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近因,是指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有效的原因,并不是指时间上最近的原因,即效果上最近的原因。近来学者、法官对“近因”一般统一解释为:近因不是指最初的原因也不是最终的原因,而是一种能动而有效的原因,这既指原因和结果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又指原因十分强大而有力,以致在一连串事件中,人们从各个阶段上可以逻辑地预见下一事件,直到发生意料中的结果。如果有多种原因同时起作用,近因是其中导致结果的起决定作用的或强有力的原因。
近因原则在实践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如果这一原因是保险人承保的风险,那么这一原因就是损失的近因,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反之,则不负赔偿责任。
(2)多数原因造成的损失,而这些原因都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则该损失的近因肯定是保险事故,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反之,则不负赔偿之责。
(3)多数原因造成损失的,这些原因中既有保险责任范围内,也有保险责任范围外的,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前面的原因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后面的原因虽不再保险责任范围之内,但后面的原因是前面原因导致的必然结果,则前面的原因是近因,保险人应负责赔偿。如果前面的原因不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后面的原因却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但后面的原因是前面的原因导致的必然结果,则近因不是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人不负赔偿之责。
保险人也称承保人,是指经营保险业务,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收取保费,组织保险基金,并在保险事故发生或者保险合同届满后,对被保险人赔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公司。 保险人根据法定或约定事由解除合同时,一般可不退还其已收取的保险费,并有权在其保... 更多>
-
什么是保险近因原则?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2保险关系上的近因并非是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损失最接近的原因,而是指造成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起主导作用或支配性作用的原因。而近因原则是指危险事故的发生与损失结果的形成,须有直接的后果关系,保险人才对发生的损失补偿责任。近因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为只有在导致保险事故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时,保险人才应承担保险责任。也就是说,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应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我国
-
专利侵权认定原则概述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221. 全面覆盖是指被诉侵权物或方法侵权成立,这意味着该产品或方法必须具备专利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每一项特征。任何缺失或不足都可能被视为侵权。 2. 等同原则指出,尽管被诉侵权物不具备专利权利要求的全部特征,但在其上存在能够替换这些特征的等同物。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认定侵权。 3. 多余指定原则表明,被控侵权行为缺少某项技术特征,但这不意味着整个技术方案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如果缺失了这一项非必要技术特征
-
单位犯罪惩治原则概述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28根据刑法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的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是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比较普遍适用的处罚原则。然而,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的差异,有时候双罚制可能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行相适应的原则和对单位犯罪起到足够的警戒作用。因此,刑法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况,即在刑法分则或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应依照规定进行处理。
-
法律责任推定原则概述山西在线咨询 2025-01-23法律规定了一种称为“过错推定原则”的侵权行为法原则。简单来说,这个原则是指,在受害人在起诉加害人时,只要能够证明加害人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加害人无法证明自己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没有关系,那么就推定加害人在此行为中存在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个人隐私处理原则概述台湾在线咨询 2025-01-18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行为人应遵守以下原则: 1. 合法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2. 正当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必须符合道德和伦理标准,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3. 必要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必须具有必要性,不得过度处理。 4. 不得过度处理原则: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守不得过度处理的原则,确保不会对个人权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