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
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识上,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二、签合同时如何避免合同欺诈?
1、签订合同前必须认真审查交易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在达成交易前,可能地要求对方提供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资格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书、经办人员的身份证明等书面材料。若交易方为异地企业,可以委托当地律师向企业所在地工商部门了解其合法性。切忌单凭熟人介绍等不规范做法草率签订合同。此外,企业的履约能力应重点考虑,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尽可能地调查交易方现有的、实际的经营情况,掌握对方的实际履约能力。
2、招签订合同时应由律师或企业法务人员严格审查合同条款,由于合同术语的专业性要求,律应由师或企业法务人等法律专业人士逐条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特别是交易方交货要求、质量标准、结算方式、价格条款等要力求表述清楚、明确、完整,不能含糊不清或出现歧义理解,以防留下隐患。
3、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堵塞合同欺诈渠道。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导致合同诈骗行为发生的几率加大,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地完善、健全内部合用管理制度。制度:合同签订程序和审批制度、查询对方资格和资信制度、专用章与合同文本管理使用制度、履行跟踪监督制度以及补救、报案制度等。
-
避免合同欺诈:如何判断合同是否有效?
357人看过
-
避免欺诈的合同条款
173人看过
-
避免承揽合同欺诈策略
440人看过
-
避免合同欺诈注意事项
62人看过
-
避免合同欺诈:提存公证
255人看过
-
避免签订空白劳动合同防止欺诈
203人看过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有: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或者变更。... 更多>
-
合同签约时如何反欺诈,合同履约时如何反欺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8一、合同签约时如何反欺诈合同欺诈是以签订合同为幌子,以虚构事实或制造假象掩盖真相为手段,以蓄意骗取公私财务占为己有为目的的一种不法行为。合同欺诈具有以下特点: 1、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供给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制造假象隐瞒真实情况,诱骗或误导对方陷于圈套并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实现非法目的的民事欺诈行为。 2、合同刑事诈骗,是指欺诈行为人的签约动机就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或者根本就
-
如何避免买卖合同合同诈骗河南在线咨询 2023-01-03对于买卖合同中易出现的漏洞及欺诈行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1、订立合同前应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订立合同前应对对方的法律地位、经营范围、资信状况以及近期的经营业绩、商业信誉进行必要的考察,如当事人自己进行了解有困难,可以向对方当事人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进行查询,并且可以通过对方同行业或相关企业进行了解。 2、对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对其代理权进行了解。 对于对方业务员
-
如何避免法律上加盖公章的欺诈合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4对于此类情况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防范: 1、加强企业内部印章管理,严格管理印章使用; 2、在与客户开展业务往来过程中,在合同生效条款上加入“盖章并经授权人签字生效”条款; 3、在企业内部制度上及培训上明确盖空白章合同的惩处制度。
-
民法典中怎样避免合同欺诈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221、签订合同前必须认真审查交易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在达成交易前,可能地要求对方提供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资格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书、经办人员的身份证明等书面材料。若交易方为异地企业,可以委托当地律师向企业所在地工商部门了解其合法性。切忌单凭熟人介绍等不规范做法草率签订合同。此外,企业的履约能力应重点考虑,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尽可能地调查交易方现有的、实际的经营情况,掌握对方的实际履约能力。
-
欺诈行为如何避免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091. 并非所有主观动机都构成诈骗。在一些情况下,行为人确实存在有效的还款行为,具备偿还债务的经济实力,并且没有任何逃避责任、隐藏或转移财产等不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轻易地判定他们在主观上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如果行为人与受害者之间存在民事纠纷,并且行为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采取了暂时占用他人财物的不当方式,这种行为虽然欠妥当,甚至可能涉及到其他更为严重的法律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就断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