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故意怎么认定?
行为人明知自己销售的是假药而仍然进行销售。对于销售假药罪主观故意的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要对被告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故意作出合理的判断,被告人供述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但是在有些案件中,被告人对明知自己销售的是假药这一主观故意状态予以否认,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供述不是唯一的依据,对于被告人主观认知状态的认定,还应当结合被告人是否具有销售药品的资质、销售渠道是否正规、销售价格是否合理、药品包装是否规范、药品本身是否存在瑕疵以及被告人的职业、文化等综合因素,全面准确地分析认定。
划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
对于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根据《刑法》第149条第2款规定的精神,应按处罚较重的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这符合前述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
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区别界限:
①犯罪对象不同:一个是假药,一个是劣药。
②犯罪形态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行为犯,而生产、销售劣药罪是实害犯,即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方构成犯罪。
划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关键是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是否足以产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实践中对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判断,一般来说应依赖于对假药这种物质和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事实判断。例如,对假药的成分、性质、效用的医学鉴定以及对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推断。对于虽属假药,但对人体健康不一定产生严重危害的情况,需进行具体鉴定,若药品本身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当然不能认定为构成本罪;若药品本身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当然应认定为生产、销售假药罪。
二、销售假药罪怎么判刑?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法定刑处罚。
生产,销售假药和生产销售劣药是不一样的,生产销售假药就是当事人明明知道自己生产的是假药,但是依然将其出售,这种情况在主观上就是可以被认为是故意销售假药,并且生产销售假药是行为犯,也就是当这个行为一旦做出,只要已经生产了假药,那么不管结果如何,他都是构成犯罪的,所以通常这个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如何认定制售假药罪的主观,关于假药的认定
292人看过
-
中级法院销售假药罪主观故意认定必须是出于营利目的吗
104人看过
-
销售假药罪与生产假药罪中的假药怎么认定
323人看过
-
销售假药罪主观证据都有哪些?
167人看过
-
“销售假药”需要主观过错吗?
474人看过
-
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主观方面怎么认定
150人看过
-
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故意生产假药能不能减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1我国《刑法》第141条规定个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生产、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生产、销售假药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
-
卫生部门对销售假药主观故意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4一、《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
领导卖假药怎样认定销售假药罪主观明知故犯而重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5《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故意犯罪,即要求行为人明知系假药而生产、销售在生产假药犯罪中,行为人一般表现为直接故意,其主观心态较为明显但在一些销售假药案件中,被告人拒不如实供述或者辩解其对所售药品是否为假药不知情,使主观故意的判断更加复杂,进而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证据运用难、案件定性难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对销售假药犯罪的精准打击 笔者认为,在对销售假药犯罪中主观明知进行推定时,要重点考
-
销售假药罪主观故意推定,一般是判多少年刑期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5根据《刑法》第141条和第15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
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主观方面怎么认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1-06-2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故意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 二是明知是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而故意予以销售; 三是故意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过失行为,如在不明知的情况下销售了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约、兽药、化肥、种子,不能构成本罪。本罪的犯罪目的,大多都是为了谋利。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使生产遭受重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