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限制自由后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被限制自由后的影响有侵犯他人的人格权。侵害人格权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是指侵害他人姓名、肖像、名誉等人身权利,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时,依法责令侵权人消除不良影响并为受害人恢复名誉,以挽回受害人所受的损害。
二、法律对自由的限制与要求
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为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它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进行行动和思维、不受约束、控制或妨碍的人格权。
《宪法》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三、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多少个小时才构成非法拘禁
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一般要持续时间达到24小时,才算非法拘禁,构成非法拘禁罪,或者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也构成非法拘禁: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或者实施殴打、侮辱、虐待行为的;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等。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二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的;
(二)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或者实施殴打、侮辱、虐待行为的;
(三)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
(四)非法拘禁,情节严重,导致被拘禁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五)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
(六)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没有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七)其他非法拘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n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n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
自由刑的短暂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133人看过
-
被拘役过对自己哪些方面有影响
137人看过
-
缓刑的影响:是否限制人身自由
101人看过
-
剥夺自由的限制有哪些?
87人看过
-
居委会限制人身自由的社会影响
64人看过
-
言论自由法律限制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90人看过
-
自由转让的股份被限制转让有哪些影响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16股份的自由转让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的固有特征。股份本身作为一种财产具有可转让性,因此股份转让可以不经过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同意,但是,股份的转让自由并非绝对自由。主要有以下限制: 1、转让方式的限制 《公司法》第140条规定,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如果违反该规定而转让股票,应属无效: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则采取交付主义,即股东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既发生转让的效力
-
被拘役过对自己哪些方面有影响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08被拘役过可能会对自己的就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如果是想找需要政审的工作,那么坐过牢的人是不会通过政审的。然后是对子女也有一定的影响,也会导致子女很难通过政审,从而影响子女的工作。
-
限制被监护人的自由的条件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1-08-13另外,我国目前立法上对被监护人的行为自由仍然采取限制和管理的方式,不利于被监护人的身心发展及合法利益的保护。有人针对被监护人的现实状况提出了维护生活正常化的理念,这一理念是1959年丹麦的一个智力残疾人的父母在社会活动中提出的概念。 {7}他们认为:不应该将身心障碍者看作特别的人群。让其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社会里。他们也是社会中之一分子,作为正常人有权过正常的生活,参加正常人的活动,整个社会应创造环境
-
缓刑期间哪些自由被限制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5-12缓刑会限制的自由具体如下: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后如果不存在仍有其他未被发现的罪行或判决宣告前没有其他罪行未被判决,和在考验期内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对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在考验期满后,原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
-
哪些方面会有影响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8银行会根据具体情况上浮利率或拒贷:行为方式、征信特别好(无逾期)的贷款人首套贷款可享利率优惠(部分银行)个信征信会在如下几个方面对您贷款买房产生影响,判断依据是: 1、查询个人征信次数太多容易被拒贷,以往的还款意愿、新旧月供总额不能超过家庭月收入的50%; 3、银行会觉得被征信当事人的资质不好、征信机构和银行从银行信用中判断消费者的还款能力;征信不好、消费偏好; 5、而在此期间又没有下卡或者放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