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强迫交易行为怎样认定?
1、强买强卖商品。
2、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
3、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
4、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
5、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6、其他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强迫交易罪】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三、强迫交易罪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判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总而言之,强迫交易的表现形式是比较多的,市场上的交易应该是自由平等的,任何强买强卖的行为都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如果用故意伤害等这些方法强迫交易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和强迫交易罪,应该数罪并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六条 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n(一)强买强卖商品的;\n(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n(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n(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n(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
怎样认定强迫这一行为
484人看过
-
怎样判断和认定强制交易行为?
416人看过
-
强迫交易罪交易行为包括什么
157人看过
-
怎样认定一个人犯有强迫交易罪?
322人看过
-
怎样认定限定交易行为?
299人看过
-
强迫借贷行为是不是是强迫交易罪
268人看过
-
强迫交易罪数额较大怎样认定?怎样认定强迫交易罪,判多少?海南在线咨询 2022-12-16强迫交易行为属一种扰乱市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并不鲜见,因此,本法为了不至于打击面过大,而规定了强行商品交易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1、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 2、多次强迫交易的; 3、社会影响恶劣的; 4、给被害人及家庭引起较为严重后果的; 5、强迫交易严重扰乱市场的; 6、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强迫交易的。
-
犯了强迫交易罪,问强迫交易罪的数额怎样认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2-12-14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强迫交
-
强迫交易罪是否具有强迫行为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8强迫交易罪一般不存在未遂形态。敲诈勒索罪存在未遂。行为人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就构成了敲诈勒索罪的既遂。如果行为人仅仅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被害人并未产生恐惧情绪,因而没有交出财物;或者被害人虽然产生了恐俱,但并未交出财物,均属于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
要怎样认定强迫交易罪,怎么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10强迫交易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交易事实存在,虽然这种不平等交易,是一方强求另一方接受的交易。如果没有这种交易存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是抢劫行为,而不构成强迫交易罪。
-
强迫交易报警了,强迫交易罪如何认定非法所得怎样判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