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负债人死亡后找谁还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6 19:21:19 136 人看过

生活中各种骗局屡见不鲜,其中经济骗局最为常见,在这些骗局中,非法集资是越来越突出的,案件也是频频发生,涉及金额只增不减,引起了社会及政府的广泛关注。如果非法集资人发生意外,如非法集资负债人死亡的情况,那么拿出去的钱找谁还呢?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

1.参与非法集资损失自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而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以及其它任何单位。债权债务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予以没收,就地上缴。因清理清退发生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在取缔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其利益不受法律保护,所受损失不得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承担。所以这时候债权人就要承担损失,有时候政府考虑到社会的稳定性,也会承担一部分低收入人员的损失。但是参与者损失是肯定的,因此非法集资还是坚决不要参与。如果非法集资负债人死亡,那么大部分损失还是自己承担。

2.近几年非法集资活动出现了哪些新的形式?近年来非法集资的手法花样翻新,公安机关在工作中主要发现有以下六个典型的手法:

第一种类型是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第二种类型是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这个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二是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第三种类型是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

第四种类型是以“养老”的旗号非法集资,主要有两个突出的形式: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人群众投入资金。

第五种类型是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第六种类型是假借2名义非法集资,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2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后,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为了制止现今非法集资的发展,将非法集资这个社会的毒瘤从人民的生活中铲除,提高宣传和教育迫在眉睫,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这里我们提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远离非法集资的陷阱,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0: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债权人相关文章
  • 债务人欠钱后死了钱找谁要,债务人死了怎么办
    欠钱人死了,原告起诉时,遗产未分割的,数个继承人均应列为被告参加诉讼(放弃继承的除外)。被继承人死亡之时起到遗产分割前先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进行全部清偿,如有剩余,继承人才能进行继承。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不负担清偿被继承人所欠的债务,所以不能成为被告。《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2024-05-01
    392人看过
  • 相关企业非法集资钱谁还?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大多数老年人对于新型犯罪手段特征的不了解,很容易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中。在集资企业被查获后,人们对于集资款的去向比较疑惑。那么,相关企业非法集资钱谁还?下文将对该问题具体说明。非法集资的主要手段1、非法发行有价证券中国人民银行《整顿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实施方案》(1998年7月29日)规定:“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形式进行有偿集资,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同时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突破发行计划,不得擅自设立或批准发行计划外券种。对违反规定的,要依照《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如果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严格解释,在现阶段我国住房抵押证券操作,在明确具体的规定出台之前,很有可能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涉嫌非法集资。再如,1998年10月6日证监会《关于对拟发行上市企业改制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规定“先改制后发行
    2023-04-28
    218人看过
  • 借款人死后找谁讨债
    一、借款人死后找谁讨债债权人首先应当找到已故欠债人的继承人,向其告知债权人对欠债人享有的债权情况。欠债人的继承人若要继承遗产,其应当首先从遗产价值中清偿债权人的债务。若遗产价值不足以清偿50万元的债务,欠债人的继承人可以不用偿还,继承人自愿偿还超过遗产价值的债务除外。欠债人的妻子称丈夫去世之前因赌博没钱,去借高利贷。后来丈夫向债权人借五十万元还高利贷。这笔五十万元的债务债权人能否追讨要看这笔债务是否合法。这五十万元的债务合法,债权人出借50万元,双方之间形成了借款合同关系,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是合法有效的。至于欠债人用这笔借款所从事的活动,不影响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可以追讨。若债权人向欠债人的妻子讨债时候,妻子因病去世。欠债人的亲属不愿意继承他们的遗产,而被欠债人的亲属放弃的财产如果是无主财产,要归为国有财产我国法律尚未对债务人死亡无人继承遗产时,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方式进行规定。但
    2023-06-18
    259人看过
  • 人死后欠别人钱应该找谁来还
    债务人在死亡之后,所拖欠他人的欠款一般应当由其遗产中的财产进行清偿,清偿人员的清偿范围包括:遗产继承人;保证人;配偶等。《民法典》规定,分割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但是,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人死后还有隐私权吗一、人死后还有隐私权吗1、死者不享有隐私权。死者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不享有任何权利,自然包括隐私权;国家法律对死者生前隐私权的保护,是一种利益保护,是死者近亲属及其利害关系人的感情和名誉利益。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
    2023-08-01
    316人看过
  • 欠债死亡后谁替我还
    法律综合知识
    当债务人不幸离世之后,其所负担的债务偿还问题便要依据实际情况加以判断与处理。若是该债务人尚遗留下足以偿还债务之财产,则此等财产必须先行用于清偿之债务。继承人为已故之人取得之遗产,需在其继承遗产的范围之内,担负起债务清偿之义务。但是,若继承人选择放弃继承权,对于被继承人依法应缴纳之税款及债务,则可免除其清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2024-08-08
    311人看过
  • 人死后谁来还欠债的钱
    看情况:1、债务人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2、继承人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债务人的遗产。一、债务人死亡前将财产过户到他人名下的该怎么办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的救济途径有:1.债权人可以向死者的配偶追偿。根据法律规定,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遗产中偿还死者生前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从死者遗产中偿还。继承人在继承死者遗产的同时,也负有清偿债务的义务。除非继承人放弃继承权,那么死者生前的债务应由其他继承人负责偿还。因此,可以要求死者的继承人及家庭成员在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清偿死者债务。二、起诉后被告死亡怎么处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起诉时,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债务人死亡案件牵涉到继承人,受遗赠人、继承参与人、集体组织等。具体诉讼中适格的被告是谁,应具体情况
    2023-04-07
    298人看过
  • 欠钱人死亡没有遗产找谁要钱
    一、欠钱人死亡没有遗产找谁要钱债务人死亡后没有遗产,那么债务没有人承担。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二、债务人死亡后的债务能消灭吗一般公民死亡后,有财产的,他的债务由他的继承人承担;无财产的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继承人不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无论债务人是失去民事行为能
    2023-03-22
    413人看过
  • 借钱人如果死亡钱应该找谁要
    1、可以向死者的配偶追偿。2、遗产中偿还死者生前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从死者遗产中偿还。继承人在继承死者遗产的同时,也负有清偿债务的义务。除非继承人放弃继承权,那么死者生前的债务应由其他继承人负责偿还。《民法典》第1161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2024-05-10
    70人看过
  •  非法集资人出狱后是否需为集资负责?
    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聚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非法集资坐牢后需偿还集资款项。非法集资行为被视为犯罪,而归还集资款项属于民事责任。非法集资的犯罪分子坐牢后,并不能免除民事赔偿的责任,而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犯罪分子还钱。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客体要件。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而生产者、经营者自有资金极为有限,因此间社会筹集资金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金融活动。与此同时,一些名为集资、实为诈骗的犯罪行为也开始滋生、蔓延。这种集资诈骗行为采取欺骗手段蒙骗社会公众,不
    2023-09-11
    174人看过
  • 企业非法集资的主要负责人是谁
    对于公司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应当由公司及相应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关于员工是否承担责任,要看在公司实施合同诈骗和非法集资行为过程中,员工是否知情、是否协助老板实施相应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员工不知情,则员工不承担责任;如果员工知情、并且协助公司实施前述违法行为,则员工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一、犯罪手段具体手段(1)承诺高额回报,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暴利引诱,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往往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集资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2)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将群众骗入泥潭。不法分子以种植仙人掌、螺旋藻、芦荟、火龙果、冬虫夏草,养殖蚂
    2023-03-02
    448人看过
  •  死亡后产生的债务由谁来背负?
    这段内容讲述了遗产中的债务由遗产来偿还,如果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则剩余的债务由继承人继承,他们没有代替偿还的义务。但是,如果继承人自愿为死者偿还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那部分债务,法律也是允许的。遗产中的债务由遗产来偿还。偿还之后,如果还有遗产,那么剩下的就由继承人继承。如果全部遗产不足清偿债务,在用遗产偿还之后,对剩下的债务,继承人没有代替偿还的义务。当然,继承人如果自愿为死者偿还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那部分债务,法律也是允许的 死亡后的债务如何清偿?在我国,债务清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抵押、质押、留置、追索权、诉讼时效。然而,死亡后的债务如何清偿,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第534条规定,债务人死亡后,其遗产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应当继续履行原债务。在此背景下,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寻求司法救助: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死亡,由法院依法宣告债务人死亡后,对其遗产进行清偿。
    2023-08-24
    395人看过
  • 借款人死亡后,谁应该还我钱?
    债权人死亡的救济方式有:1、债权人可以向死者配偶追偿。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死者生前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从死者遗产中偿还。继承人在继承死者遗产的同时,也有义务偿还债务。除非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否则死者生前的债务应由其他继承人偿还。因此,死者的继承人和家庭成员可以在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清偿死者的债务。老丈人借款给女婿应该由谁还【案情简介】几年前借钱给女婿,见女婿不再经营企业,便想收回借款,由于未谈妥,又眼看着女婿承办的企业关门歇业,岳父一纸诉状,将女婿告上了法庭。近期,江苏省洪泽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该起民间借贷纠纷,依法支持了岳父要求女婿归还13.6万余元的诉讼请求。原告徐-方是盐城人,女儿徐-花与被告李*龙是夫妻。两个年轻人敢想肯干,没几年的功夫成立了自己的企业,效益一直不错。2011年底,为了扩大生产,亟须筹措资金,李*龙便向身边亲
    2023-07-05
    333人看过
  • 债权人死亡,谁可以起诉债务人还钱呢
    1、债权人的继承人可以起诉债务人还钱,债权人的债务可以作为遗产被其继承人继承。2、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债权人死亡,其配偶、子女、父母都可以起诉债务人还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024-04-23
    336人看过
  • 负债死亡后还用还账会不会
    一、负债死亡后还用还账会不会用。要求借款人遗产偿还。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条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由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二、父母死后债务子女会不会要还父母与子女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
    2024-01-05
    119人看过
换一批
#债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债权人
    词条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债权人
    相关咨询
    • 担保人死亡后还能找谁讨债?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1
      担保人死亡,由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如果继承人不能偿还,由担保人承担偿还责任。但是《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 债务人死亡,债权人找谁还钱,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12
      债务人死亡债务并不会随之消灭。在借款有担保人的情形下,债务人死亡后担保人仍需承担担保责任。 另外,债务人死亡时,如留有遗产,债务人的继承人不放弃遗产继承权的情况下,应当在继承的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对债务人生前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 个人负债请问负债人死亡后还用还账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08
      负债死亡后还用还账。如果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则债务人死亡的,需要活着的配偶负责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债权。 如果债务不是夫妻共同债务,或者债务人没有配偶的,则债务人死亡后要用其遗产来偿还债务;如果债务人的继承人继承了其遗产的,则需要其继承人以继承遗产的价值为限来偿还其所欠债务;如果既不是夫妻共同债务继承人也没有留下遗产的,则债务就无法偿还了。
    • 离婚后一方死亡后死亡的债权谁负?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27
      如果是夫妻关系,一方去世时留有债务,要区分债务是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 (1)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即使一方去世,另一方仍需要偿还。 (2)如果属于个人债务,仅以你继承的财产为限额,进行偿还;超过的,可以不偿还。
    • 谁非法集资死刑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6
      2)《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