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逾期网络贷款未接听催收电话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网贷逾期之后催收电话不断打来的情况,借款人应当如此面对:
1.及时接听电话,不要逃避不接。要知道,如果一直逃避,网贷平台见多次催款没反应,有可能之后会上门进行催款,甚至向法院提起诉讼。而要是借款人有偿还能力,那在接听了催收电话之后就应该赶紧将逾期欠款给还清。等将欠款全部还完了,之后自然不会再被催收了。
2.如果借款人一时无力偿还的话,可以主动在电话中与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协商,将自己暂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情况向对方阐述清楚,最好还能提供相应资料进行佐证,以及要表达自己积极还款的意愿,然后可以尝试提出延长还款期限、分期偿还欠款的申请,贷款平台应会酌情考虑。
3.借款人自己的钱不够,去找身边亲近的亲戚朋友借钱来筹集资金偿还欠款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二、网贷被起诉会坐牢吗
网贷逾期一般是不会被起诉坐牢的。
1.网贷逾期属于民间借贷的民事经济纠纷,不涉及刑事犯罪,不会被判刑坐牢。
2.如果逾期三个月以上的,经信贷机构催收仍不还的,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触犯《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第四项,有判刑坐牢的刑事法律风险。
三、网贷逾期起诉流程
网贷逾期起诉流程如下:
1.网贷机构向法院提交诉状。
2.法院受理后,会发送传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如果是银行金融机构建议直接调解,确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如果是套路贷、高利贷则不要妥协,最终一般是调解失败。
3.如果调解失败,那么会择期开庭受理,法院会发出第二张传票,确定开庭时间,就算被起诉的人不来,也不会影响什么,法官判决后会把判决书寄给当事人。
4.如果到期不打钱,那么公司就申请强制执行,这点钱不可能查封固定资产,但会冻结所有银行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一条 发卡银行违规以信用卡透支形式变相发放贷款,持卡人未按规定归还的,不适用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恶意透支’的规定。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论处。
-
网贷逾期了催收该不该接电话
265人看过
-
电话中未接听的欠款应该怎样表达?
295人看过
-
网贷逾期应对催收该怎么做?
279人看过
-
逾期未还信用卡收到催收函应该如何应对
319人看过
-
法庭传票电话无人接听该如何应对问题
220人看过
-
对方未接电话,应如何应对交通事故?
214人看过
-
网络贷款逾期不接催收电话的后果是什么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4-09-301、网络贷款逾期后如果不接催收电话的话,贷款平台自然会不停地打电话,以及发短信给借款人进行催收。要是实在联系不上借款人本人,可能就会打电话给借款人当初借贷时提供的紧急联系人。而有的贷款平台会在借款人借贷时获取其通讯录信息,可能还会打电话给借款人通讯录里的亲朋好友。 2、而如果催收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见借款人还款,甚至联系不上人,而欠款金额又不低的话,贷款平台还可能会上门进行催收,届时日常生活势必会受
-
如何应对不接听电话的欠债人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24如果债务人没有在催告期内归还债务,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催告债务人履行债务; 2. 如果催告没有产生效力,债权人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不得采用非法方式要求债务人新偿还债务; 3. 债权人可以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并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起诉状、证明对方欠钱不还的证据清单和身份证信息; 4. 债权人可以到法院立案,或者使用网上立案系统,并等待法院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
面对催收电话,如何应对欠款问题云南在线咨询 2025-01-24在民事诉讼中,当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如果债务人下落不明并且无法联系,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下落不明的受送达人,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进行送达。如果被告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判决。 2. 当事人提起诉讼时需要注意,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并且必须明确被告的身份。此外,还需要提供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根据《
-
公司接到贷款公司电话时,应如何应对?陕西在线咨询 2024-11-18根据不同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1. 如果您对欠款机构有意见,您可以选择前往其所属地的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并寻求警方介入。如果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违规行为,您还可以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投诉申请等。 2. 您还可以利用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协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您可以详细描述事件经过和您的诉求,并向相关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如果您的确凿证据证明
-
能否避免接听催收电话?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15在贷款到期后收到催收电话,建议相关用户及时接听。长期拒绝此类来电是不明智的。如果选择直接挂断或忽略催收电话,可能会被贷款机构视为故意逃避债务,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对于催收电话,用户应该尽可能予以回应,并以友善的态度与催收工作人员交流。然后,抓紧时间偿还逾期欠款,避免继续受到催收来电的干扰。 同时,用户不接听催收电话,也可能导致催收机构转而拨打其联系人以及通讯录中的电话号码。这种后果同样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