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邻里间因民事纠纷互殴犯罪吗?
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公安机关可以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二、互殴不构成犯罪可从轻处罚的情节有哪些?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三、互殴不构成犯罪民事赔偿争议可以起诉吗?
可以起诉,满足以下条件法院就会立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四、互殴涉嫌犯罪可刑拘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五、互殴涉嫌犯罪民事赔偿可以私了吗?
可以,双方签订的民事赔偿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六、互殴涉嫌犯罪法院应结合哪些情节量刑?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四)被告人平时表现,有无悔罪态度;
(五)退赃、退赔及赔偿情况;
(六)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谅解;
(七)影响量刑的其他情节。
七、互殴涉嫌犯罪可宣告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邻里间因民事纠纷互殴犯罪吗这个问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打架斗殴不代表一定会被判刑,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并且也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如果对于该问题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提供专业法律知识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三节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n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n(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n(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n(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
邻里纠纷互殴一方轻伤
161人看过
-
因民事纠纷互殴拘留后还用赔偿吗
304人看过
-
因民事纠纷互殴致人轻伤如何判刑
238人看过
-
邻里纠纷引发的互殴故意伤害怎么判罚?
390人看过
-
常见的邻里纠纷原因
435人看过
-
刑事犯罪中的邻里纠纷怎么认定
155人看过
-
邻里纠纷互殴一案一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9一、判不判刑、判何种刑罚、判多重,是要由法院来裁量的。刑法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对方造成您身体轻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公安、检察院不立案的,您可以一并提起刑事自诉附带民事赔偿,您也可以直接提起刑事自诉,由于案件是由出水问题引发,这一邻里关系的特殊性,法院会进行调解,因此不排除法院判处缓刑的可能性。
-
民事纠纷互殴案件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22若鉴定为轻伤或重伤的,涉嫌故意伤害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应由公安机关立案处理,公安机关在侦查完结后,会移交人民检察院,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害人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鉴定为轻微伤的,则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形可处于拘留、罚款等处罚。受害人可提起刑事自诉,要求承担民事赔偿。民事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