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合同主体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1 21:53:07
445 人看过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1)劳动者,应是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某些特殊行业(如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员,但需经劳动人事部门审批。
(2)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企业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体经济组织。
另外,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至第十五条对如下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作了特别规定:
(1)富余人员、放长假的职工。
(2)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
(3)请长病假的人员。
(4)停薪留职人员。
(5)党群专职人员。
(6)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7)勤工助学的在校生。
(8)用人单位分立或合并的处理。
(9)派出到合资、参股单位的职工。
(10)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的企业职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主体
122人看过
-
更换劳动合同主体有什么影响
190人看过
-
变更劳动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257人看过
-
可申请劳动仲裁的主体是什么主体?
429人看过
-
公司变更劳动合同主体注意事项是什么
430人看过
-
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条件是什么
406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公司组织结构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理
词条
经理是指在公司中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负责人,通常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战略、监督业务运营、管理团队、协调内外关系等。 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管理技能和业务知识,以带领团队实现公司的目标。 经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遵守公司... 更多>
#经理
最新文章
#经理
相关咨询
-
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是什么,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劳动者有什么区别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6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 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其他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其一,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资格的公民与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其二,劳动合同签订后,其主体之间具有行政隶属性,劳动者必须依法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管理。 劳动者 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象,按照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
-
劳动合同签订主体是谁,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类型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1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一般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如果是通过劳务派遣合同进入用人单位,那么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合同,主体是劳务派遣公司、劳动者、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注册类型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为划分对象,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大类。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
-
服务性质不同劳动合同主体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131、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自然人,还可以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只能是接受劳动的一方为单位,提供劳动的一方是自然人。劳务合同提供劳动一方主体的多样性与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一方只能是自然人有重大区别。 2、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确立后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之间具有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隶属关系
-
劳动合同法调整主体范围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
如何变更劳动合同主体及为何更改劳动合同主体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30劳动合同主体的变更一般是指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用人单位主体的变更。在实践中,一般有两种情况导致主体的变更。一是企业合并分立,二是企业转让部分特定员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