可撤销的条件,即使履行完毕,也可以要求撤销。 合 同 变 更 权 : 当 事 人 如 何 维 护 权 益 ?合同变更权是指在合同签订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有权单方面修改或补充合同内容的权利。在维护权益方面,当事人可以采
    2023-09-09
    314人看过
  • 合同条款是否存在歧义?是否可以撤销?
    合同条款有歧义可以撤销的,但撤销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当事人一方基于重大误解而产生歧义的;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产生歧义的;3、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况下,使对方产生歧义的。劳动合同条款的拟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对于这些内容,在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况下,可以由单位自己拟定,但是,劳动合同中还须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
    2023-08-15
    144人看过
  •  合同撤销后可否进行更改?
    《民法典》第150条规定,如果一方或第三方使用威胁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那么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第151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54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根据《民法典》第150条规定,如果一方或第三方使用威胁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那么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民 法 典 : 合 同 撤 销 相 关 条 款民法典第七十五条规定了合同撤销的相关条款,该条款明确了合同撤销的条件、
    2023-09-09
    78人看过
  • 撤销合同后是否可以主张返还
    可以,根据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合同被撤销后有什么后果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二、股权转让备案合同无效后怎么办1、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就返还财产而言,无论是转让方,还是受让方,都应将其从对方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从而将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恢复到无效合同绵结前的原状。就
    2023-04-04
    379人看过
  • 没有行使合同撤销权可以否定合同撤销吗
    没行使合同撤销权可以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可以向法院起诉,行使撤销权,未行使的,撤销权消灭,合同保持其原效力。赠与合同撤销权可以授权吗1、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需要满足的条件任意撤销权,是指赠与人依据自己的意志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享有撤销赠与的权利。即《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这种撤销权是法律赋予赠与人单方享有的权利。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时间是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一般为标的物交付之前,如果赠与的财产需要办理登记手续,则在办理登记手续之前。赠与人行使任意撤销权之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赠与人不负给付义务。2、享有撤销权的主体在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之中,享受有撤销权的主体,依《民法典》的规定仅限于赠与人,而不包括受赠人。因为受赠人虽然
    2023-07-28
    375人看过
  • 不履行合同可以认定欺诈撤销吗
    不履行合同是否可以认定欺诈撤销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五十七条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
    2023-06-14
    173人看过
  • 乘人之危订立合同履行后能否撤销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根据我国现行《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情形。一、如何认定是否为乘人之危(一)乘人之危的概念所谓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为难处境或紧迫需要,强迫对方接受某种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并作出违背其真实意志的意思表示,例如,出租车司机借抢救危重病人急需租车之机,提高10倍的车价,这种即属于乘人之危的行为。(二)乘人之危的合同具有如下特征:1、一方乘对方危难或急迫之际逼迫对方。所谓危难,除了经济上的窘迫外,也包括生命、健康、名誉等的危难。不过,危难并非因行为人的不法行为造成的,而是由于受害人自己的主观原因造成的。所谓急迫,是指因情况比较紧急,迫切需要对方提供某种财物、劳务、金钱等。急迫主要包括经济上、生活上各种紧迫的需要,而不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方面的急迫需
    2023-02-10
    281人看过
  • 无法履行合同能否起诉撤销
    无法履行合同存在下列情形的能起诉撤销: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情形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合同。合同不具备可撤销情形,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违约导致无法履行的,可以依法解除合同。无法履行合同能否起诉撤销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
    2022-07-03
    180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可否在合同履行中撤销合同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8
      是的,只要有法定的撤销理由,当事人一方就可以行使撤销权。根据法律规定,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在表达意思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力的重要事项存在明显缺陷,后果是误解者利益损失较大,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误解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所谓明显不公平的合同,是一方在紧迫或者缺乏经
    • 完全不履行合同是否可以撤销合同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08
      完全不履行能够导致合同的解除。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采取通知方式或以提起诉讼和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解除合同,合同自通知或相关文书到达对方时解除。
    • 合同无效能否撤销合同不履行可不可以撤销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6
      合同的履行一般不能撤销。可撤销合同包括基于重大误解的合同;一方有欺诈、胁迫手段的合同等。合同不能履行的,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当事人可以依法终止合同。
    • 合同履行完毕转自撤销可否撤销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12
      只要符合合同可撤销的条件,即使履行完毕,也可以要求撤销。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 是否可以在合同成立后进行撤销操作?
      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6
      在合同成立后,当事人仍然有解除合同的权利。通过友好合作和充分协商,各方可以达成共识并实现合法解除。此外,合同双方还可以事先约定一方享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力,当约定中设定的解除条件得到满足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就有权依据该约定行使解除权。除此之外,合同当事人还有权依法享有法定解除权。即使不存在提前约定情形,只要符合法律规定解除条件,当事人就有权利撤销或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