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到底该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2 15:45:53 88 人看过

合同欺诈的处理方式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造成损失的,可以请求给予赔偿。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怎样预防合同欺诈

预防合同欺诈:

1、签订合同时,应严格审查合同条款。严格审查合同相对人的主体资格,确定其履行能力,审查合同内容,使权利义务平等,规范条款,明确约定,以实现利益。合同的主要条款不得含糊或歧义,以防止对方利用该条款设置骗局,留下隐患。这项工作应由法律顾问或律师检查;

2、建立健全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据具体情况,从签订合同到履行;

3、企业应制定完善而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

4、聘请法律顾问,降低经营风险。犯罪分子利用合同诈骗屡屡成功,增加了经营风险。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五百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13: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合同欺诈相关文章
  • 民事欺诈到底属于诈骗吗?
    一、民事欺诈到底属于诈骗吗?民事欺诈是否属于诈骗就要看实施情况;如果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钱财,则涉嫌诈骗,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民事欺诈行为是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的行为。二、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罪怎么区分?(1)在主观方面:民事欺诈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通过瞒、哄、诱导的方法,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对其不利而对欺诈行为人有利的行为,通过“履行义务”的合法形式,谋取非法利益,其实质是“不法获利”,主观故意是间接的。而诈骗行为则不同,行为人主观上根本没有担负义务的动机,只企图虚构事实迷惑受害人上当受骗,交出财物,非法占有,其主观故意是直接的。(2)在内容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完全是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根本不具备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而欺诈行为人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扩大,属部分内容不真实,且有一定
    2024-01-14
    316人看过
  • 到底什么是价格欺诈行为
    一、到底什么是价格欺诈行为?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标价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一)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二)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三)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四)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元从比较的;(五)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六)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七)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
    2023-04-29
    300人看过
  • 交通事故遇到恶意欺诈该怎么办
    长期开车难免会遇到一些我不愿看到的事,比如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人恶意欺诈的交通事故。比如说碰瓷儿,它是指不法人员故意借交通事故设定骗局,借机敲诈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我们对碰瓷儿的行为提供以下四点处理方案以供借鉴。希望在出现此类事件中能给司机朋友们帮助。(1)及时报警,寻求帮助。碰瓷儿者往往会利用司机遇事怕麻烦的心理,于是借机敲诈。所以,司机遇有涉嫌碰瓷儿嫌疑的交通事故一定要报警,让交警协助解决。当敲诈者看到司机报警后,大部分都会心虚胆怯,停止违法行为,特别是碰上碰瓷儿专业户,此方法更管用。(2)危险路段加倍小心。当机动车行驶至转弯或交通混乱路段时,司机一定要精力集中,不要有交通违章行为,以防授人以柄。一旦遇上有人找茬碰瓷儿,司机首先要确认交通事故与自己有没有关系,司机不要急于下车,弄清情况并确认安全后再下车,还要及时报警。(3)谢绝好心人的调解。碰瓷儿者往往都是两三人团伙作案,并分工有碰瓷儿
    2023-04-07
    307人看过
  • 合同欺诈是什么意思,怎么认定合同欺诈
    一、合同欺诈是什么意思合同欺诈行为涉及两个基本的概念,即合同和欺诈。合同,又称契约,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作为民事行为,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点:①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②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③是当事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法律行为。当事人达成协议并建立了合同关系标志着合同成立。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①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备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②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③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欺诈,语法解释为“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法理解释为“当事人一方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表意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欺诈的特点是:①实施欺诈的人主观上有故意;②实施欺诈的人的行为是“不正当行为”、“不法行为”;③实施欺诈的人的目的是骗取钱财或实现若不欺诈难以实现的目的。合同欺诈行为是合同当事
    2023-03-21
    56人看过
  • 如遇购房合同欺诈该怎么维权?
    如何应对房屋买卖合同欺诈:无论是购房或者租赁房屋买卖合同的民事欺诈还是合同的刑事欺诈都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和关于合同欺诈应当承担的责任的规定,在问题发生时,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协商解除,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在合同关系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协商变更和协商解除这种补救措施有其局限性,欺诈方往往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被欺诈方应当采取其他措施。2、不予履行。不予履行适用于被欺诈方发现已签订的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对方有欺诈嫌疑,双方签订的合同可能为欺诈性的无效合同的场合。在这种场合,被欺诈方应暂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如不予付款,以免造成财产无法返还。3、中止履行。中止履行适用于被欺骗诈方已经开始履行,但尚未履行完毕,发现合同可能为欺诈性合同,对方有欺诈嫌疑的场合。在这种场合,被欺诈方应当暂时
    2023-02-18
    320人看过
  • 起诉合伙人遭受欺诈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当事人要搜集真实的证据,在与合伙人协商不得的情况下,就要以具体的证据向法院起诉处理。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以过激的方式与对方发生意外的冲突事件,一定要坚持依法维权。收到面试通知后如何避免上当受骗?首先,收到面试通知后要现在网上核实一下企业的相关资料,最好向对方要固定电话的联系方式,其次要认真确认面试地点,正规单位招聘一般会将招聘地点设在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要警惕,参加面试时勿与陌生人到偏僻地方,更不要将手机等财物借给陌生人,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3-08-05
    382人看过
  • 什么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管理办法有哪些?
    一、合同欺诈的基本概念1、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2、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3、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二、合同欺诈管理办法1、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1)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协商解除,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在合同关系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2)协商变更和协商解除这种补救措施有其局限性,欺诈方往往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被欺诈方应当采取其他措施。2、不予履行不予履行适用于被欺诈方发现已签订的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对方有欺诈嫌疑,双方签订的合同可能为欺诈性的无效合同的场合。
    2023-06-01
    312人看过
  • 合同纠纷合同欺诈应该怎样起诉
    合同诈骗属于经济犯罪,由公安局经侦队负责办理。如果报案可以向公安机关就可以了。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有以下表现形式:(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二)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行骗者多数是具有多次行骗劣迹的行家老手,通常一旦罪行被识破,便马上闻风而逃。当他们认为风声不紧的时候,就会重操旧业。因为他们对于行骗手段十分熟悉,所以在很短时间内他们便可以迅速成立诈骗组织,实施诈骗行为,而且,为逃避法律惩罚,他们会吸取教训,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给有关部门查办造成困难。(三)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合同诈骗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是较为流行的法
    2024-04-27
    231人看过
  • 民法典后欺诈合同怎么办
    一、民法典后欺诈合同怎么办民法典中合同诈骗处理如下:(一)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协商解除,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在合同关系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协商变更和协商解除这种补救措施有其局限性,欺诈方往往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被欺诈方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二)不予履行。不予履行适用于被欺诈方发现已签订的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对方有欺诈嫌疑,双方签订的合同可能为欺诈性的无效合同的场合。在这种场合,被欺诈方应暂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如不予发货,不予付款,以免造成财产无法返还。(三)中止履行。中止履行适用于被欺骗诈方已经开始履行,但尚未履行完毕,发现合同可能为欺诈性合同,对方有欺诈嫌疑的场合。在这种场合,被欺诈方应当暂时停止履行。(四)请求合同管理机关确认合同无效。如果被欺诈方在履行前或正在履行这中发现合同可能为欺诈性的合同,对方有欺诈嫌疑的场合,且双
    2023-04-12
    285人看过
  • [案例]:碰到劳务欺诈,求职者该怎么办?
    咨询者:深圳的A公司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招聘文员,正在找工作的小何看到广告后到A公司应聘。面试时工作人员告诉小何,他们只是帮B公司招聘,而且要小何交200元报名费才推荐,无奈之下小何交了钱,工作人员让他拿着收据到B公司报到。报到后,B公司收回收据并跟他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由B公司保存,然后又将他安排到关外的C公司,说要实习半个月再回公司正式上班,实习期间,要交纳150元食宿费和300元社保费。由于签了合同,小何放心地到C公司实习,回来后却发现B公司已搬迁,再去找A公司,A公司拒不承认,经到工商部门查询他才知道A公司根本没有登记注册。从小何求职受骗的事例中,求职者应注意哪些问题?深圳陈-伟律师解答:小何的遭遇是比较普遍和典型的问题。上述案例的情形,我们可以称之为劳务欺诈行为。即使是对合法报刊刊登或在其它正规媒体发布的招聘信息,求职者也要提高警惕,多留个心眼。应聘前,为慎重起见可先拨打12333劳
    2024-04-02
    200人看过
  • 合同欺诈到哪里举报
    法律综合知识
    一、合同欺诈到哪里举报合同欺诈到公安机关举报。当事人遇到合同欺诈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二、合同欺诈手段有哪些1.伪造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
    2023-05-30
    170人看过
  • 对于二手房阴阳合同到底应该怎么办?
    处理二手阴阳合同的办法:1、签订的两份合同按照规定既不需要批准也无须备案,则以实际履行的合同为准;2、合同需要备案的,以备案的合同为准。但是如果备案的合同没有实际履行,而实际履行的合同中有违法利益,则价格以实际履行的合同为准,其余按照备案合同的约定来处理。一、房屋买卖合同网签两者有什么不同进行房屋买卖的时候,一般是需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而为了保障购房者的利益,我国还规定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还需要对合同进行网签,那么房屋买卖合同网签两者有什么不同?房屋买卖合同是双方就房屋买卖的具体事项进行约定的法律文件,网签是合同备案公示的一种方式。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进行网上签约备案,合同即具有公示效力,避免了一房二卖等可能出现的风险。网签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流程:1.从2006年开始,所有买卖合同统一网上签订,网签之前一般先进行草签,确定合同内容无误,并且没有异议之后,再进行网上签约。商品房网上签订后,
    2023-03-22
    153人看过
  • 公司不给员工劳动合同到底该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和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知,用人单位不把劳动合同给劳动者的,要承担赔偿责任。一、缺少合同条款劳动合同有效吗?有效的。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就发生法律效力,劳动合同部分必备条款的缺失,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整体效力,对缺失的部分,双方可以协商增加,不能协商的,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但因为劳动合同不具备必备条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劳动合同缺少必备条款是否有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提供
    2023-06-22
    453人看过
  • 到底民事欺诈与诈骗罪区别是什么
    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是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或履行能力。三是民事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担责任,最终使对方遭受损失。一、合同诈骗罪是什么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1、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进行区分:一般情况下,合同诈骗犯罪往往与合同纠纷交织一起,罪与非罪的界限容易混淆。要划清它们的界限,大体有三种情形:(一)内容真实的合同,即行为人是在有实际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签订的合同。这
    2023-03-06
    159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有: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或者变更。... 更多>

    #合同欺诈
    相关咨询
    • 欺诈合同到底能不能变更?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04
      欺诈合同可以变更。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如果受欺诈方同意,可以对合同进行变更,使合同表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
    • 价格欺诈到底该怎样举报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12
      ①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到工商局、消费者协议进行举报,要求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②根据刑法规定,如果情节严重已构成刑事犯罪,可以直接报警;③可以直接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维护自己利益。
    • 欺诈发行股票罪到底该怎么量刑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20
      我国刑法对欺诈发行股票罪的处罚规定是: 1、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购房合同欺诈到底如何认定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3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的界定标准如下: 1、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 欺诈合同到底是可撤销合同还是无效合同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30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如果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为无效合同。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