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避债务的主要表现形式具体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1 11:35:59 440 人看过

(一)利用公司分立方式规避债务。就是通常所谓的“大船搁浅,小船逃生”。在原企业基础上分设若干新企业,改制时,将原企业的有效资产划转到新企业,债务保留在原企业,原企业并不破产关闭或注销,而是留下一副空架子来应付债务。或者说在改制时,由企业**公司将债务留下,却设法将有效资产转移给子公司,**公司仅变为一个管理机构,不再直接从事经营,而以前所有的债务都由**公司来承担。

(二)利用承包、租赁和转让方式规避债务。有些企业将全部资产租赁给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其它单位或个人,原企业骨干人员随之转移到新企业去上班。新企业向原企业交租赁费,低廉的租赁费可能已使用或连职工基本生活费都不足,更别说偿还欠款了,除非出现企业破产情况,否则法院也无法实际执行已租赁的资产。如果承包、租赁给个人,会造成企业短期行为严重,拼资产、拼设备、拼消耗,以求在短期内迅速获利。作为贷款物资保证的企业资产不断减少,而我们对信贷资金的监管转而间接面对承包者个人,这些个人对贷款的本金利息不负任何责任,极大地削弱了我们的监管力度。企业在最后破产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便通过变卖设备和土地的办法获得资金,但在转让中却往往并不安排偿还贷款,造成实际上的规避债务。

(三)利用对外投资方式规避债务。经营者将企业主要的生产设备、厂房、楼宇等有效资产抽逃,投资组建新的有限责任公司,把债务和不良资产留在原企业。结果新公司有资无债,原企业有债无资,只剩一块牌子,一个法定代表人承担债务。等到我们索债时,对于所欠贷款,原企业已是虽有草屋若干,实无糙米一把。

(四)利用低价出卖资产的方式规避债务。企业在有关部门和个别金融性机构的配合下,先成立一个新公司,看似与原企业无任何关系,由部门或金融性机构给新公司一笔款项启动,新公司则另行选址建厂,同时以低价购买老企业的设备和有效动产,货款转而归还该部门或金融性机构,原企业仅留厂房可以出租,租金作为职工作安置费,而且还可将安置费投资入股新企业。这样一来,新老企业、职工个人和有关部门、个别金融性机构“各得其所”,只苦了那些被蒙在鼓里的其他债权部门。这种做法也就是所谓的"金蝉脱壳"。

(五)通过不规范兼并、联合、合资规避债务。企业在兼并、联合后,原有承贷法人取消,使得贷款的债权债务关系变得模糊,失去了物资保证和安全保障。一种是在合资合作及联营过程中,贷款企业将贷款形成的资产和资金作为入股资金,一旦合资成功,原有债务则搁置一旁,贷款企业可从合资企业中分红获利,而作为实际债权人的部门与贷款的实际直接受益者即合资企业之间却不构成债权债务关系,追债无门。另外一种是“先分后并”式的假兼并,即先将一个企业分离为两个企业,再由其中的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实施“兼并”,以此来甩掉贷款包袱。

六)利用不规范的股份制改造规避债务。一些企业把股份制改造作为规避债务的工具,借一个分厂或车间改成股份公司,计算总资产时却把整个企业资产作为评估的基本条件,债务由原企业承担,新组建的公司对外不承认债务;或将原厂的机器设备,按一定条件比如按分流人员多少带入新企业,或由外单位借用部分资产,组成新的合作体,将原单位债务抛在一边。使原企业资不抵债程度更加严重,大量贷款被原来的空壳企业承担,造成债务悬空。

(七)利用不规范破产规避债务。出于局部利益,借企业改制名义,“假破产”真逃债。破产前催债时,企业就会以“稳定”为借口,把责任推在职工身上,造成企业一直处于“在破产进行当中”的状态,一直在破,却一直也破不掉。破产不停产,不执行“关门走人,资产变现”的政策,原班人马、原有资产,一边搞破产,一边换块厂牌再生产,破产案件却无限期拖下去。另外,由于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破产实行审批制,企业从申请破产到进入破产程序将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经营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将企业的有效资产转移;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资产的变现和评估也由于相关部门内部操作,在扣除破产费用和职工安置费等后,对债权的清偿已几乎只能“画饼充饥”。

(八)利用拍卖方式规避债务。企业破产后进行所谓的公开拍卖,却实行暗箱操作,事先安排买主,定好价位,在竞价时一锤定音,以低价成交,不给其他买主竞争机会,貌似公平,但却使得债权部门根本无从着手。

(九)利用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机规避债务。企业一旦被吊销营业执照,其贷款客户法人主体就消失,似乎就形成了事实上的“黑户”,即使明知其所谓赖帐,按目前各种规定,债权方也没有从容有效的手段收回贷款。有些企业就钻这个空子,故意不参加年检,在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下来之前,将有效资产处置一空,然后关门走人,形成“三无企业”,即无资产、无人员、无场所,债权部门追贷无门。

(十)利用主动设计“被诉讼保全”规避债务。企业在经营困难或者了解到债权部门要对其采取法律手段时,就策划由其能控制的关联企业或其它关系较好的债权人与其串通,自编自导自演一出诉讼把戏,原被告双方与法院协调配合,将企业的全部资产查封,致使其它法院无法重复查封,而企业仍会暗中继续使用该资产正常生产经营。通过打官司,使欠债企业的有效财产得以先行“合法”转移,使其它债权部门债权落空,面对此种“周-瑜打黄盖”现象的时候,债权部门也只能“望厂兴叹”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4日 19: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保全相关文章
  • 企业“破产逃债”的主要表现形式
    (1)破产企业故意隐瞒自己的财产,缩小破产财产的范围,试图低估破产财产的价值,降低赔偿比例。有些企业在评估破产财产时,只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和估价,而忽视了无形资产(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不对无形资产进行定价和估价。在没有债权人参与的情况下,有些企业甚至不按破产财产的实际价值计价,故意降低破产财产的价值,使负债率超过实际负债率,形成无资产清偿债务的局面(二)破产企业破产“恶意地“,故意转让财产,另立公司或减少会计单位,从事壳牌破产。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默许和纵容下,一些企业通过重组收回资产,使原单位名存实亡,债务得以中止。破产清算结束,剩余债务免除后,以原企业的有效资产为基础重新开业。更奇怪的是,企业悄然酝酿破产,大力投资新建工厂。例如,**集团在申请破产前从集团中剥离了11家企业。这11家企业的资产剥离,使**集团的资产缩水近21亿元,极大地削弱了**集团的偿债能力,严重损
    2023-05-07
    171人看过
  • 企业逃废债有哪些表现形式
    企业逃废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利用公司分立方式逃废债;2、利用承包、租赁和转让方式逃废债;3、利用对外投资方式逃废债;4、利用低价出卖资产的方式逃废债;5、通过不规范兼并、联合、合资逃废债;6、利用不规范的股份制改造逃废债;7、利用不规范破产逃废债;8、利用拍卖方式逃废债;9、利用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机逃废债;10、利用主动设计“被诉讼保全”逃废债。一、上市公司破产跑路或逃债的原因有哪些破产逃债是指债务人不依法进行破产,隐匿企业财产,造成资不抵债假象进而达到免除债务的目的的逃债方式。公司破产逃债的现象有:(一)债务人在申请企业破产前,就进行假破产、真逃债的准备。在破产申请前,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低价出售财产;对原来没有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或是放弃自己的债权等。(二)债务人在申请破产后至被法院公告破产期间,进行逃债欺诈活动。一般破产案件从申请到破
    2023-02-22
    427人看过
  • 企业抽逃注册资本的表现形式具体有哪些?
    企业抽逃出资表现形式: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抽走货币出资,以其它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账;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等;股东通过虚假诉讼形式,抽逃公司资产;以公司名义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而不索还;其他。一、股东出资不足怎么处理?股东出资不足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足额补缴出资责任。即股东未按照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向公司足额补缴。非货币出资的差额补足责任。即股东交付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章程所规定价额的,应当由该股东补足其差额。2、违约赔偿责任。即未缴纳出资的股东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则应当赔偿损失。3、股权受限责任。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
    2023-03-25
    361人看过
  • 企业抽逃注册资本的表现形式具体有哪些
    1、股东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且损害公司权益;2、股东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3、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4、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一、如何界定公司抽逃注册资金的行为1、公司验资注册后,将货币出资用于偿还股东个人债务或他人个人债务,这常常表现为发起人或股东用借款或贷款作为注册资本,一旦公司设立后,就将借来的出资抽回,归还原主。2、公司验资注册后,非因经营或正常业务开支又没有正当理由抽走货币出资。3、把他人的实物“借”来出资,公司一经注册,再将
    2023-04-07
    265人看过
  • 逃废金融债务的具体表现形式
    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1.抽逃一些企业在成立时采取虚报注册资金,骗取法人资格和银行贷款。注册成立后即抽逃注册资金,使企业空壳经营,根本无力偿还金融债务。2.转移如企业在改制之前就将其资产或以“投资”、“抵债”等名义转移,或以分立形式将其有效资产划割到分立企业,即以所谓“剥离资产”的手段来悬空逃废银行债务。3.隐匿即企业在银行主张债权过程中,或以经营亏损,或以自然损耗为名义,或以低价变卖资产,或以隐藏实物的手段,扩大资产损失,以虚亏隐匿资产。一、有限责任公司债务怎么清偿?《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本文所称的有限公司不包括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包括外商投资
    2023-03-15
    275人看过
  • 企业利用破产制度逃避债务表现形式
    破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许多企业由于各种内在或是外在的原因无力清偿所欠的债务,无力继续经营,必须申请破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本意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为数众多的企业利用破产来逃避债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和交易安全,严重的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破产逃债的成因上进行分析,找出法律上的缺陷与不足,完善我国的破产制度和法律,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1、隐匿企业财产破产企业其全部财产均应清偿债务。但是,目前有些债务人在企业破产时,不是考虑尽力清偿债务,而是通过种种方法尽量减少责任财产的数额。常见的作法是债务人甚至是其主管部门将企业的优质资产抽走。或是将企业分立,将优质资产部分另行设立或与他人联营设立企业。以仅剩的少许废旧资产的空壳企业来承担原企业的全部债务,在以空壳企业的名义申请破产,达到逃债的目的。此所谓金
    2023-04-23
    358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全
    词条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保全
    相关咨询
    • 企业逃避债务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11
      1、不经债权银行同意,以改制、重组、分立、合并、租赁、破产等方式悬空银行债权; 2、通过非正常关联交易抽逃资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致使银行债权被悬空; 3、以转户和多头开户等方式,蓄意逃避债权银行对贷款的监督,使银行贷款本息无法收回; 4、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信息、产权不清的担保,或恶意拒绝补办担保手续; 5、不经债权银行同意,擅自处置银行债权的抵(质)押物,造成银行债权抵(质)押悬空;
    • 现在有哪些企业逃避债务的主要方式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3
      在司法实践中,不少当事人通过提起诉讼虽打赢了官司,后来却因对方转移、隐匿财产等而使执行陷入困境。为不让自己的权益受损,债权人可通过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那么公司逃避债务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公司逃避债务有哪些责任?
    • 企业逃避逃避债务的方式有哪些, 企业逃避债务需要采取的形式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2
      答:企业逃避逃避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抽逃。 一些企业在成立时采取虚报注册资金,骗取法人资格和银行贷款。注册成立后即抽逃注册资金,使企业空壳经营,根本无力偿还金融债务。 二、隐匿。即企业在银行主张债权过程中,或以经营亏损,或以自然损耗为名义,或以低价变卖资产,或以隐藏实物的手段,扩大资产损失,以虚亏隐匿资产。 三、改制。一些企业在改制中,利用租赁、合资、重组等改制方式,剥离出优质资产,留下烂摊子承
    • 客户企业逃废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2-27
      客户企业逃废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1.利用公司分立方式逃废债; 2.利用承包、租赁和转让方式逃废债; 3.利用对外投资方式逃废债; 4.利用低价出卖资产的方式逃废债; 5.通过不规范兼并、联合、合资逃废债; 6.利用不规范的股份制改造逃废债; 7.利用不规范破产逃废债等。
    • 企业裁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5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