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发布文号:
各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最近,我市有关的法规、规章对残疾人职工、企业招用的临时工劳动争议处理问题,作出了规定,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0年6月9日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残疾人保护条例》,残疾人职工对开除、除名、辞退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各区、县劳动仲裁部门要认真学习《条例》和有关文件,按照规定,做好残疾人职工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
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实施〈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细则》(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0年第16号),《实施细则》中第六条规定:临时工劳动合同争议,争议双方当事人均可向用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向企业所在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各区、县劳动仲裁部门应组织学习有关文件,领会其内容实质,严格按照规定的受理范围,做好临时工的争议处理工作。
三、各区、县在受理残疾人职工、临时工的劳动争议中遇到的有关政策、法规问题,请及时告诉我们。
-
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的通知
367人看过
-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争议由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
277人看过
-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规范(试行)
136人看过
-
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通知
340人看过
-
敦化劳动争议仲裁院做好争议案工作
70人看过
-
北京市劳动争议律师释义:劳动争议仲裁员的聘用
110人看过
劳动仲裁会是劳动争议的法定前置程序受理和处理机构。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 更多>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不服劳动争议处理决定的,可以起诉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8按照我国《劳动法》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劳动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来解决,其中协商、调解不是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也是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程序。只有经过仲裁,当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本案中,你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不服,才可以向人民院提起诉讼。如果你认为仲裁委员会
-
哪些争议可以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直接受理临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和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福利、工伤待遇、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三)因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聘用协议发生的争议;(四)因经济性裁减人员发生的争议;(五)因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发生的争议;(六)因事实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七)依法应当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何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281.调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经过调解不能达成协议,应及时仲裁。之所以规定这一原则,是因为争议的产生往往是双方当事人对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不一致,对争议事实存在分歧和误解等,通过宣传法制、说服教育,疏导协商,争议事项大都是可以解决好的。同时,调解还具有简便、灵活、易行、迅速的特点以及缓和、改善双方矛盾的作用。贯彻调解原则,应注意防止强行调解和久调不决的做法。
-
工会处理劳动争议的工作职责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221.参与劳动争议协商2.主持劳动争议调解3.参加劳动争议仲裁4.代理职工参与诉讼5.处理集体劳动争议以上权利摘自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全文请见参考资料。如果看不明白的话,你可以这样理解,工会只能调节劳动争议,工会对劳动争议的处理结果没有强制性,你愿意听就听,不听工会拿你也没办法。如果不服就可以申请仲裁,或者进行诉讼。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什么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机构设立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2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县、市、市辖区设立的裁处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组织机构。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要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