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欠钱不还的诉讼状怎么写?
原告: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日,工作职务,居住地址,电话:
被告:同上(如果是单位要写明单位名称及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职务和姓名)
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人民法院
原告人:_______(盖章)
法定代表人:_____(签章)
____年__月__日
附:
合同副本____份。
本诉状副本___份。
其它证明文件__份。
二、借钱不还有什么法律后果吗?
1、到了还款日期仍未还款的,若借条中约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滞纳金等,最终债务人可能要承担除本金、利息以外的违约金。
2、若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经判决你仍不还款的,有可能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影响而被列入黑名单。这会债务人今后生活中的贷款、出行等行为带来不便。
3、单纯的民间借贷一般够不上刑事责任,但若债务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则有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另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三、欠钱不还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
状告别人欠钱不还,诉讼书怎么写的
381人看过
-
怎样写民事欠钱诉讼状
262人看过
-
欠款不还诉讼状的写作技巧
64人看过
-
告欠钱的人如何写诉讼状
481人看过
-
关于诉讼时效不还钱怎么办
486人看过
-
离婚时关于孩子的抚养权诉讼状怎么写
66人看过
-
关于工资拖欠的诉讼状写作指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2-11民事起诉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载以下事项: (一) 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 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
-
借钱不还起诉状诉状怎么写, 诉状怎么写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0公民提起民事诉讼的,应该把债务人和担保人列为共同被告。诉状需要根据双方之间发生的争议确定内容,格式如下:《民事诉讼法》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不服裁定的上诉状怎么写?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30法院对于民事裁定上诉的期限是十日。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起诉状怎么写关于欠款纠纷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3原告:**,男,**岁,住所地:**省**市**区**路1号。现居住地:**市生物制药厂*幢***室。电话:***********。被告***,男,**岁,住所地:**市**区**二村**栋*门**号,电话:*******。
-
民事诉讼关于欠条的起诉状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281、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除了向法院提交借条,另外还要提交转款凭证等证据证明借款已经给付;2、法院会对形式有瑕疵的“欠条”或者“收条”,结合其他证据认定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同时对现金交付的借贷,可根据交付凭证、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的大小、当事人间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易细节经过等因素综合判断双方是否存在真实的借贷或债权债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