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决定后立即释放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1 19:05:45 268 人看过

逮捕后取保候审的办理程序为:首先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其次公安机关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应当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取保候审;最后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刑事拘留后什么时候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被拘留后多少天可以取保候审,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08: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刑拘后是否可以立即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刑拘后多久能取保候审法律对刑拘多长时间后能办理取保候审没有规定,刑事拘留之后,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23-07-03
    225人看过
  • 刑满释放后法院给取保候审
    公、检、法三机关均有权决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即刑事诉讼任何阶段均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一、取保候审是如何的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为防止其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采取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其程序流程为:1、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采取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为防止其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2、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在接收到取保候审申请书后,在七天内作出答复,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后,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3、取保候审期届满以后,对于确认犯罪的人,应当依法判刑监禁;对于侦查后确认其嫌疑人无罪的,法院依法解除取保候审。二、检察院可以先行拘留吗检察院可以先行拘留。第一、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或
    2023-02-25
    208人看过
  • 释放后是否收到取保候审通知?
    被羁押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会通知取保: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取保候审。一般羁押期满后未结案能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吗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但是根据案件情况,确实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那么到底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有多长呢?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案件不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的不超过3个月。但有四种重大复杂案件经省级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再延长两个月:一是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二是重大
    2023-07-10
    80人看过
  • 取保候审诈骗后不能释放原因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刑事拘留诈骗罪可以取保候审吗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条件是:《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023-07-07
    255人看过
  •  判决后能否立即获得保释?
    在我国,保释和假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释是在审查起诉阶段,被判处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以获得释放。而假释是指已经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刑罚后,表现良好并遵守相关规定,可以提前释放。假释需要经过法院批准,并且有观察期以确保犯罪分子不再危害社会。在我国,根据具体法律规定,在法院审理完案件后,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保释。保释意思是取保候审,是在审查起诉阶段。判刑以后,就叫假释,假释是指已经被判刑的犯罪人,在执行了一定的刑罚之后,表现非常出色,有改过自新的表现,不再会危害社会,那么就有条件地提前释放犯罪分子。表现非常出色,有改过自新的表现,不再会危害社会,那么就有条件地提前释放他。这个有条件是指,在被释放的期间,有一个对这个犯罪人的观察期,如果他遵循了一定的条件,那么就真正地释放他。能否直接保释保释是一种常见的刑罚延期措施,指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羁押期间,由其亲
    2023-10-14
    250人看过
  • 取保候审释放是没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取保候审释放是没罪吗解除取保候审并不能代表涉案嫌疑人或被告人完全无罪。取保候审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法律制度,允许涉及特定犯罪行为的人士在司法程序尚未作出正式判决之前得以暂时离开羁押场所,以继续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然而,他们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其中包括缴纳相应数额的保证金、保证随时接受执法机关传唤等等。这些规定的目的在于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而并非对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进行预先判定。最终的裁决权仍然掌握在法院手中,只有经过严谨的审判过程,才能确定涉案人员是否真的构成了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
    2024-07-24
    330人看过
  • 刑事案件判决后取保候审的会不会立即收押
    取保候审后通知开庭判刑,是否会被收押要视判决情况而定:1、如果法院在判决的同时宣告适用缓刑的,则不会被收押,并要根据你在缓刑考验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以后是否会被收押。2、如果法院没有在判决的同时宣告适用缓刑的,则会在宣判后立即将被告人收押。一、缓刑的考验义务刑法第73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按照判决确定之日起算缓刑考验期的原因如下:1、从判决书的本身来看,判决书一经宣判,判决的内容非经法定程序(二审程序)就不能更改,即使是判决书判词写误或口头宣判时口误,都是不能再擅自更改。从这点上讲,一审宣判之日,缓刑的判决就已确定。并且从1999年刑事法律文书改革后,法律文书样式中要求将缓刑考验期的起止时间写入判决书。如果将缓刑考验期从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判决生
    2023-03-12
    262人看过
  • 不批捕后立即释放时间是什么时候
    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一、刑事拘留的时间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以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刑
    2023-02-28
    149人看过
  • 取保候审后是否会在当天被释放?
    取保候审当天是否能放人要根据情况而定。办案机关在接到取保候审申请三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只要办案机关同意,警方就会办理有关手续放人。只要办完手续,一般就可以放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办理好取保候审当天最晚几点放人办理好取保候审手续后,看守所就会放人,没有限制在几点。看守所收到取保候审的决定书后,就可以立即放人,看守所一般是在上班的时间才接受取保候审决定书。上班时间上午一般是八点,下午一般是两点半,是他们的上班时间。各地可能有不同的规定上下班时间,可以具体的打电话问看守所的上班时间。看守所接收刑事羁押人员不分时间都应当接受,但是放人一般是在上班的时间。取保候审,是《中华
    2023-07-08
    135人看过
  • 取保候审宣判后会立即收监还是拿判决书收监
    取保候审宣判后会立即收监还是拿判决书收监还要由法院决定。取保候审后法院已经判决,根据判决应当处以有期徒刑的,会办理收监。如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当庭释放。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到期后,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收监,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一、取保候审什么时候收监取保候审后收监是看是否符合收监的法定条件,而与时间并没有必然关系。具体情况如下:1、如果符合法定条件的,他们将会被即时收监;2、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得不到有效辩护的,是不会被收监的;3、被取保候审的人员要是违反规定的,执行机关有权决定收监。一、取保候审法院收监流程如下:1、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2、受理。侦查阶段受理机关为公安机关,检察院自侦案件侦查阶段受理机关为检察院;3、审查。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
    2023-06-19
    177人看过
  • 立即撤销案件解除取保候审
    昨日下午,方宏进授权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通过某门户网站发布了律师受权声明书。声明书在阐述了案件的基本事实后,称澳卫公司与华龙公司之间纯属经济合同纠纷,完全可以通过双方协商、商事仲裁或民事诉讼途径解决,方宏进先生强烈要求隆尧县公安局依法纠正错误行为,立即撤销案件,同时解除对方宏进先生的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基本事实2005年12月2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影视中心和北京红线影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红线媒体顾问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决定拍摄电视情景喜剧《候机大厅》(暂定名,也称《空港逸事》)拟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欢乐家庭》栏目播出。《候机大厅》的植入广告业务经授权由澳卫公司代理经营。2006年3月29日,澳卫公司与华龙公司在北京签订《(暂定名)剧情植入式广告发布合同》,约定在该剧中使用今麦郎面馆作为华龙公司的植入广告场景,于2006年6月15日至2006年10月15日在《候机大厅》剧中
    2023-06-11
    418人看过
  • 被抓当天释放取保候审吗
    一、被抓当天释放取保候审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指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资格获得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包括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的附加刑,以及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若采用取保候审的方式不会对社会产生严重危害性等因素的考量。假设在被捕当日即被释放并接受取保候审,那么必须满足上述法条所规定的相关条件之一,同时还需经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公安机关的共同商议与决策,才能最终确定是否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因此,能否在被捕当日立即释放并接受取保候审,这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
    2024-07-19
    374人看过
  • 释放取保候审会被起诉吗
    取保候审制度作为刑事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运用与否以及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取保候审仅适用于已经被采取特定强制措施(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旨在保障他们在等待审判期间不会离开受控区域,以避免他们逃脱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其次,这种强制措施的执行目的在于防止这些人员对社会产生进一步的危害,同时也为案件的后续处理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最后,取保候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取保候审之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将根据案件的调查和审理进度,决定是否启动公诉程序。如果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存在犯罪行为,并且相关证据确凿无误,那么公诉程序将会启动。然而,如果证据不足或者不满足起诉条件,那么检察机关可能会做出不起诉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
    2024-05-19
    143人看过
  • 取保候审是在哪里释放的
    取保候审的规定通常会使得被拘押者在看守所释放。而在实施取保候审之后释放人员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应向相关公安部门递交书面的取保候审申请;其次,等候公安机关以及人民法院对申请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保其满足取保的各项要求;最后,一旦上述申请审批通过,公安机关即可依法作出决定,释放在押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024-05-12
    28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刚取保就被放出来了,取保候审后立即释放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24
      1、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为一年。 2、刑拘以后,经过37日,未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但是,不批准逮捕的有几种情形:一是认为不构成犯罪。二是情节轻微,没有逮捕必要。三是证据不足。办案单位接到不批准逮捕决定后,应当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需要继续侦查的,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待侦查终结,构成犯罪的,仍然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追究刑事责任。
    • 犯法后开庭审理还成功了,取保候审后开庭完立即释放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6
      取保候审后,如果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法院是要被判刑,如果判实刑会被收监;如果判缓刑,就不收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强制措施之一,不是取保后就没事或者一定要判缓刑了,认罪态度较好,会增加缓刑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
    • 取保候审后,取保开庭后,会立即收监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7
      取保候审后,如果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法院是要被判刑,如果判实刑会被收监;如果判缓刑,就不收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强制措施之一,不是取保后就没事或者一定要判缓刑了,认罪态度较好,会增加缓刑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
    • 取保候审释放后包括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4
      对于取保候审释放是哪条规定公安机关出具的“取保候审”的释放证明,是一种法律文书,指公安机关对于被刑事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决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故将犯罪嫌疑人予以释放而不再羁押。 另外,取保候审只是对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表示不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在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仍会进行案件侦查,如果认为应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仍会向检察院移送起诉,最后也仍会
    • 取保候审后,还能不能立即出来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逮捕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