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伤能否免于刑事责任
轻伤可以免于刑事责任。
轻伤能否免于刑事处罚,过失致人轻伤的,可以,如果是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按照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打架轻伤刑事拘留多少天
打架轻伤刑事拘留一般情况下是三天,然后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有特殊情况的,可延长一日至四日;如果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三、打架轻伤判刑流程
打架轻伤判刑流程如下:
1.立案
有侦查权的机关接到报案、控告或者举报,或者其他机关移送的犯罪线索,经过初查,认为符合了“有犯罪行为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时,应当予以立案侦查。
2.侦查
有侦查权的机关立案后,采取以一系列法定侦查行为,搜集有罪和无罪证据以及定罪量刑证据,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的刑事司法活动。
3.审查起诉
侦查终结后,侦查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将案件整体移送到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后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的程序。
4.审判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根据公诉机关的指控,启动第一审刑事审判程序。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陈述、合议庭合议等法定程序。
-
负刑事责任:轻伤是否属于惩罚范畴?
154人看过
-
刑事责任是否适用于轻微身体损伤?
87人看过
-
未成年人杀人是否能免于刑事责任?
471人看过
-
刑事犯罪取得谅解书后能否免于刑事责任
151人看过
-
关于减轻责任的免除责任
94人看过
-
故意伤害轻微伤是否属于刑事责任的范畴?
269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刑事责任能否免于行政责任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2公务员被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免予追究刑事责任、不起诉后,可以依据法院(或者检察机关)认定的违法事实,给予行政处分。 主要依据是《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2007年6月1日施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公务员被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免予刑事处罚与开除公职的规定, 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几种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2.对
-
刑事责任免除能免除刑事责任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19有罪。免除刑事责任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构成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即对于已构成犯罪之行为不以犯罪对待,对于该犯罪主体不以犯罪人处置。免除刑事责任的法律效果就是不追究刑事责任。
-
超速50% 能免于刑事责任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25不能,驾驶人超速50%,将被处200到2000元罚款,并可以吊销驾驶证,扣12分。交通警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当场收取罚款不开具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额的;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交通警察受到降级或者撤职行政处分的,可以予以辞退。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
故意伤害谅解书能够从轻或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5可以的,《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2009》对该罪名的量刑规定》第一百零三条【个罪自由裁量权规则】根据发案原因、犯罪动机、犯罪手段、损伤程度、赔偿情况等情节,合议庭(独任庭)按本节规定量刑认为偏轻或偏重的,依第九十九条量刑时,可行使六个月以内的自由裁量权;依第一百条量刑时,可行使十个月以内的自由裁量权;依第一百零一条量刑时,可行使一年六个月以内的自由裁量权。
-
醉驾能否免于刑事责任的吗?由于身体问题。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1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在办理了取保候审以后,法院判处缓刑的可能性也较大。如果没有比较严重的情节(比如严重超员超载、无证驾驶、逃逸、拒绝检查等等),尽量可以争取判缓刑,以后只要接受社区矫正,人身还是比较自由的,接近于免除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