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组织申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10:21:21 112 人看过

12月22日,记者获悉,福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开始申报。申报时间截至明年1月14日。已列入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有较高价值且具备三代以上传承谱系(或百年以上传承历史)的项目皆在申报范围内。

据介绍,申报项目要求能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见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扎根于社会生活的文化传统,具有世代相传和鲜明莆田地域文化特点和人文特色;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文化交流中能产生重要纽带作用,特别是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相关项目;能见证重要文化事项或失传的历史记录,及其重要发展阶段或代表人物,可提供认知文化发展史或某个地区群体性文化发展史;体现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的民间习俗、信俗,并具有较大社会影响;代表所在地传统工艺和技能的特色、水平,原则上应在整个县、区以上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日常社会生活产生直接作用。(黄凌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03: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章
  • 湖南四大名拳之首巫家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月16日,记者从湖南湘潭市武术协会获悉,被誉为湖南四大名拳之首的巫家拳,正在通过有关程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申遗是由湘潭市武术协会、巫家拳协会牵头组织的。巫家拳是湖南特别是湘潭流传较广、群众喜爱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拳种,练习者数以万计,为湖南四大拳种(巫、洪、薛、岳)之首。该拳既有少林拳术的各种攻防手法,又有武当内家拳法。其拳架紧凑,刚劲有力,势势相连,环环相扣。湘潭市武协主席姜克介绍,巫家拳称得上是湘潭的“专利”,创始人巫必达先生在清乾隆末年定居于湘潭。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一地方拳种,并为其追根求源,湘潭市武术协会经过多年的整理和挖掘,决定以湘潭市巫家拳协会的名义,将巫家拳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申报资料和报告正在通过有关途径送湖南省体育部门。(记者朱炎皇)
    2023-06-05
    243人看过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求是什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求是什么(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四)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六)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
    2023-04-14
    307人看过
  • 河南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400项
    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公布,共计有95项各类民间文学、技艺等入选。至此,河南省拥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到372项。此次入选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神农传说、老子传说、玄奘传说等15项民间文学;传统糖塑、烙画、天坛砚等11项传统美术;阮制作技艺、笙制作技艺、中原棉纺织技艺等22项传统技艺,以及竹马舞、岳家拳、中医正骨疗法等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医药等各种门类的项目,共计95项。此外,还有登封市的大禹神话传说、内黄县的大平调、永城市的豫东琴书等37个项目,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目前,这37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5项。河南省18个省辖市已全部建立了市级名录体系,147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名录体系。少林功夫、太极拳、关公信俗、钧瓷烧制技艺等项目也已分批作为备选项目由文化部统一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3-06-05
    256人看过
  • 关于组织申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文物局(文化厅、局),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天津市规划局:历史文化名镇(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促进优秀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延续,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经研究决定进行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选基本条件、申报及评选程序请各地按照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建村[2003]199号附件3)的要求组织申报。二、上报材料要求(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申报表(见建村[2003]199号附件4)。(二)申请报告。报告除概述申报镇(村)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村镇规模、水陆交通以及社会经
    2023-04-22
    398人看过
  • 山东菏泽39项目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月30日,记者从山东菏泽市文广新局获悉,菏泽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有39项(44个保护单位)入选,其中新入选项目28项(31个保护单位),扩展项目11项(13个保护单位)。至此,菏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124项(140个保护单位)。据了解,新入选项目类型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扩展项目类型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等。(记者李德领)
    2023-06-05
    372人看过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2023-05-01
    376人看过
换一批
#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更多>

    • 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条件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4
      (一)申报条件 已列入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符合下列标准: 1、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2、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3、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 4、具有鲜明特色,在街道内有较大影响。 (二)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应包括: 1、申报报告: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向区文体局提出本街道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并对申报项目名称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23条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10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向公众展示代表性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结合节庆、当地民间习俗等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代表性项目的展示、表演等活动。
    • 常州由谁来批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4
      在2009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笔者对偃师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让人有喜有忧。偃师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56个项目,其中“河洛大鼓”在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偃师银条的种植与烹饪”、“薛氏石刻”、“宋氏通背拳”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大王的传说”、“洛神的传说”、“玄奘信俗”、“牛心山信俗”、“二鬼扳跌”、“东蔡庄高抬故事”、“糖
    • 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第二十四条概述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9-18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和保护工作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活动。
    •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十六条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9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申报传承人的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滥用和过度开发代表性项目的,由认定机关撤销对传承人的认定,并责令退还传承人补助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