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赔偿直接向肇事者要吗?
应当由保险公司来支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已赋予交通事故受害人对保险公司的直接求偿权;而且江苏省现已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实施了强制,中型自卸货车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具有同质性;所以肇事车辆的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赔偿公交公司的损失。
二、有关交通事故赔偿金的认定
1.残疾赔偿金:
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的调整。
残疾赔偿金的赔偿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标准。二者差别较大,由于很多人法律意识的淡薄,造成很多人的合法权益不能维护。法院实际审判时,对于户籍方面,审查比较严格,需要相关的证据进行印证,才能被认可按照城市户籍进行赔偿。
2.死亡赔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标准。二者差别较大,由于很多人法律意识的淡薄,造成很多人的合法权益不能维护。法院实际审判时,对于户籍方面,审查比较严格,需要相关的证据进行印证,才能被认可按照城市户籍进行赔偿。
-
受伤者可以向肇事司机直接要求赔偿损失吗
331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险理赔后,肇事者是否需要向受害者赔偿?
169人看过
-
交通事故怎么样要求肇事者赔偿
387人看过
-
肇事者怎样谈交通事故赔偿
276人看过
-
如何向交通肇事者索赔
214人看过
-
交通事故保险赔偿直接赔给谁
388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损害死者,直接伤者可以要求赔偿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19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致人身体损害的或死亡的,伤者或死者近亲属可以向对方索要赔偿,将其分为三类,受伤未致残的、因伤致残的和死亡的,下面就这三项可以索赔的项目具体说明一下。 1、受伤未致残的,如果因交通事故受伤但还未达到致残的程度,那么伤者可以索赔的项目有7项: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必要的营养费。 2、因
-
交通事故中,肇事者不是直系亲属,可以向交警主体申请交通事故赔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17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可以找肇事者本人,肇事者要不是车主,还可以追加车主为被告、肇事车辆的保险公司、如果肇事车是单位的车也可以把单位列为被告,而这些主体会在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责任书中有明确说明;因此,发生事故要索赔的话,可以找事故认定书中的主体协商解决,要是协商不了,那么可以起诉处理。除了事故认定书里列出的主体外,其他主体都不是交通事故中要承担责任的主体,但不能排除其他主体会承担其他
-
交通事故的直接责任赔偿,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怎么认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赔偿费,是指因交通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当修复而不能修复的,以及牲畜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者死亡的,由相关事故责任人对上述直接的财产损失折价进行赔偿。直接的财产损失是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受到人身侵害同时受到的财产侵害,是一种典型的侵权行为,在不能恢复原状的情形下,应该对该损失予以赔偿。其计算公式为:直接财产损失赔偿费=受损坏的财产的直接损失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费赔偿标准:因道
-
肇事者需要赔偿交通事故的误工费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1-06-15肇事者有可能需要赔偿车祸中退休人员的误工费,对于退休人员的误工损失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虑。一般情况下,受害人是退休人员的,其退休工资不会因发生事故而减少,即不存在误工损失。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退休的老前辈仍继续发挥余热,被其他单位聘用继续从事工作。退休人员接受其他单位聘用并获取收入是正当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实际收入的减少。当退休人员因交通事故造成外聘收入减少时,导致
-
交通事故赔偿,能直接向赔偿对象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金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03交通事故赔偿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有关规定,被侵权人可以就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侵权行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计算金额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后果、赔偿能力、被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等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