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中的推定“明知”-法律论文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0:13:47 353 人看过

面对毒品犯罪主观明知认定的异常困难,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采用推定的方法。因为,毒品犯罪是一种没有直接被害人的犯罪,一般都是双方在秘密的状态下的私下交易,少有证人,司法机关很难收集到认定毒品犯罪关键、有效的证据。就笔者处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来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都不会作有罪供述,都极力狡辩,即使人赃俱获,也都辩称自己不知道所携带、持有的物品是毒品。因而,能否认定明知就成了处理毒品犯罪的一道藩篱,对于认定罪与非罪至关重要。在不能运用直接证据证明明知的情况下,运用推定的方法无疑是必要的选择。对于毒品犯罪中主观故意的认定,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推定来进行证明,即利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来推知其是否具有主观故意。

例如,甲通过乙向丙购买毒品,甲事先向丙的账户内打入购买毒品的定金2万元,丙把毒品交给乙让其将毒品交给甲,并让其在拿到10万元余款后交货,甲与乙接头后,毒品在乙的手提袋里,在乙跟随甲去其住处取钱的过程中,被缉毒警抓获。诉讼过程中,因无法查明甲有贩卖之目的,争议在于能否认定其行为构成持有?若认定持有,要求其对毒品明知,但其一直辩称不知道乙携带的是毒品。最终,法院判决认定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本案中,法官就是通过在案证据推定甲明知的。当然,对于缉毒人员当场查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携带毒品,行为人辩称自己不知道所携带的是毒品的案件。司法机关要认定其行为构成毒品犯罪,还是要收集足够的证据证明行为人主观明知自己携带的物品是毒品,不能因为证据收集上的困难便降低证明标准或者采取不适当的推定的方式认定行为人主观明知,并进行定罪处罚。

毒品犯罪案件对明知允许推定,也是被我国刑事立法肯定的。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7年12月8日联合颁布实施的《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1)执法人员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和其他检查站检查时,要求行为人申报为他人携带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任,而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所携带的物品内查获毒品的;

(2)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邮寄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3)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4)体内藏匿毒品的;

(5)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不等值的报酬而携带、运输毒品的;

(6)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毒品的;

(7)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交接毒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惯常交接方式的;

(8)其他有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

就毒品犯罪中的明知内容来看,即对构成犯罪要件事实本身的认识,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或持有的物品是毒品。但是,因为毒品的种类繁多,有属于专门的学科,而作为具体毒品犯罪案件的当事人则一般不具有毒品的专门知识,在行为时要求其认知毒品的具体名称、种类、成分等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要行为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象是毒品就可以了。另外,因为推定明知如果适用不当,会扩大刑罚的打击范围,所以在对毒品犯罪中的明知进行推定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当充分衡量案件的客观性。为准确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其行为、行为性质和行为对象主观是否明知,不能够仅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如实供述得出结论,还要依据其行为的过程、行为的方式、被抓获时候的行为表现、毒品交易的外部环境等,全面衡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体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第二,必须确保案件基础事实的真实性。既要严格限定用以推定待证事实的基础事实,同时要保证基础事实有足够的证据予以证明。在判断犯罪主观要件的符合性时,必须坚持从客观到主观的顺序,而不能相反;换言之,只有在查明了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才能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第三,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司法人员通过外在的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推定其明知必然受到司法人员认知能力、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使得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的判断显示出了司法人员的个人价值取向。为了防止推定明知适用范围的不当扩大化,因而要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作者简介】

张洪宇,男,1982年生,黑龙江省兰西县人,清华大学法学硕士,现任职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注释】

沈曙昆:《毒品犯罪中主观故意认定的困境》,《人民检察》2007年第21期,第29页。

刘志伟:《主观明知的内容、程度及证明》,《人民检察》2007年第21期,第33页。

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张洪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3日 02: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毒品犯罪相关文章
  • 再犯与累犯在毒品犯罪中的法律地位
    (一)两者对前后罪犯种类规定不同。一般累犯前后罪的罪种,除过失与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外,前后罪都是普通刑事犯罪,或其中一罪是普通刑事犯罪,另一罪是刑法上任何一种故意犯罪,都具备构成一般累犯的要件。毒品犯罪的再犯先后所犯的罪限定为《刑法》第356条规定的那五种形式,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前后罪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即不再采用毒品再犯的从重来加以定罪量刑。(二)二者在刑罚上的要求不同。一般累犯明确要求犯罪分子所犯的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或应判处的刑罚在有期徒刑以上,这是一般累犯的刑度条件。也就是说,构成累犯的前罪被判处的刑罚与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均须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否则不构成累犯。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犯罪的全面情况,最后在判决书中所判处的刑罚,同时,“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除了有期徒刑以外,包括死缓和无期徒刑这二种法定刑,而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
    2023-07-18
    436人看过
  •  规定毒品内涵的法律文本
    根据我国禁毒法的规定,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此外,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根据我国禁毒法的规定,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另外还包括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管 制 品 与 非 管 制 品 : 明 确 区 分管制品与非管制品:明确区分为了加强管制,某些国家或地区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了管制。这些管制包括禁止使用特定材料、限制使用范围等。然而,这些管制措施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有时管制措施反而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制定管制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确保管制措施的合理性和
    2023-09-12
    328人看过
  • 论驰名商品认定的法律知识
    1、如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认定驰名商品,在中国具有一定市场意识并为有关公众所知的商品,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知名商品”。人民法院认定驰名商品,应当综合考虑销售时间、销售面积、销售量、销售对象、宣传的期限、范围、地理范围以及对驰名商品的保护等因素,作出综合判断。原告应当对其商品的市场知名度承担举证责任在实践中,确定某一特定商品是否为驰名商品,应当根据销售人员的知情情况确定,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如省、地、市,与特定商品和同行业的生产经营者发生采购等交易关系。在具体操作中,要综合考虑广告投放量、销售时间、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美誉度等因素做出综合判断;其次,需要哪些材料来认定知名商品。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的最早连续使用证明。有关公众对货物了解的证明。商品产量、销量、销售收入、利税、上市时间、销售面积、市场占有率证明。资
    2023-05-02
    403人看过
  • 试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法律论文
    论文摘要:犯罪构成理论是近年刑法理论研究非常活跃的一块领地。针对有关这一理论的批判和争议众多。本文从我国犯罪理论现状与渊源及犯罪构成重建之争议两方面,浅析我国现行四要件论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并无重建之必要,指出四要件论这样的犯罪构成理论符合我国国情。论文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四要件论重建犯罪构成理论是当代刑法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是刑法理论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关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学界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的争论,这些批判和争议有可能引起相关理解歧义乃至执法困惑。笔者认为,对此问题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统一认识,才能减少无谓的争论,使我国刑法学理论的发展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一、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现状及渊源我国现行主流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四要件论。在我国刑法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客观要件的总和。在此基础上,认为犯罪构成具有四个方面的要件:犯
    2023-06-11
    431人看过
  • 没有明确法律规范规定的毒品犯罪的量刑
    对于刑法、司法解释和本意见没有明确规定量刑数量标准的其他类型毒品,应当充分考虑其瘾癖性、戒断性、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可以参照毒品换算比例进行量刑。但适用死刑时应当严格掌握,除具有特殊情节,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毒品犯罪量刑的影响因素1.毒品数量直接反映出毒品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对定罪、量刑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毒品数量越多,含量越高的,量刑会越重;反之量刑则轻;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8-18
    116人看过
  • 运输毒品罪主观明知是毒品如何认定
    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一)执法人员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和其他检查站检查时,要求行为人申报为他人携带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任,而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所携带的物品内查获毒品的;(二)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邮寄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三)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四)体内藏匿毒品的;(五)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不等值的报酬而携带、运输毒品的;(六)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毒品的;(七)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交接毒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惯常交接方式的
    2023-03-25
    69人看过
  • 法律规定哪些毒品犯罪的年龄
    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年龄规定为,已满十四周岁贩毒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一、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判刑吗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已经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是会被判刑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3-23
    422人看过
  • 毒品犯罪在刑法中是如何定义的?
    我国刑法规定有12个毒品犯罪罪名。(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同种罪名数罪并罚的规定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
    2023-07-20
    308人看过
  • 我国刑法规定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多少种,刑法中规定毒品犯罪的处罚标准
    一、我国刑法规定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多少种我国刑法规定有十二个毒品犯罪罪名,分别如下: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2.非法持有毒品罪;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5.走私制毒物品罪;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10.强迫他人吸毒罪;11.容留他人吸毒罪;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二、刑法中规定毒品犯罪的处罚标准刑法中规定毒品犯罪的处罚标准是根据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毒品犯罪作出不同的处罚力度。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均为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具体如下: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
    2023-06-19
    51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下的新型毒品认知
    新型毒品包括: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苯丙胺类兴奋剂如冰毒、麻古;第二类是致幻剂如:麦角乙二胺(LSD)、氯胺酮(K粉);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如: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俗称摇头丸);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如:氟硝安定和-羟丁酸等。2020年新型毒品有哪些第一个就是甲基苯丙胺,俗称的冰毒,该中毒品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让人产生极为严重的依赖性。第二个是摇头丸,由于让人产生幻觉让人兴奋,服用者甚至会跟随音乐猛烈摆头而得名。第三个是K粉,毒性强烈,服用者会出现各种幻觉。第四个是咖啡因,若是大量使用会让人惊厥并严重损害人体。第五个俗称海乐神,是一种麻醉迷药。《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
    2023-07-08
    154人看过
  • 毒品犯罪公诉意见书中针对被告人的法庭辩论
    毒品犯罪公诉意见书中针对被告人的法庭辩论有什么?对毒品犯罪案件中事实、证据和量刑的三个特点,从法庭辩论的角度,毒品犯罪案件法庭辩论中需要着重注意的三点。一、有破有立毒品犯罪案件的被告人辩解较多,控方和被告人往往各有不同的说法,辩护人要做到有破有立。有破有立指的是既要破解控方的证据体系,也要建立辩方的辩护体系。相比许多其他案件,毒品案件可辩护的点非常的丰富。既有毒品扣押、毒品鉴定、电子证据调取等程序上的问题,也有毒品的归属、毒资的归属、毒品的用途、毒品的去向、量刑情节等事实问题。辩护人的职责是要抓住这些问题,用在案的或者调取的证据反驳指控的证据,并且辅以常情、常理、常识,论证控方证据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否定指控事实的成立。此乃破。破解控方的指控体系之后,还要想着怎么建立辩护体系。我们要从法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即控方的指控体系存在问题,那么究竟该怎么去采信证据、认定事实呢?我们辩护人要帮助法官
    2023-02-28
    319人看过
  • “明知”毒品而“转移”与“明知”毒品而“窝藏”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罪的认定难点之一是:把握明知毒品而“转移”与明知毒品而“窝藏”的关系。根据前述司法解释,“窝藏”行为包括了窝藏、转移、隐瞒三种具体行为,因而未对“窝藏”与“转移”行为做出明确区分。刑法教科书一般将《关于禁毒的决定》第4条和《刑法》第349条所共同规定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行为,概括为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对于何谓“窝藏”,刑法学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所谓“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的毒品提供藏匿的场所。(2)窝藏是指将犯罪分子的毒品予以藏匿。(3)所谓“窝藏”,是指将犯罪分子的毒品窝藏在自己的住所或者其他隐蔽的场所,以逃避司法机关的审查。(4)窝藏是指为毒品犯罪分子的毒品或者犯罪所得财物提供隐蔽的场所。提供隐蔽的场所,并不要求行为人提供自己所有的场所,只要行为人将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控制在自己的掌握范围内即可,比如藏匿在废弃
    2023-06-11
    175人看过
  • 毒品犯罪中毒品数量的换算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毒品的数量与种类对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毒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未明确规定计算毒品数量的换算标准。国际上通常依据毒品的构成成分、毒性、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不同的毒品进行数量换算,通行的换算公式为:1克海洛因=1克甲基苯丙胺(冰毒)=4000克咖啡因或罂粟壳=20克鸦片=2克吗啡=5克可卡因盐=0.05克可卡因碱=5克安非他明=20克杜冷丁=1000克大麻=1克苯环派定(致幻剂)=10克麦角先二乙胺(致幻剂)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
    2023-04-17
    273人看过
  • 中国法律 无罪推定
    一、中国法律 无罪推定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能判断有罪。”但是它只是有限的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些精神而已。因为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在确定有罪之前应视为无罪,而第12条的规定是说在确认有罪之前不能当成有罪。实际上,这是一种含糊的说法,表现了一种存疑的态度。即不能确定你有罪但又不承认你无罪。这于逻辑似乎说不通。如果说真正的无罪推定是对或是或非的一种确认,那么第12条却是对或是或非问题的一种回避。总的来说,我国仍未确定真正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二、造成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对无罪推定原则持犹豫态度的原因有哪些?首先,由于我国的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是保障国家安全、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为主要目的的。故维护社会正常、安全的秩序便成为我国刑诉法追求的重要价值。这种法的价值观使中国的法文化中缺少一种普遍的宽容精神。于是立法者总是从严厉打击犯罪的角度出发来确定刑诉法的基本原则
    2023-03-07
    20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毒品犯罪
    相关咨询
    • 明知是假毒品的人贩卖毒品犯什么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6
      一、明知是假的,按真品卖,符合诈骗罪的构成,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三、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 不明知毒品毒品目的的包裹是否构成犯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07
      非法持有毒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不明知包裹里面是毒品的不构成犯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禁止非法持有的毒品而故意持有。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自己持有的是毒品,则不构成本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
    • 【不明知运输毒品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29
      从贩运毒品罪的构成来看,刑法第三百七十四条规定的贩运毒品罪的主观方面是明知并直接故意只支持毒品而贩运。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知道是毒品并被利用,那么贩卖和运输毒品不构成犯罪。
    • 运输毒品罪主观明知是毒品如何认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25
      1、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所携带的物品内查获毒品的。 2、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邮寄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3、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4、体内藏匿毒品的。
    • 毒品犯罪案件中,自行行为人辩述自己不知道毒品,是毒品犯罪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1
      根据刑法规定,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均应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是自己为牟利主动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还是听命于他人而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均构成犯罪。值得注意的是,运输毒品的案件中经常会出现被告人辩称自己不知道运输的是毒品,对此,司法机关并不会轻信被告人的辩解,会综合全案的证据材料来判断被告人是否应当知道所运输的是毒品,比如隐蔽藏匿毒品,躲避检查,或自身本身就吸毒等情况。查证的情况足以认定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