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逻辑理清“类似商品”与“混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3 10:10:58 306 人看过

混淆是认定类似商品的标准吗?

在商标侵权混淆理论中,混淆特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或有关方面的错误认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11条将类似商品定义为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因此出现了以混淆作为类似商标的认定标准,认为混淆是判别类似商品的基本原则的观点,司法实践中也有多份判决支持以混淆作为判定是否构成类似商品的标准。然而,以混淆作为类似商品的认定标准,存在严重的逻辑循环和因果倒置问题:认定混淆取决于商品或服务是否类似;混淆又是衡量商品或服务是否类似的标准。有学者试图通过区分混淆的对象来解决这一逻辑问题,其认为认定类似商品时的混淆是指产源上的混淆,而认定商标侵权的混淆是指商品使用价值上的混淆,但问题是产源上的混淆与商品使用价值上的混淆有时很难区分,况且仅以产源的混淆作为类似商品的单一判断标准,容易忽略了商品的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这些可以影响商标是否类似的因素。

混淆是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

解决上述逻辑问题,关键在于把类似商品与混淆均视为判定商标侵权时考虑的因素,明确混淆是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而非类似商品的认定标准。事实上,商标近似、商品类似不是一个是与否的概念,而是一个程度大小的问题。在类似商品的认定上,如果类似与否是有、无的问题,则从类似商品到商标侵权的判断就是客观性、类型化的问题,即只要有未经许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就构成侵权。如果类似商品只是商标侵权判定要素之一,那么商品与商品之间构成类似商品的,只是加剧了混淆的可能性,并非绝对导致混淆,也不会必然成立商标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行为,最终取决于是否有证据证明存在实际混淆或有混淆之虞。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多个案例均把混淆视为商标侵权而非类似商品的认定标准。

如何推定类似商品?

一、客观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的规定,《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以下简称尼斯分类)和《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以下简称《区分表》)是认定类似商品的参考,而非依据。参考的另一层含义是在司法程序中可以把尼斯分类和《区分表》视为推定商品类似的客观标准,即诉争商标涉及的商品在尼斯分类和《区分表》属于类似群的,推定为构成类似商品,除非有其他证据证明诉争商标涉及的商品并非类似商品。在司法程序中明确这一点的价值是:其一,增加商标侵权判决的确定性与可预测性,增强司法公信力。如果类似商品的判断完全依赖主观标准,则不同的法官将有不同的视角,使类似商品的判断充满了主观性,而类似商品又是认定商标侵权的重要因素之一,类似商品判断的主观性将增加商标侵权判决的确定性与可预测性,使商标侵权的司法判断在公众眼里成为变色龙,进而影响司法公信力。其二,提高司法效率。完全依赖主观标准认定类似商品,则法官需要在审判过程中对影响类似商品认定的众多因素一一进行判断,但如果把尼斯分类和《区分表》视为推定商品构成类似的客观标准,在无其他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法官可直接依据尼斯分类和《区分表》进行推定。

二、主观标准

将尼斯分类和《区分表》视为推定类似商品的客观标准并否认类似商品认定的主观标准。相反,类似商品认定最终需取决于多方面、综合性的主观标准。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多个判决从商品之间功能上的辅助性或互补性、搭配或配套使用的关系、产品与零部件的关系、原料或工具的关系、商品之间的竞争关系等方面认定类似商品,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主观标准。同时,类似商品认定主观标准的适用还可参考以下要点:

其一,商品的类似程度越高,越容易造成消费者的混淆。诉争商品的类似度越高的,造成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就越大,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概率也就相应增大。同时,诉争商品的类似度越高的,原告对其他影响造成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主观判断的因素之证明也会相应减少。

其二,类似商品的认定本身不应考虑诉争商标的驰名程度。类似商品是商标侵权判定考虑的要素之一,诉争商标的驰名程度也是商标侵权判定考虑要素之一,两者共同影响商标侵权的判断,不存在因果关系。诉争商标驰名程度越高的,消费者产生混淆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与诉争商品的类似程度并无关系,不宜以诉争商标的驰名度来扩展类似商品的范围。此外,我国对注册驰名商标采取跨类保护,如果可以根据商标的驰名度而扩展类似商品的范围,那么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就毫无意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19: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竞争相关文章
  • 财产权的逻辑
    财产权的作用财产权(propertyrights)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或者说,是一种博弈的规则,它提供了与稀缺资源的使用相关的行为规范,确定了与稀缺资源的使用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静态的角度来看,财产权的作用在于减少外部性。拥有财产权的所有者有权决定如何使用财产,他将占有由这个决定所产生的收益,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成本。也就是说,财产权把决定如何使用财产和承担这一决定的后果紧密联系了起来,从而使所有者有很强的动力去寻找能够带来最高价值的资源使用方法。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财产权会使外部性内部化。为了说明这种作用,我们引入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寓言,即所谓“公地的悲剧”。假设有一块村民共有的草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放牧,没有人拥有排他性的财产权。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将会因为增加放牧的数量会给他个人带来利益而不断增加放牧数量,但草地的饲养容量是有限的,当放牧的总数超过整个草地饲养容量时,草地最终会
    2023-04-27
    159人看过
  • 商品混淆商标侵权的量刑是怎样的
    一、商品混淆商标侵权的量刑是怎样的假冒使用他人的商标商品,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他人的合法权利都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我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来保护商标权。在我国最新实行的《商标法》中明确指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权的有以下的情况。1.没有经过商标注册者的允许,擅自在一种商品或者类似的商品中使用他所注册的商标或是与商标类似的图案的。2.没有经过许可就出售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3.擅自制造或者伪造他人注册的商标的商品或者非法使用了他人注册的商标。4.没得到商标注册者的同意就更变了他人的注册商标并将更变商标后的产品投入了经营出售的。5.对他人所注册的商标造成实际上的损害的。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假冒商标罪的,严重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规定,那么怎样来确定这些违反人的处罚。如果是个人犯罪的,情节轻重的程度作为他们的主要处罚标准,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刑期,并处罚金额。如果情节有特别严重的,对当事人造成巨大
    2023-06-17
    106人看过
  • “审”与“判”的逻辑和相应技巧
    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理论和审判实务中,存在着三个严重脱节:一是程序法与实体法脱节;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三是庭审程序与裁判内容脱节。一方面,在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最重要的几个结合点上,比如诉讼标的、要件事实以及证明责任法律要件分类说,都是诉讼法理论中的核心和热点问题,在实务界几乎没人理会甚至十分陌生,更没有成为一种审判逻辑思维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诉讼模式转型和局部程序改革成果在立法、理论和教学中未能及时总结和更新。当尊敬的同行在实践中探索审判九步法谋求链接上述脱节的逻辑环节时,我也正在教学中推销自己关于裁判逻辑和庭审方法的总结,我以二十年审判和仲裁实践为基础,以一审普通程序特别是开庭审理阶段的教学为平台,将诉讼标的理论、证明责任理论和诉讼模式理论研究与教学串联起来,尝试将民事诉讼理论、民事裁判方法和法律思维训练融为一体,因为审判方法远不只是实务技巧,更是一种法律思维和智识。简要地说,当事人诉讼与
    2023-06-11
    213人看过
  • 逻辑证明的构成
    婚生子女
    任何逻辑证明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的。论题是在一个逻辑证明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那个命题,它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如继承人王三是被继承人王某的非婚生子就是一论题。论据是在一个逻辑证明中用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那些命题,它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例如:为了证明继承人王三是被继承人王某的非婚生子这一论题,其中王三是王某的子女、王三不是王某的婚生子女、王某是王三的父亲等命题都是有力的论据。在一个逻辑证明中,论据可以有许多个,其中有些论据称为基本论据,它是由其他论据推导出来的,是确定论题真实性不可缺少的,有些论据称为非基本论据,它是由其他论据推导出来的,不是确定论据真实性不可缺少的。论据方式就是论题和论据的联系方式,即在证明中所运用的推理方式,它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一个逻辑证明可以只运用一个推理,也可以运用一系列推理;在后一种情况下,论证方式就是所有推理形式的总和。逻辑证明的规则1、论题的规则(1)
    2023-08-17
    470人看过
  • “近似商品”和“类似商品”傻傻分不清,该如何区别?
    根据《商标法》,与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在先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不能获得注册。商标虽然近似但其指定使用的商品不相类似的,可以获得注册。指定使用的商品虽然类似但商标不相近似,也可获得注册。因此,在商标申请、异议、复审等各个阶段,准确地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商品是否类似,将直接影响当事人权利的取得。一、什么是相同或近似商标?相同商标指文字、图形或文字与图形的组合完全相同或在视觉上难于区分的商标。近似商标指易造成消费者混淆的商标,即容易使消费者混淆商品或服务出处的商标。相同商标比较容易判断。而判断商标是否构成近似,则要从商标的音、形、义三要素考虑。音,指读音是否相同或近似到易使消费者发生混淆,包括中文与中文、中文与数字、中文与外文、中文与记号等是否音同。形,即为商标的外形,特别是商标的整体结构和外观,包括颜色、构图、文字类型、记忆等近似。义,即商标的含义是否相同或近似到不易区分,含义近似包括
    2023-06-08
    160人看过
  • 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司法逻辑
    隐名股东,又称隐名投资者,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与隐名股东相对应,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记载的股东为显名股东,又称名义出资者。由于隐名投资涉及更多的法律关系而且常常与公司法有关规定相冲突,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是公司诉讼中的疑难问题。一、隐名股东存在的原因在我国的公司经营活动中,隐名投资大量存在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可分为规避法律型和保护私隐型两类。前者是指实际投资者出于规避法律的目的,如我国和其他相关法规对公司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做了一定限制,从而采取名义出资方式进行投资。后者是指本来不属规避法律的投资,实际投资者出于私人种种原因的考虑,如保护私隐,财不外露等,不愿对外显示个人名义,而借用他人名义投资。二、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司法逻辑隐名股东资格如何确认?寻找其司法逻辑是首当其冲的问题。综合理论界和实务界
    2023-06-09
    175人看过
  • 电子证据与易混淆证据种类的区分
    (一)与视听资料的区分电子证据在新刑诉法修订之前被大多数理论归入视听资料一类。持有这种观点的理论认为,视听资料一般指可视、可听的录音、录像制品,是以电磁或其他形式储存在非纸质的介质上,电子证据也属于可视的音像制品,存在形式与视听资料有类似之处,同时也可以实现电子证据自身价值。但是,视听资料定义的口袋过大,使得新的证据类型有可能没有经过认真分析就轻易地划入这一证据种类中。有学者指出,“视听资料这个名称并不严谨,因为它同其他证据种类的划分标准是不一致的。其他证据种类均是以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作为其命名的根据,而视听资料却是以人们对这类证据的感受方式而命名的。如果从人们对证据的感受方式来看,几乎所有的证据都可以称为视听资料,所以有些学者认为,视听资料以称为‘音像资料’或‘音像证据’为宜[3]。”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界点,即视听资料或者音像资料强调的是以声音和图像证明案件事实,它一般
    2023-03-15
    455人看过
  • 医保与社保的混淆处理办法
    退费申请只能通过携带身份证到当地税务局缴费柜台提出,税务机关确认后会将退费信息传递给人社或医保部门,人社或医保部门提交用款计划,财政部门确认后划拨退费金额到相关部门,之后退费款项会退还给缴费人。退费涉及部门较多,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建议按照正确步骤重新缴费,以免错过缴费时间。这种情况只能通过退费申请来解决。您需要携带身份证到当地税务局缴费柜台,并向税务机关提出退费申请。税务机关在确认您的申请后,会将退费信息传递给人社或医保部门。人社或医保部门会根据确认的退费申请,按旬向财政部门提交用款计划。一旦财政部门确认了计划,就会从财政专户划拨退费金额到人社或医保部门的社会保障基金支出户。之后,人社或医保部门会退还这笔款项给缴费人。退费涉及部门较多,可能要慢一些。建议按照正确的步骤重新缴费,以免错过缴费时间。 医 保 社 保 混 淆 , 如 何 进 行 正 确 缴 费 ?医保社保混淆,如何进行正确缴费
    2023-09-06
    129人看过
  • 税法逻辑结构
    法律综合知识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模式与结果在税法文件听逻辑组合方式。其逻辑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税法体系的逻辑结构,指各单行税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2)税收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分为假设、处理、法的后果的归结三个部分,这三部分虽然可以存在于不同法律条文甚至是不同单行税法中,但却是缺一不可的,否则税收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即是不完整的。税收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税法逻辑结构的核心。(3)税收法律语言的逻辑结构。
    2023-06-07
    132人看过
  • 米与尺混淆谁之过
    “明明谈好每米3元的,实际上却是按每尺3元收的,这不是骗人吗?”一位老年消费者在电话中气愤的说!原来这位70多岁的老年消费者在费县费城集贸市场一布摊上购买了布匹一宗,其中购买的一种十三米的布因价格差异较大,正在与摊主理论,希望费县12315工作人员马上过去帮助维权。群众事无小事,接到申诉后,12315工作人员非常重视,立即前往费城集贸市场进行调解。经过了解,发现收据上写的很清楚:3元/尺、13米、117元,据此看来账目没错,可这位老人为什么不依不饶的说不对呢?双方交易时到底是3元/尺还是3元/米,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摊主提供的证据非常有力:一是有收据为证;二是有相邻的摊主纷纷为其作证;三是消费者购买的其他布料价格也比较最优惠。消费者只是重复一句话:“俺年纪大了,不会算帐也不知道看收据,回家之后孩子帮俺算过之后才知道原来不是3元/米,要知道是3元/尺,俺是不会买的。”由于现场该位老年消费
    2023-04-24
    313人看过
  • 混淆的定义
    债权人
    混同,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一人,原则上致使债的关系消灭的事实。广义的混同,是指不能并立的两个法律上的资格,归属于同一人,因混同导致权利或义务消灭。包括三种情形:1、所有权与他物权归属于同一人;2、债权与债务归属于同一人;3、主债务与保证债务归属于同一人。什么是合同中的混同混同,即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是合同绝对终止的法律事实。混同成立的原因在于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与特定承受。其中,概括承受为发生混同的主要原因。例如企业合并,合并前的两个企业之间有债权债务时,企业合并后,债权债务关系因同归于一个企业而消灭。由特定承受而发生的混同,是指债务人受让债权人的债权,债权人承受债务人的债务,此时也因混同而使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这种方式使合同消灭并非逻辑的结果,而是由于在法律上已经没有必要存续,所以法律规定因混同而消灭合同,效果更符合实践。2021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八条债权人
    2023-07-06
    139人看过
  • 某公司的强盗逻辑
    或许资本市场上最让投资者郁闷的事,就是购买了债券,然后债权人却不肯还钱,还提出强制的解决办法,即把面值100元的债券按照87.27元的价格回购,并美其名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同时威胁,如果投资者不接受回购,那么到年底87.27元的价格也没有了,甚至公司直接违约不还。这事发生在XX风电债的投资者身上,这一议案在债权人大会上被投资者直接否决。欠债不还的XX风电,腰板挺得很直,称自己不是没钱,而是自己的大客户五大电力集团欠自己30亿元货款不还,于是没有钱偿付债券。还明言,自己不是不能起诉五大电力集团,而是担心起诉之后自己的市场将会失去。难道公司怕五大电力集团不买自己的产品,却不怕债权人通过法院起诉破产清算?XX风电的回购方案,是明显偏向于中小投资者的。其规定为每个账户可以回购50万元和10%仓位孰高者,其意图正是要拿走中小散户的持债,根据历史经验中小散户往往是错误的这一定律,保不齐未来XX风电或许
    2023-06-06
    198人看过
  • 公司治理不能混淆情与法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职业经理人是被请进公司的,应该对创始人及大股东忠诚;但是按照法治的观念,职业经理人应该对董事会负责,而不是直接对创始人或大股东负责]国美之争,使得部分企业人士担心,中国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可能会因为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公司治理完善发展之路变得更加曲折。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李培恩认为,国美纷争,究其根本是因为中国公司治理中情与法的混淆。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职业经理人是被请进公司的,应该对创始人及大股东忠诚;但是按照法治的观念,职业经理人应该对董事会负责,而不是直接对创始人或大股东负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但国美纷争中黄光裕也曾受到股权稀释的威胁。在李培恩看来,这也显示出中国在法律制度设置、公司章程制定方面的不够完善。在西方欧美国家,存在这样的法律设置,可以使创始人保持一定的持股比例而不被稀释;在公司的章程中,同样会更加明确小股东权益和职业
    2023-06-09
    411人看过
  • 开征物业税的逻辑
    是否应该开征物业税,开征物业税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近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我国,是否开征物业税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作为一种财产税,物业税是在持有不动产这一环节缴纳的税收。这是地方政府为了提供地方性的公共服务、如开办义务教育而收取的一种地方性税种,其逻辑在于,地方性公共服务是由本地居民享有的,拥有房产的本地居民就应该为之缴纳税收。但是,我国目前在土地出让这一环节,政府已经收取了40年或70年土地使用费用,也就是说,政府在土地出让时,已经一次性收取了40年或70年的“物业税”,那么,再开征物业税在逻辑上就成了一种重复征税,这当然是不合理的。要么放弃收取土地出让费,要么开征物业税,二者只能取其一。但是,目前讨论开征物业税,有一个特定的背景,这就是这些年来房价暴涨,远远超过了广大普通市民的购买能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房价暴涨,表面上看是由投资型买房导致的。为了平抑房价,就必须遏制投资
    2023-04-22
    260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
    词条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竞争
    相关咨询
    • 商标用与类似混淆怎么投诉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10
      商标权类似混淆可以收集证据之后直接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
    • 如何投诉和纠正商标类似混淆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5
      商标权类似混淆可以收集证据之后直接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
    • 商标权类似混淆如何投诉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4
      商标权类似混淆可以收集证据之后直接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
    • 如何认定与知名商品相混淆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5
      足以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包括误认为与知名商品的经营者具有许可使用、关联企业关系等特定联系的,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的“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视觉上基本无差别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应当视为足以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认定与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相同或者近似,可以参照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原则和方法。
    • 公司的商标被人混淆,商标混淆行为有刑事责任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0
      商标的混淆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错误性混淆,另一类是联想性混淆。而其具体的混淆行为,我国法律相关的规定。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