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被保全汽车不可以过户,保全汽车已经被锁住车辆信息,无法过户。受害方在怀疑肇事责任方没有赔偿能力的时候可以向法院申请车辆财产保全,一般是活封,就是锁住车辆的信息,车辆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交易;还有一种叫死封,就是法院除锁住车辆信息,还扣留车辆。然后在判定结束后,如果责任方没有能力赔偿,可以申请变卖保全车辆。
一、全款已经结清的车子还可以买吗
1、全款查封就是说:整体查封,全款就是说抵债权益大于等于被查封物品的价值。
全款就是车子没有贷款,全额支付了。
2、大本实际上就是车辆登记证书。
3、全款查封的物品是无法过户的。
明知是被法院查封财产,不可以上路,被发现后处理很严重,涉嫌犯罪。出卖方涉嫌构成非法处置被查封、扣押、冻结物品罪,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只要抵押协议没有被解除,就是不能办理过户手续的,但是同样只要办理了解除抵押,那么抵押车就能够正常的过户。
二、车损代位求偿权的条件有哪些
在交通事故中申请使用代位赔偿有前提,就是车已经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保险(如车辆损失险等),否则保险公司是不会受理代位追偿的申请。另外代位追偿只适用于车损险,不包括人身伤亡。因此只要投保了交强险和车损险,不是自己单方责任的话,以下情形可以申请保险公司代位追偿:
(1)对方车辆无保险
交通事故中,如果对方的车是新车还没有来得及上任何保险,或者保险到期未续交等情况,导致对方车辆是无保险的状态,在发生了交通事故后,对方当事人不给相关赔付的时候,可以向向自己所在的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来赔偿车辆的维修费用,之后再由保险公司向肇事方索赔。
(2)对方无经济赔偿能力
肇事车辆车主没有赔偿能力,这时可以向自己所投保的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
(3)对方故意拖延或拒付赔偿
在交警部门已经出具了事故责任认定之后,对方耍赖或以各种理由拒绝、延期甚至是找不见人赔偿车辆的维修费时,当事人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
(4)对方拒绝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签字
交通事故中,一方对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异议,拒绝签字。这种情况下,作为受害方的一方可以申请代位追偿。
(5)对方逃逸后有证据证明肇事车辆信息
在发生交通事故中肇事一方逃逸,另一方可以通过照片、行车记录仪甚至是录音记下肇事方的车牌号和车主的信息,然后向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
-
不撤诉但解除财产保全房子能过户吗
428人看过
-
房子过户房产证还没有下来房子能被保全吗
250人看过
-
在保全车上的财产可以过户到车上吗?
259人看过
-
财产保全后是否可过户车辆?
127人看过
-
房产赠与公证没有过户能申请财产保全吗
132人看过
-
已被诉前保全房产还能过户吗
466人看过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在决定采取保全措施前,可告知申请人提供担保,拒绝提供担保... 更多>
-
-
车被保全了没有续保还有可能过户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0如果当事人没有向法院申请续保,法院可能就不会续保。如果没有续保,保全超期了,被保全人没有其他财产,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要求撤销车辆转移的合同,同时再次申请对车辆保全。因为转移车辆的所有权,属于逃避债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申请保全人申请续行财产保全的,应当在保全期限届满七日前向人民法院提出;逾期申请或者不申请的,自行承担不能续行保全的法律后果。《合同法》第
-
房产证过户法院还能保全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9不能过户,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会在房管局办理查封登记手续,你是无法过户的。 可采取措施: 1、在收到保全裁定之日起五日内申请复议; 2、可提供相应担保,以要求解除对房屋的保全措施; 3、尽快解决涉诉纠纷,是债权债务消灭,从而使保全措施失去根据。
-
被保全的小汽车过户还能用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22车辆财产保全后,不能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财产保全裁定采取相应的查封、扣押和冻结措施。可供保全的土地、房屋等房地产的整体价值明显高于保全裁定规定的金额的,人民法院应当对房地产的相应价值部分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但房地产在使用中不可分割或者分割会严重损害其价值的除外。人民法院应当明确银行账户中资金的具体冻结金额。“被人民法院
-
财产保全车辆要不要去过户?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12不可以。 1、车子被财产保全,但把车子又给别人卖了,算犯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