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制定与修改的程序有什么不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20:12:13 176 人看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宪法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均不同于一般法律。

按照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修改宪法,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

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统一的。之所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制宪权和修宪权,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国家的性质要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这两项权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和反映了这一性质。全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当然包括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的权力。

第二,从形成过程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经产生,就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合法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宪权和修宪权是人民直接授予的。

由宪法的特殊重要性所决定,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特殊的宪法修改程序。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法律的特殊修改程序。

第一,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都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修改宪法,可以保证宪法修改的严肃性,保证宪法修改的提议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和我国的实际。

第二,通过的人数不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第三,公布的机关不同。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谁公布。实践中,四部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22: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宪法制定相关文章
  • 中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的若干特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宪法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均不同于一般法律。按照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修改宪法,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统一的。之所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制宪权和修宪权,这是因为:第一,我国国家的性质要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这两项权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和反映了这一性质。全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当然包括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的权力。第二,从形成过程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经产生,就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合法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宪权
    2023-04-24
    363人看过
  • 社会契约与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
    一部宪法中规定它的修改程序,这是人们认为当然的事情,因为世界上所有的成文宪法都有这种规定。然而,如果仔细思量就会发现,为什么一国的其他法律都没有自身修改的规定,一般均以通用的立法程序修改即可,而惟有宪法会作如此这般之规定呢?既然宪法也是法,但此法与他法之间有何不同,以致于其修改程序都不同呢?回答这个问题,自然要追溯到近代最早的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的头上去了。简单说,宪法在其产生之初主要并不是作为一部通常的国家法律而制定的,甚至可以说,宪法就不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在理论上被认为是由人民制定的。这是宪法与其他国家法律在性质上最重大的区别:其他法律是国家管理者或政府管理社会的工具,而宪法则是描述社会本身及人民管理政府的工具。如果从美国人的这种观点出发,我们不难看出,至少在美国,修改宪法的权利不应属于国家管理者或者政府,而应属于人民自己。由于宪法控权的性质,所以,修改宪法的程序应当不同于其
    2023-04-24
    105人看过
  • 宪法修改法制法治有什么区别?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法律和法治不是同一个概念。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2.法治,是指一个法律信念,在某一社会中,法律具有凌驾一切的地位。所谓“凌驾一切”,指的是不单只任何人都必需遵守、甚至是管治机构的包括制订者和执行者本身亦需要,而法律本身亦被赋与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不能被轻慢政府的行为必须是法律许可的,而这些法律本身是经过某一特定程序产生的。3.法制,又称为以法而治,即法律是政府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法制和法治不是同一个概念,与法治相比,法制侧重在法律的使用上,是法律工具主义,但如果仅就法律的目的而言,法治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寻求公正
    2023-06-03
    59人看过
  • 修改宪法与修改一般法律相同吗?
    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统一的。之所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制宪权和修宪权,这是因为:第一,我国国家的性质要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这两项权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和反映了这一性质。全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当然包括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的权力。第二,从形成过程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经产生,就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合法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宪权和修宪权是人民直接授予的。一、目前为止我国宪法经历了几次修正目前为止我国宪法经历了三次修正。我国分别在1975、1978、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宪
    2023-02-22
    480人看过
  • 宪法规定了修改宪法需要几分之几的程序?
    人大常委会无权修改宪法,宪法修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论宪法修改权及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指导修宪权的合理分配,修宪程序的科学设计,既体现民主、效率的程序正义价值,又促进保护人权、限制权力的实体正义价值,使宪法修改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能够解决宪法与社会现实的剧烈冲突,同时使宪法修改具有一定难度,给宪法解释留下作用空间,总体上实现宪法适应性与稳定性的和谐。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在我国还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能够加深人们对宪法程序性规定重要性的认识,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使我国的宪法学理论和实践比较全面的发展。四宪法修改权和宪法修改程序(一)宪法修改权概述宪法修改权(amendingpower)是修改宪
    2023-07-12
    347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
    一、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修改的程序即是指进行宪法修改时的步骤与方式,从各国宪法规定看,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一)提案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体的修宪计划,只是表明宪法内容应该修改以及修改的方向。(二)审定审定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如果否决修宪提案,则宪法修改程序不能继续进行。理论上看,这一程序并非必要程序,而我国的宪法修改程序也没有规定此程序。(三)起草宪法修改提案通过后,由指定或法定的国家机关对修宪提案所涉内容进行具体的拟定。这一过程明确宪法条文如何修改。在实践中要注意贯彻公开、民主的原则,听取社
    2023-06-03
    441人看过
  • 近几年修改宪法修改了什么?
    修改宪法修改了什么第三十二条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自然段相应修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3-06-03
    227人看过
  • 宪法修改的限制以及概念是什么?
    宪法的修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宪法修改是指在宪法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个别、部分、或绝大多数内容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状况时,或者由于主观原因,制宪者发现宪法制定时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时,而由享有修宪权的机关依照修宪程序对宪法的部分条文所作的补充、变更或删除的立法活动。而广义的宪法的修改了上述情况之外,还包括对宪法的“无形修改”,也就是在形式上没有对宪法的内容进行修改,但实际上却通过宪法解释、宪法惯例等方式改变了宪法条文其含义的修改方式。本文所讨论的宪法修改就其狭义而言。宪法修改是否存在一定的限制在理论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否定论和肯定论。相比而言,肯定论更为可取,各国的宪法规定也证明确实有宪法修改限制的存在,这些限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宪法的部分内容不得修改1.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得修改。在有些国家,宪法规定修改宪法不得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修改,因为,一国的政治制度代表一个国家的基本性质,如
    2023-06-03
    196人看过
  • 宪法修改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l/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宪法修改的程序:从各国宪法规定和宪政实践看,宪法修改程序一般包括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通过和公布五个阶段,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经这些程序。(1)提案。(2)先决投票。(3)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的程序。(4)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程序。(5)宪法修正案的公布程序。现状分析: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问题和原因纵观我国制宪及修宪的历史,应该说我国修宪的实践是比较丰富的,宪法修改程序也随着我国修宪实践的发展在逐步完善。1954年《宪法》第29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仅规定全国人大有修改宪法的职权,而没有规定宪法修改的程序。1982年《宪法》则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规定,并增加了修宪提案的程序内容
    2023-08-06
    432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有哪些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宪法的原则资产阶级(1)人民主权原则主权观念最先由法国的波丹提出,后来卢梭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2)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近代分权学说是英国洛克首先倡导而由法国孟德斯鸠所完成的。社会主义(1)人民主权原则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
    2023-06-03
    354人看过
  • 宪法规定谁负责修改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修改宪法。修改宪法,简称修宪,是对宪法的修正,是指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宪法文本的某些条款、词语或结构予以变动、补充或删除的活动。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二、修改宪法的具体程序:宪法的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更严格: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三、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宪法
    2023-08-03
    387人看过
  • 宪法的修改权?
    法律综合知识
    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1.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2.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3.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4.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5.在大会开会或闭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6.对围绕人大审议议题及有关内容,有视察的权利;7.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和执行其他属于代表职务的时候,国家和社会应根据实际需要为代表提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的义务有:1.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行使职权,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2.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
    2024-04-24
    327人看过
  • 对宪法修改具体提案程序的设想
    现行的宪法修改提议程序和其他法律议案并没有明确区分开来。作为宪法修该提案权的主要行使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同时可以提出其他法律议案。现行宪法并未在程序上将宪法修改提案和其他议案的提案作必要的区分。考察世界各国的修宪实践,大约有30多个国家都规定了一道先决程序。这道先决程序就是确定宪法修改必要性的程序,它不是具体决定宪法应该如何修改,而是决定宪法究竟是否应该修改。这道程序不仅能体现出修改宪法的严肃性也能减少决议机关的麻烦。希腊宪法第110条规定,修改宪法的提案,必须至少有50名议员的联合提出,经议会再建议不得少于一个月的两次表决中均以全体议员的五分之三多数票通过决议批准,该项决议确定需要修改的条款。我国修宪实践中中共中央可以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案,从法律上来讲这仅仅是一种建议,而非宪法修改必经的前置程序,而且这种建议并非针对修改宪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往往是提出具体的修改内容。所以与其他国家的修宪先
    2023-04-24
    464人看过
  • 国家宪法修改必须由多少人同意程序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领土的全境及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一国之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了革命胜利的成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修改的程序即是指进行宪法修改时的步骤与方式,从各国宪法规定看,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一)提
    2023-06-03
    439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制定应该是以限制政府权力、维护公民权利为目的的制定一系列将有可能被赋予最高法律效力的条文规则的权力。当制定出的条文规则被公众认可即被赋予了最高法律效力,则成为宪法规范。反之,若未被公众认可,那些制定出的条文规则就不能被称为宪法规范,此时... 更多>

    #宪法制定
    相关咨询
    • 国家宪法的修改程序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3
      国家宪法修改程序需要五个步骤分别是:提案;审定;起草;议决和最后的公布。 《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2023年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应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22
      1、提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2、审定。在宪法修正案提出以后,由法定有权机关,对宪法“应否修改”作原则上审查与决定的程序。 3、起草。在决定宪法应该修改以后,由法定有权机关对决定修改的部分进行具体的草案拟定。 4、议决。宪法修正案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5、公布。
    • 宪法修改案宪法修改了什么意义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01
      宪法修正案的实施意义在于,从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领导制度、促进国家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
    • 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01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完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宪法实施的关键措施是通过解释宪法来弥合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
    • 宪法修正程序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01
      (1)提案是修改宪法的程序,是指宪法修正案的提出,或者应当修改。 (2)起草是指法定有权机关在决定修改宪法后,对决定修改的部分作出具体草案。 (3)先决投票是指宪法修改条款和内容在提出宪法修改后提交议决机关议决前提出的先决投票程序。 (4)决议是修改宪法的必要程序。现代世界各国的宪法修正案通常由国会、议会、人民代表大会等民意机关批准,必须遵循更严格的程序。 (5)公布是修改宪法的最终程序和必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