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受雇群发垃圾短信造成通信中断获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6:03:23 60 人看过

我根本没想到这样的行为也是犯罪,我只是打工仔,想赚点钱,老板让我发送广告推销短信我就发送,没想到竟然犯法了。站在被告席上的林某后悔不已。11月14日,福建省云霄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利用伪基站发送垃圾短信的案件,依法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判处被告人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经审理查明,2014年6月17日中午,被告人林某受高某(另案处理)雇佣,向漳州市芗城区某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租赁一辆车牌号为闽EX2***的轿车,由林某在车内进行操作,将笔记本电脑、发射器等设备工具进行连接,利用发射器在车内自动运行向周围的手机用户群发广告短信,并由高某委托的张某驾驶该汽车在云霄县城关内各处行驶,为云霄县大众兵乓球培训中心和云霄县少雄跆拳道文武夏令营群发招生等信息广告共计17496条,造成17496位手机用户通信中断不满一小时。同日17时40分许,被告人林某在云霄县云陵镇经堂口圆圈附近群发广告短信时被民警抓获,车内当场缴获伪基站等短信群发设备。

云霄法院认为,被告人林某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使用伪基站设备发送广告推销短信,造成一万以上用户通信中断不满一小时,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依法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追究被告人林某的刑事责任。归案后,被告人林某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在法庭上自愿认罪,依法可从轻处罚。法院遂依法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2: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让我们远离短信中的“垃圾短信”骚扰
    让我们远离短信中的垃圾短信骚扰自从有了短信,人的骚扰方式就多了一种,从电话、邮件往手机短信过渡。这种骚扰方式的特点是,不管你接不接受,先发给你再说。如今,绝大部分手机用户都曾遭遇且正在面对不良短信、垃圾短信的骚扰,手机上从天而降的信息在内容上越来越让人受不了,黄色、莫名其妙的种种短信,让心爱的手机变身成了一只垃圾桶。信骚扰无休无止本报讯半夜酣睡之际,手机猛地响起。惊醒一看,是短信。嘻嘻,运气来了哦!××想找你聊天呢,她是位美丽可爱的北京女孩,直接回复这条信息就可和她进行聊天。市民黄先生气愤地告诉记者:我晚上睡觉习惯不关手机,前一段时间,总是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收到这种无聊的短信,常常搞得觉也睡不好。像黄先生这样的情况,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你想有激情浪漫的邂逅吗?发短信到××立刻开始超时空爱情;恭喜,你的手机号码中了头奖,奖金××,咨询电话××相信你看到这些骚扰短信一定也不会觉得陌生。手机短信
    2023-04-24
    408人看过
  • 垃圾短信治理新规:对垃圾短信的边界进行了界定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工信部电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17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此前起草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待12月5日征求意见结束后进行汇总和适当修改,有望在12月底正式出台。该规定从法律层面明确未经用户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其发送商业短信息。同时,从技术、渠道等其他层面,工信部也推出一系列措施重拳整治垃圾短信。据了解,征求意见稿对垃圾短信的边界进行了界定,特别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并对“按号段”发送、在线自动收集等群发方式进行严格遏制。明确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短信息内容提供者应当提供免费、便捷和有效的拒绝接收方式并随短信息告知接收者,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接收者拒绝接收短信息设置障碍。此外,征求意见稿把短信息的范围从单纯的手机短信扩充至包括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方式,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和短信息服务提供者提出明
    2023-05-30
    145人看过
  • 治理垃圾短信刑法不能缺位
    面对愈演愈烈呈蔓延趋势的垃圾短信,除了从源头治理、技术堵截外,发挥刑法应有的惩戒和教育作用,加大群发垃圾短信行为成本不失为明智选择。就我国刑法而言,治理垃圾短信有三项罪刑可适用:一是以诈骗罪惩治群发诈骗信息等垃圾短信行为。早在2011年4月两高就出台司法解释将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等5种电信诈骗行为定性为诈骗罪。同时明确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以及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二是以非法经营罪惩治群发垃圾短信经营广告业务行为。以短信群发方式经营广告发布等业务属于增值电信业务,按照《电信条例》的规定,应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未取得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从
    2023-06-11
    459人看过
  • 如何用刑法手段治理垃圾短信?
    就我国刑法而言,治理垃圾短信有三项罪刑可适用:一、以诈骗罪惩治群发诈骗信息等垃圾短信行为早在2011年4月“两高”就出台司法解释将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等5种电信诈骗行为定性为诈骗罪。同时明确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以及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二、以非法经营罪惩治群发垃圾短信经营广告业务行为以短信群发方式经营广告发布等业务属于增值电信业务,按照《电信条例》的规定,应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未取得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从事这项业务都属于非法经营。因此,当违法收入和违法情节达到量刑标准的则可依非法经营罪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三、以渎职罪惩治监管部门
    2023-06-17
    368人看过
  • 治理垃圾短信亟须法治继续发力
    近日,工信部起草了《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将微信、微博传播渠道纳入监管,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垃圾信息治理规定。意见稿明确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当接收者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短信息,应当停止向其发送。治理垃圾短信,首先在于甄别,这就要求有法律上的明确界定。我国之前对垃圾短信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七条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电子信息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电子信息接收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者个人电子邮箱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该法条可视为对垃圾短信的最权威法律解释。虽然立法上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光有定义还远远不够,在执法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明确界定执法部门、执法流程、违法处罚、消费者赔偿等内容,才有可能使
    2023-04-24
    199人看过
  • 英国严打垃圾广告垃圾短信可罚50万英镑
    英国当局打算修改相关法律,严惩企业向民众狂轰滥炸式发送广告短信、拨打广告电话的行为,最高可能对这类行为处以50万英镑(约合77.5万美元)罚款。英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大约五分之四的英国人经常接到广告电话,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这类广告短信、广告电话威胁到他们的生活。一些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英国人每年大约收到10亿个垃圾短信或电话。英国信息监管局去年总共接到超过17.5万份涉及广告短信、广告电话的投诉。英国《每日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英国当局最早可能在当地时间本月25日宣布修改相关法律,对狂轰滥炸式发送广告短信或拨打广告电话的企业及其经营者处以重罚。根据英国当前法律,信息监管局必须证明广告短信或电话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给民众带来实质性困扰,才能追究相关企业的责任。不少人呼吁修改法律,严惩企业不负责任的短信或电话骚扰行为。
    2023-04-24
    478人看过
  • 以非法经营罪惩治群发垃圾短信经营广告业务行为
    以短信群发方式经营广告发布等业务属于增值电信业务,按照《电信条例》的规定,应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未取得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从事这项业务都属于非法经营。因此,当违法收入和违法情节达到量刑标准的则可依非法经营罪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一、贩卖电子烟量刑标准不具有相关资质而贩卖电子烟的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经营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恃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
    2023-06-29
    171人看过
  • 垃圾短信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由于垃圾短信发送主体的多样化,其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化,其承担责任的方式也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运营商向用户发送垃圾短信造成的侵权,属于运营商直接侵权,并构成违约行为与侵权行为之间的竞合。因为用户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并删除这些短信,同时也会造成用户手机的有形磨损和可能不该支付的费用支出。运营商依据自己的便利而滥发短信的行为,损害了用户利益,侵犯了用户的生活安宁权。而且,手机用户与运营商达成入网协议时,二者之间就形成了合同关系,运营商向用户发送的各种垃圾短信,违背了与手机用户约定提供良好服务的义务,构成违约。二是网络公司向用户发送垃圾短信造成的侵权。由于用户事先未订制,事后未要求继续发送,而网络公司向用户连续或间断地发送了垃圾短信,并通过运营商收取数额不等的费用。如果运营商有故意或过失,构成与网络公司共同侵权,运营商应承担侵权责任。在没有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由网络公司单独承担侵权责任。三是
    2023-02-04
    430人看过
  • 没有经过同意后发送垃圾短信违法吗
    没有经过同意发送垃圾短信违法。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垃圾短信侵犯了消费者什么权利?侵犯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行为;对于垃圾短信的发送者来说,向消费者发送信息无非是为其五花八门的服务项目做宣传,然而消费者往往是不希望接收不需要的服务项目和不希望与之进行通信的,消费者本身有接受某项服务或拒绝某项服务的选择权和自由,有和特定主体通信或拒绝与之通信的选择权和自由,此种权利不容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2023-08-01
    305人看过
  • 新消法制约商家短信促销垃圾短信有望减少
    距离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正式实施还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除了备受关注的网购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后悔权外,与消费者关系更为紧密的个人信息问题也在发生改变。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来自商家的促销信息——电话、短信和邮件将受到制约,同时这些信息背后的信息贩子和商家的营销手段也将随之变化。垃圾短信有望减少每周都会收到五六条短信,有促销的,也有开发票的、借贷的。一位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除了促销短信来自其曾经购物的商场和电商外,其他短信均无明确来源。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1-9月我国移动短信息业务量约6970.4亿条,据有关部门估算,垃圾短信约占全部短信的20%左右。不过,这一乱象有望在新消法实施后得到改善。新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对此,参与新消法修订的
    2023-06-07
    444人看过
  • 垃圾短信广告的侵权责任分析
    手机短信息作为移动电话的另一种服务方式,方便快捷,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人们交往搭起了良好的桥梁,但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令人担忧。近年来,利用手机短信广告进行诈骗、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和侵权的事件越来越多。所谓垃圾短信是指没有经过接受者同意的,其内容具有违法性或者具有广告性的侵害接受者合法权益的短信息。短信广告发送过程中能够起到实质性作用的有两部分主体,一是短信的直接发送者,二是提供发送服务的企业。短信广告发送方责任追究侵犯人身。一般来说,未经接收者同意发布广告短信不构成侵权。但是在被告知并遭拒绝后,仍然发送就构成侵权。手机用户可以要求信息提供商停止侵权行为。生活安宁权是公民隐私权的一个内容。因侵犯他人隐私权而承担责任的基本方式是精神损害赔偿。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活动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诈骗财产。利用虚假宣传诱骗用户消
    2023-04-24
    373人看过
  • 短信广告将出新规阻挡垃圾短信运营商最关键
    当分众无线垃圾短信事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表示,已经就合法提供短信广告相关问题与工商管理部门初步达成一致意见,相应规定将进一步修订后尽快出台。至此,备受打击的短信广告市场有望摆脱垃圾的恶名,重获新生。短信广告市场经历由乱到治由乱及治是任何一个市场必经的过程,短信广告市场同样如此。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正是在垃圾短信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期望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制定出相应法规,将产业引导进正常发展轨道。毕竟短信广告产业仍然前景看好。在就今年二季度财报回答记者提问时,分众表示仍有一个团队在发展无线广告业务,分众仍然认为无线广告将成为重要的广告领域。网络巨头谷歌同样看好短信广告的前景,5月22日,谷歌负责大中华区销售的副总裁刘约翰在台湾透露,谷歌将在大中华区启动手机广告计划,其中自然包含短信广告。显然,短信广告巨大的市场仍然在吸引着企业,但因噎废食同样不是监管层的本意。如果发
    2023-06-07
    327人看过
  • 新消法新亮点:打骚扰电话发垃圾短信违法!
    生孩子后接到推销奶粉电话骚扰、买车后接到车辆保险推销电话这样的事已经严重影响消费者正常生活。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保护个人信息权明确列为消费者的权利内容和经营者的一项重要义务,成为本次《消法》修改的最大亮点之一。此项条款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个人信息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界定商家是否违法?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何为个人信息谈及消费者个人信息权遭受侵害的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北京华联律师事务所王惠娟律师深有感触,她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了使用价格和交换价值,经营者通过各种手段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甚至将消费者信息转让、出售,谋取不当利益。这些行为,给消费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们经常会接到垃圾电话和短信,有的甚至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比如,有家长就曾接到骗子电话,对方谎称是学校老师,孩子在校生病住院,让家长将住院押金打到银行账户。这些行为,
    2023-06-07
    191人看过
  • 用伪基站发诈骗短信三男子因诈骗罪获刑
    媒体今天从省高院获悉,儋州法院近日审结一起利用伪基站发送虚假短信诈骗案,三名男子符某赏、蔡某政、黎某龙均以诈骗罪获刑,分别被判处四年三个月到三年五个月刑期。经查,2014年11月11日,蔡某达、陈某云(两人另案处理)找到被告人蔡某政、符某赏,让俩人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蔡某达对蔡某政许诺每天给予200元酬劳,蔡某政同意后,陈某云教蔡某政使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当天晚上,蔡某达打电话叫黎某龙帮忙送蔡某政、符某赏去外市县发送虚假诈骗短信。2014年11月12日至13日,按照蔡某达的安排,黎某龙驾驶小汽车载蔡某政、符某赏分别在儋州、澄迈、海口等地,利用车载的伪基站沿途向周边的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发送诈骗短信。11月14日凌晨,符某赏、蔡某政、黎某龙被儋州市公安局民警抓获。经查,伪基站共发送诈骗短信十七万余条。
    2023-04-23
    47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发送垃圾短信是怎么量刑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4-11
      发送垃圾短信,由所犯罪行的严重程度根据相关的不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
    • 查到了伪基站发送的垃圾短信要去诉讼,垃圾短信刑事责任是哪些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4
      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以及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早在2011年4月“两高”就出台司法解释将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等5种电信诈骗行为定性为诈骗罪。同时明确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
    • 发送垃圾短信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9
      发送垃圾短信,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最短是三年的有期徒刑。一、依据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第一条第(二)点,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虚假广告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扰乱无
    • 如何处理这些垃圾短信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3
      不会吃官司,他们是诈骗,这种短信不必理会
    • 2022年没有经过同意发送垃圾短信违法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01
      你有时不时接到讨厌的垃圾短信吗?工信部日前发布了《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等该《规定》正式施行以后,没有我们自己的同意,向我们发送商业性短信,可是违法行为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