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与民法的关系:
1、民法与商法都是私法范畴中调整民商事行为的法律;
2、两者构成大陆法系私法的基本部分;
3、民法是抽象化的法律,而商法是具体化的法律。民商事法律行为的调整需要民法与商法的密切配合。
民法和商法的区别如下:
1、调整主体不同:民法调整主体为民事主体,商法调整为商业主体;
2、调整对象不同:民法调整对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商法只调整流通领域;
3、立法目的不同:民法追求社会公平公正,商法注重交易安全;
4、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民法是国家的部门法和基本法。商法不是,其是民法的特别法;
5、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民法的制定和修改往往由全国人大完成,常委会只在不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情况下进行部分修改。常委会可以制定和修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民法是典型的私法,商法是具有公法因素的私法,经济法是具有公法因素和私法因素的社会法,行政法是典型的公法。按照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的排列顺序,从民法到行政法,私法属性不断减弱,公法属性不断增长。从行政法到民法,私法属性不断增长,公法属性不断减弱。其中,以社会法为纽带,私法属性与公法属性的消长变化,说明法律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分别有自身的任务和功能,并显现出相继联结的内在联系。在法律系统中,结构的和谐影响到功能的优化。这种内在联系说明,法律部门的划分是相对的,不同法律部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相互不能替代,相互也不能割裂。
参考文献:
[1]史际春.经济法:法律部门划分的主客观统[J]中外法学,
1998、
(3)、
[2]单飞跃.经济法的产生要因权力与民商法的接规[J]中外法学,
1998、
(3)、
[3]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
1998、
(3)、
[4]梁慧星,王利明.经济法的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6、
作者:李平
-
民事权利与民法的关系
150人看过
-
银行与民法典的关系
58人看过
-
宪法与公民生活的关系
175人看过
-
民法典与劳动法之间的法律关系
488人看过
-
民法典与未婚生子的法律关系
457人看过
-
关于商事关系与民事关系的性质差别
309人看过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按其拥有的物业所有权状况,又可分为独立所有权人和区分所有权人。区分所有权人是指数人区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专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应有部分有所有权者;独立所有权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仅属于某一业主。... 更多>
-
民事关系与法律关系的概念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2民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简称。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受各种不同的规范调整。其中由民法调整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上的表现。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就是规定出现某种法律事实即发生某种法律后果,该法律后果即是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
-
民法上的和与上的关系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7民法合同欺诈是民事欺诈的一种,是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当事人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的行为。刑法合同诈骗罪是诈骗罪的一种,失职行为人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通过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手段,非法取得并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二者常发生规范竞合,凡是构成诈骗罪的行为同时也构成了民事上的欺诈,但构成民事
-
商法与民法有什么联系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1民法调整市民社会关系,商法调整市场关系,两种社会关系的性质、结构和特征各异。民法是市民社会关系中的基本规则,市民社会关系领域相对于政治社会和私人生活关系领域,属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领域,市民社会关系中主体之间地位平等,奉行意思自治原则。
-
民法与诉讼之间的关系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29民法是民事诉讼法的依据,民事诉讼法是民法的保障。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民法是实体法。通俗的说,民法是规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那些义务和权利,而民事诉讼法则是规定公民通过怎样的手段、方法、程序去保障权利的实现、义务的履行。
-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的关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5标的物的所有权并无发生转移,家电等,不动产最典型的是房屋,此时买方才获到标的物的所有权。一方当事人有托付标的物的义务和获取价金的权利,比如汽车,仅仅靠托付还并不能获到所有权,手续解决完毕才能发生物权转移。在卖方向卖方托付标的物的时候。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而另一方当事人有支付货款的义务和获到标的物的权利。接下来说说不动产。以上说的是动产,也就是托付之前。但在两方的权利义务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