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后劳动者遵守协议的约定是规避违约风险的唯一方式。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签了竞业限制协议补偿金确定
1、签了竞业限制协议补偿金可以由签了竞业限制协议的劳动者、与单位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以起诉,起诉请求提出的时候,可以向法院提出希望获得单位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2、法律规定《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
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能否同时签署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
487人看过
-
合作方能否签署竞业限制协议
145人看过
-
如何保障自己在签署三方协议后的合法权益
121人看过
-
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如何确定,如何签订竞业禁止协议
253人看过
-
签署竞业限制辞退如何补偿
286人看过
-
未签订投资协议: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264人看过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法律措施。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和禁止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同时在业务竞争单位工作,限制和禁止员工离职后从事与本单位竞争的业务。... 更多>
-
员工向公司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公司可以拒绝签署吗竞业限制协议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0可以拒绝签署。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签署竞业限制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
-
没有签竞业限制协议, 竞业限制中止履行, 应该如何确定竞业限制条款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27没签订竟业禁止条款,就代表不需要遵守竞业方面的相关规定,不过劳动者也应当遵守相应的商业秘密。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
-
公司能否强制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06如果是入职前或是不久,估计是得签订,不签就得走人。但是在离职前签订的话,完全可以拒绝,并且是一定要拒绝(除非是确定两年内不去同业)。要具体分析条款,一般竞业限制条款是有地域的约定的,一般是约定地市内的同业。你可以先找个非同业公司挂名,把档案社保先转过去,然后过段时间再转入同业,这样原单位是不好举证你跳入同业的。你也可以和现单位约好,把档案社保转到分公司或是母公司,避免地域竞业限制,挨过两年时间即可
-
竞业限制可以签终身协议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2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最长二年的。同时用人单位要支付竞业限制的补偿金的。1、北京:《北京市高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但未就补偿费的给付或具体给付标准进行约定,不应据此认定竞业限制条款无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予以补救,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可按照双方劳动关系终止前最后一个年度劳动者工资的20%—6
-
如何和公司签议竞业限制协议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1竞业限制是指公司的职员(尤其是高级职员)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和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 签的时候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上应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都加以规定。 (2)应在合同中写明确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且不得将该行业的一般知识、技能或员工因工作而累积的专业技能都归入商业秘密的范围. (3)限制从事的竞争性行业或单位必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