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受贿问题的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2:40:25 296 人看过

单位受贿罪的概念: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如何认定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受贿的问题,在我国刑法学界也存在着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把单位看作是具有特殊身份的身份犯而构成单位受贿罪。而在身份犯与无身份者构成共同犯罪的场合,应当以身份犯所成立的犯罪追究无身份者的刑事责任,因此,在单位和个人构成单位受贿共犯的场合,对个人行为的定性,应当依据单位所从事的行为进行处罚,即对个人不另定受贿罪。

(2)对于这种情况,主要考察究竟是单位,还是个人利用职务便利的行为对受贿行为起关键作用。如果单位起关键作用,则全案以单位受贿论;如果自然人起关键作用,全案以受贿罪论;如果彼此作用大小难以区分,则应以单位受贿罪定罪量刑。

(3)对于这种情况,单位和自然人分别构成不同的犯罪,单位构成单位受贿罪,自然人构成受贿罪,不成立共同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6日 17: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然人相关文章
  • 如何认定共同受贿犯罪,共同受贿与介绍贿赂如何区分
    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他是指二人以上经共同策划,共同完成的犯罪行为。认定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两个以上的法人;3、一个以上的自然人和一个以上的法人。共同受贿与介绍贿赂如何区分在认定共同受贿犯罪时,还要注意非国家工作人员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与双方共同受贿的界限。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犯罪主体上,受贿罪的共犯,无论是帮助犯还是教唆犯,都是依附于受贿人的,不能独立存在;而介绍贿赂罪的主体,是不依赖于受贿和行贿方的第三者。2、主观方面上,受贿罪的共犯的目的在于以权换钱,通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行贿一方取得非法财物;而介绍贿赂的行为人实施撮合介绍的目的,在于从行贿和受贿双方的非法交易中获取利益。3、客观方面上,受贿罪的共犯只为受贿的一方服务,以取得行贿人的财物;介绍贿赂的行为人是为行受贿双方勾通
    2023-06-12
    281人看过
  • 关于受贿罪如何认定的问题
    受贿罪如何认定(一)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的认定本法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因此,这一规定包含了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主体的内容。理由是:一是地位的形成,通常是职权孕育的结果,两者互相依存;二是地位形成,往往与行为人拥有职权时间的长短、高低成正比;三是在一般情况下,职位的丧失并不直接影响行为人地位便利条件的消失。所以说,当国家工作人员离(退)休后,虽职权丧失了,但因原有职权而形成的地位便利条件,不会即刻消失。这就为该类人员变成受贿罪主体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案件时,要严格把握、注意以下问题:1、已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只有利用本人原有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通过在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2023-06-03
    190人看过
  • 共犯自首与立功的区分认定问题
    我国刑法总则第六十七条和第六十八条分别规定了自首和立功,最高人民法院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自首和立功解释》)。据此,共犯的自首与立功一般不难区分,但是由于对共同犯罪的自首和立功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致使司法实践中往往比较难以区分共犯交待同案犯的自首与共犯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立功,共犯交待同案犯情况与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的立功,有必要对此予以探讨。一、共犯交待同案犯与揭发他人犯罪问题共犯交待同案犯与立功中的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如何区别?或者说揭发同案犯,仅是共犯人自首的成立条件,还是在成立自首的同时还构成立功呢?对此,我国刑法学界曾有不同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不要求共同犯罪人必须交待出其他共犯人单独实施的其他罪行,但是对于自己参与实施的犯罪涉及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犯罪事实的,则必须如实交待,才能按自首论处。当然,如果犯罪分子
    2023-06-11
    390人看过
  • 共同受贿的认定基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受贿犯罪则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故意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认定比较简单,一般不存在异议。而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受贿行为的性质认定较复杂,鉴于此原因,本文主要探讨国家工作人员与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家属受贿情形的认定问题。根据共同犯罪的内涵,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是否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关键是取决双方有无共同受贿的故意和行为,具体为是否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及共同犯罪的基本条件,既双方是否具有共同受贿的犯罪故意,是否实施了共同受贿的行为。一、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几种类型及认定(一)国家工作人员单独收钱后告知家属,家属保管并共同使用受贿款此类情形中家属虽然知悉当事人的受贿行为,并明知是受贿款而接受并使用。但其并没有参与当事人的受贿行为,客观上其没有实施受贿犯罪行为,不构成共同受贿。这种情况
    2023-06-28
    473人看过
  • 参照单位受贿罪典型中的共犯进行认定
    单位受贿罪典型中的共犯进行认定是:1.单位受贿罪主犯主体资格的认定,主犯必须是国有单位。2.共同犯罪故意的认定。按照法学理论'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的或者由单位负责人员决定的犯罪行为是单位整体的意志',如果两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不是一个自然人,则必须有两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共谋行为。3.受贿的行为的认定。可以是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分工配合完成的一、成立共同犯罪的宗旨是什么共同犯罪主要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目的。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1、主体要件:有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作为共同犯罪人中的任何一人,都必须具备责任能力,达到责任年龄的一般主体资格。未达到责任年龄参与共同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二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只要其中一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人具有犯罪主体资格,就不认为是共同犯罪。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目标,被彼此联系
    2023-03-23
    288人看过
  • 单位受贿罪中的账外问题如何解决?
    这样定义单位受贿罪账外:1、国有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账外以各种名义秘密收取回扣和手续费的,可视为违法行为;2、单位受贿罪的主体仅限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组织,其他非国有单位不能构成本罪;3、单位受贿只有情节严重的才能以犯罪论处,否则只能视为一般违法违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组织、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产,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以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区分(一)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主体不同。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单位,而且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受贿罪的主体则限于自然人,而且只能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或者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自然人,通常在上述单位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内从事公务的人均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
    2023-07-07
    230人看过
  •  医保缴纳问题:单位与个人需共同承担吗?
    这段内容讲述了医疗保险的建立和作用。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每个人只需拥有一个社保账户和一个医保账户,单位所缴纳的医保和农合费用实际上属于同一个医保范畴,因此无需额外缴纳。不再需要。每个人只需拥有一个社保账户和一个医保账户,单位所缴纳的医保和农合费用实际上属于同一个医保范畴,因此无需额外缴纳。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 核 心 内 容 】 单 位 已 缴 医 保 , 农 村 医 保 还 需 缴 吗 ?根据我国医保政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
    2023-09-02
    419人看过
  • 自然人和单位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吗
    自然人和单位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简称共犯,它是相对于单独犯罪的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一、犯罪预备成立共同犯罪吗犯罪预备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共同犯罪一般分为几类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一般共犯指的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应是犯罪集团。共同犯罪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三、单位犯罪是否可以共同立案我
    2023-03-24
    320人看过
  • 涉嫌单位受贿罪怎样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单位正常管理活动和声誉。本罪的对象是财物、回扣、手续费。其所有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其主要包括有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商品、物品、有价证券、货币等。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表现上,有两项内容:(1)索取、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例如商业银行利用发放贷款的职务便利,向申请贷款的单位或个人索要好处费、回扣等。(2)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如果国家机关、国家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实施了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但索取、收受的财物不足定罪标准,并且没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应按一般单位受贿行为对待,不宜按犯罪处理。另外,对于实施了索取、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但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也不宜按犯罪论处。对于收受回扣和手续费在帐上记载的,也不宜以犯罪论处。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国有单位。它包括:
    2023-06-21
    447人看过
  • 特定关系人受贿的认定须弄清三个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于今年7月8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特定关系人纳入受贿犯罪范畴,为更好地惩治腐败提供了法律渊源。认定特定关系人受贿,必须弄清三个问题。一、特定关系人的范围如何界定《意见》第十一条称:本意见所称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根据我国民法规定,近亲属指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一点当无异议。所谓情妇(夫)一般指行为人的配偶以外,长期保持有不正当性关系的人。长期具体多长?一般理解为三个月以上,偶尔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不能认定为情妇(夫)。应当注意的是,认定情妇(夫)不必以同居为必要条件;在特殊情况下,发生不正当性关系时间较短(即3个月以内)的亦可以成为收受贿赂的的特定关系人。这里,最难把握的是其他共同利益关系人。毫无疑问,这类人
    2023-06-11
    103人看过
  • 单位受贿中共犯的认定是否需要严格证据?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单位受贿的案件中,对共犯的认定有以下情形,首先是单位受贿的共犯也是单位,也就是共犯主体都是单位,主犯都是为了单位的意志而实施的行贿受贿犯罪,并且都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第二种是单位与自然人共犯,共犯的主体有单位也有自然人,自然人作为共犯以自己的意识,为自己谋利为目的进行犯罪。单位受贿罪共犯认定的依据是什么1、单位受贿罪主犯主体资格的认定主犯必须是国有单位。在本案中,甲单位系国有事业单位,符合单位受贿罪的主体要件。2、共同犯罪故意的认定按照法学理论"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的或者由单位负责人员决定的犯罪行为是单位整体的意志",在该案中,如果两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不是一个自然人,则必须有两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共谋行为。3、受贿的行为的认定可以是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分工配合完成的。但本案中丁协会收受财物,甲单位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两单独都不构成受贿。联系起来看,分工
    2023-07-01
    442人看过
  • 受贿罪的认定应注意哪些问题?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认定本罪,应注意以下问题:1.本罪与接受正当馈赠、取得合法报酬的界限在区分受贿与接受馈赠的界限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第一,给予方与接受方是否存在亲友关系;第二,给予方是否要求接受方为其谋取利益,接受方是否许诺、着手或者已经为其谋取利益;第三,接受方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第四,给予与接受的方式是否具有隐蔽性;第五,接受的财物的数额与价值。国家工作人员在其本职工作以外,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人提供智力或者体力的劳动,获得报酬的,是合法行为,不能成立受贿罪。但是,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在业余时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获得报酬的,则应以受贿论处。2.本罪与一般受贿行为的界限关键在于查明受贿的数额大小和情节轻重。根据刑法第383条和第386条的规定,个人受
    2023-06-11
    183人看过
  • 用人单位工伤认定应注意的问题
    1。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事实上,与劳动关系相比,劳动关系只是缺少书面合同的形式要求,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建立,“三工”要素是:工作时间(上下班途中、加班、临时接受工作任务、出差、非法延长工作时间等);工作场所(围墙内的所有场所、指定的工作场所和路线、通勤路线等);工作原因(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临时解决合理的、必要的生理需要,如吃饭、上厕所等,与劳动者的正常工作密不可分,应属于工作原因的延伸)3。无过错原则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只要劳动者不是故意自杀或自残,不影响工伤认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的,用人单位认为不属于工伤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证据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证,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p>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申请工伤
    2023-05-02
    375人看过
  • 退役士兵未获得单位认可的单位安置问题仍然存在
    一、对已到政府安置部门报到,非个人原因尚未安置的退役士兵,选择安排工作的,要按照规定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以及国有控股、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上岗。待安置期间,由当地政府按不低于当地各年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给其生活补助费。愿意选择自谋职业的,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二、因接收单位原因导致退役士兵不能按时上岗的,从当地安置部门开出介绍信的当月起,由接收单位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平均工资80的标准逐月补发生活费至其上岗为止。三、对政府已安置接收单位、因个人原因未领取安置介绍信或接收单位已安排工作岗位因个人原因未上岗的退役士兵,要求上岗的,由原接收单位负责安排其上岗。不愿在原接收单位上岗的,可以办理自谋职业,对符合相关规定的,也可以选择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上岗。退役士兵安置政策2022最新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如下:首先当地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就业指导、招聘会等方式积极组织退役士兵再就业
    2023-07-07
    167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然人
    词条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自然人
    相关咨询
    •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受贿的,该自然人构成单位受贿罪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7
      你所述情况,依据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构成。
    • 单位受贿会判刑吗我想问问单位受贿罪判刑的问题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2
      根据刑法第387条之规定,单位受贿罪判刑如下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10万元以上,不足10万元有其他情形),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受贿罪怎样认定共同犯罪?如何认定单位受贿罪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14
      单位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1.犯罪主体必须是一个单位与另外一个以上的单位或者自然人。在单位受贿罪共同犯罪中,作为主犯的单位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而对作为从犯的单位或者个人的主体资格并无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即可。 2.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共同犯罪单位(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共同犯罪行为并不完全是相同的犯罪行为,还包括对犯
    • 单位受贿罪与个人受贿罪之间的区别有哪些单位受贿罪如何认定受贿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2
      单位受贿罪与(个人)受贿罪之间的区别有:①受贿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即国家工作人员;单位受贿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这是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最主要的区别。②受贿罪中,行为人索取他人财物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必要要件,即索贿不需要行为人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必要条件;而在单位受贿罪中,无论是索取他人财物还是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均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要件。③受贿罪不以情节严重为要件;
    • 共同受贿问题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所以,受贿五万元,量刑起点至少是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