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通常所理解的“过错”,一般是指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有打骂、虐待行为,或者是有婚外情、或者是有不良恶习,比如吸毒、赌博等等。但是普遍认识中的过错是否就是《民法典》上所指的“过错”?我国法律并没有对“过错”进行一个定义,我们只能根据法律的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的司法解释来理解判断。《民法典》规定,夫妻之间相互忠诚的义务,还有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从《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是指一方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或通常的道德标准,或对另一方实施侵权,或不道德行为,导致另一方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行为。这样看来,婚外情、家庭暴力、不良恶习等都应该属于过错。法官对于过错的认定,更多的依据无过错方提交的证据。建议无过错方在诉讼中注意收集证据。涉及家暴,注意收集受伤的照片、报警记录、医院的就诊证明等;涉及出轨,建议收集过错方与第三人同出同进同一小区照片、视频,或是对方在聊天沟通时承认出轨的录音、短信、微信记录等等。
一、起诉离婚有过错方应赔偿多少
离婚损害赔偿有物质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根据实际损失额来确定,如医疗费用的支出、发票等;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需要根据侵权人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侵权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经济能力和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多重因素来予以确定。具体数额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二、过错方离婚是不是要净身出户
离婚时属于过错方的可以少分共同财产。至于净身出户,除非对方愿意放弃共同财产的分配,否则的话多多少少还是要分得一部分财产的。同时,我国法律当中也没有规定,离婚中的过错方需要净身出户。
-
确定夫妻过错的方式
451人看过
-
夫妻之间一方的过错认定怎么认定
403人看过
-
判断夫妻哪一方存在过错行为
470人看过
-
夫妻两人离婚的时候过错方怎么判
284人看过
-
夫妻一方过错认定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249人看过
-
夫妻一方的过错到底应该怎样认定
69人看过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
夫妻男方为过错方会怎么判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9可以协议离婚,去民政局办理。协商不成,起诉离婚。婚姻法确立了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的总原则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决定的。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如果男女双方均无明显过错,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如果女方的思想品质好一些,更有时间照顾孩子,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自己选择随母亲或者父亲生活的。一方抚养孩子
-
用什么方法判断夫妻一方的过错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5根据《》的规定,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过错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重婚,必须是满足过错方与第三者达到的状态,也就是存在婚姻状态。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3、,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
-
夫妻之间怎么判定一方是否过错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0夫妻之间一方的过错认定如下: 1、重婚。必须是满足过错方与第三者达到结婚的状态,也就是存在婚姻状态。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3、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必须是长期的虐待遗
-
夫妻俩人夫妻一方有过错孩子该怎么判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91、夫妻共同财产通常平均分配,有过错方可以少分或不分;2、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
-
夫妻离婚时认定过错的方式是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31离婚过错方是指: 1、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2、实施家庭暴力的。 3、重婚的。 4、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如果一方出现了以上的情况之一,另一方就有权请求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