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的法定情形如下:1、非法销售他人商标权的商铺,或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伪造、制造、变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3、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使用、出售他人商标;4、其他情形。怎样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条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n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n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
商标侵权怎么认定为主观故意
111人看过
-
商标侵权的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如何认定商标侵权
257人看过
-
商标法上的商标侵权行为是故意侵权行为吗
155人看过
-
侵犯商标罪侵犯行为
368人看过
-
怎样认定行为侵犯隐私权?
233人看过
-
哪些侵犯商标专用权怎样确定侵权行为
159人看过
-
怎样定义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侵权如何认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16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企业通过大肆的宣传提高商品知名度,通过品牌效应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而消费者在挑选商品、辨识商品真伪时,通常是认牌购货,也因此导致了因商标引起的商标侵权或者被侵权行为屡见不鲜。那么怎样定义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侵权如何认定?
-
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怎么认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21、认定故意侵害知识产权的方式是: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被侵害知识产权客体类型、权利状态和相关产品知名度、被告与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来认定。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 第三条对于侵害知识产权的故意的认定,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被侵害知识产权客体类型、权利状态和相关产品知名度、被告与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对于下列情形,人民法
-
故意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是商标侵权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8你朋友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构成商标侵权。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
-
针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认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5《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
-
行政处罚中怎样认定商标侵权行为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1下列行为可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需要依法承担行政处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商品投入市场的;以及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