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款起诉是否存在时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6 21:22:19 307 人看过

征地补偿款起诉存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需视情况而定:

1、一般是适用行政诉讼时效规定,因征收补偿款产生争议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如果是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是6个月;

2、如果是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3年。

律师补充:

处理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的自治权。人民法院处理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时,不能轻易否定农村集体组织的分配方案,更不能直接代替农村集体组织作出分配决定;

2、必须贯彻村民待遇平等的原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属村民集体成员共同所有;

3、注意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7: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对征地补偿款有争议能否起诉
    1、对征地补偿款有争议能起诉。对征地补偿款有争议被征收人可以就补偿数额与征收人进行合理范围内的协商沟通,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被征收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2、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
    2023-03-19
    251人看过
  • 公司欠款是否也存在诉讼时效
    当涉及到债权债务纠纷时,通常而言,诉讼时效设定为三年时间。这个时效从权利人明确知晓自身权益受到了伤害并了解到负有责任的义务人之日开始进行计算。在法律法规中有另外的详细规定的话,我们会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来执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权益受损之日起已经超过了二十年的时间,那么无论基于何种特别原因,人民法院都不会对其给予保护。此外,如有特殊情形发生,人民法院亦可应权利人的申请来决定是否适当延长时效。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其中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将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同时,第一百九十条也提到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将自该法定代理关系终止之日起开始计算。再者,第一百九十一条则针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做出了规定,即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
    2024-08-20
    126人看过
  • 寄存户是否享受征地补偿
    一、寄存户是否享受征地补偿寄存户是否享受征地补偿涉及到是否是本集体组织成员认定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已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问题向立法机关提出立法建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司法解释理解与运用,提请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应当综合考虑相应标准在整个农村社会层面所具有的合理价值。在具体问题考量上,以是否形成较为固定的生产、生活和是否具有依法登记的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常住户口为基本判断标准,同时,充分考虑农村土地承包所具有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2、在对空挂户集体经济组织资格排除问题上,应当在因出生、婚姻、收养、国防建设或者其他政策性迁入情形登记集体组织所在地常住户口的范围之外来进行。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取得丧失不宜交由村民自治决定。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存在所谓多数人暴政问题,特别是家族势力大地方表现尤为明显,多数人利用形式上平等剥夺少数人合法利益,因而
    2023-05-25
    246人看过
  • 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
    为防止拖欠征地补偿款,确保补偿费用及时足额到位,各地应探索和完善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在市县组织用地报批时,根据征地规模与补偿标准,测算征地补偿费用,由申请用地单位提前缴纳预存征地补偿款;对于城市建设用地和以出让方式供地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由当地政府预存征地补偿款。为防止拖欠征地补偿款,确保补偿费用及时足额到位,各地应探索和完善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在市县组织用地报批时,根据征地规模与补偿标准,测算征地补偿费用,由申请用地单位提前缴纳预存征地补偿款;对于城市建设用地和以出让方式供地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由当地政府预存征地补偿款。用地经依法批准后,根据批准情况对预存的征地补偿款及时核算,多退少补。一、征地补偿方法有哪些?《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
    2023-06-27
    194人看过
  • 征地补偿款能否在户口迁出后生效?
    一般不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户口迁出后,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不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不能获得征地补偿款。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地补偿款的计算方法国家建设依法征用集体土地时付给被征地者补偿所丧失的土地权利的费用。其计算方法是:1、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补偿费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具体规定。属于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可按该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6倍计算,征用无收益的耕地不予补偿。征用柴山、滩涂、水塘、苇塘、经济林地、草场、牧场等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补偿标准为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2、征用人工鱼塘、养殖场、宅基地、果园及其它多年生经济作物的土地,按邻近耕地补偿标准计算。3、被征用
    2023-07-16
    292人看过
  • 欠款是否存在法律时效?
    欠货款发生民事纠纷,有三年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追讨欠款诉讼时效如何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的权利本身(即实体权)仍然存在,但诉权归于消灭,当事人的请求得不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即所谓“丧失胜诉权”,且因诉权消灭不能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国家不再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债务人的债务成为“自然债”。这种制度就是诉讼时效制度,其实质在于对民事权利的限制。针对当前社会上很多债务人缺乏起码的诚信理念和民法典制观念,对所负债务的履行往往是不积极主动,甚至是能拖就拖、能赖就赖,有的
    2023-07-06
    122人看过
  • 起诉婚姻无效是否存在时间限制
    一、对于起诉婚姻无效是否存在时间限制对于起诉婚姻无效不存在时间限制。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无效婚姻的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可以在结婚后的任何时间内提出要求认定婚姻无效的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二、婚姻无效和可撤销的区别1.主张权利的主体不同,可撤销婚姻必须由具有撤销权的婚姻当事人提出,无效婚姻提出主体可以是第三人;2.可撤销婚姻多数为违反私人利益的行为,无效婚姻多是违反社会公德、违反社会公共利益;3.无效婚姻可以在婚后任何时间内提
    2023-10-20
    234人看过
  • 国有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是否存在争议
    一、国有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是否存在争议征地补偿标准存在法律争议,但并未出现法律漏洞。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六条规定,政府依法征收土地,应当按照公平、合理、及时、充分的原则确定征收补偿和安置补偿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对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二、国家征收土地多少钱一亩国家征收土地,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土地承包农户进行补偿,补偿的标准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不一致。各地一般在三四万元/亩到十几万元/亩之间。具体补偿标准为:1.土地补偿费,征收耕地,根据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按该土地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到十倍计算;征用宅基地可以按照邻近耕地的补偿标准计算。2.青苗补偿费,一般按一季农作物的产值计算。多年生经济林木或其他果木,政府将参考市场价格,给予合理补偿或作价收购;地上其他政府发布征地公告后突击抢栽的树木、突击抢建的建筑物,不
    2023-09-08
    59人看过
  • 农民征地补偿款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
    有法律时效。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土地承包收益是否包括征地补偿款征收土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土地补偿费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安置补助费根据安置情况而定,不需要安置的村民给予货币补助,有安置单位的安置补助费拨到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个人获得的补偿费不是承包收益。《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07-03
    162人看过
  • 征地补偿款分配是否应该考虑时效规定?
    征地补偿款分配适用时效规定,诉讼时效六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是否属于民诉受案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明确规定:“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4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故当村民与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因征地补偿费问题发生争议时,市、县、乡(镇)政府应当解决,责无旁贷。所以,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也有人认为,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条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是代表农民集体对其所有的集体
    2023-07-03
    308人看过
  • 工程款未结算是否存在诉讼时效
    未结算工程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纠纷产生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工程款未结算是否存在诉讼时效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
    2022-06-24
    87人看过
  • 离婚时征地补偿款是否要分割
    将征地补偿款界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是不公平的,不应当按照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应归失去土地的一方所有。理由如下:1、土地补偿款的取得具有人身专属性,不具有该集体经济组织资格的人,不应享有土地补偿款的分配2、从保护失地农民角度来说,土地补偿款应作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离婚时征地补偿款如何分配离婚纠纷中征地补偿款应按下列方式进行分配:1、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协议优先,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2、对于夫妻一方的财产,没有特殊约定是不用进行分割的,归一方所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只有具备本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的人方可取得土地补偿款,夫妻一方因具有本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补偿款是对夫妻一方因土地征收、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补偿,具有专属于特定人身的性质。
    2023-07-22
    361人看过
  • 征地补偿款怎么算,征地补偿款是否可以截留
    征地补偿款怎么算一、土地补偿计算公式1.土地补偿费=被征地亩数×年产值×补偿倍数2.安置补助费=需要安置的人数×年产值×补偿倍数 需要安置的人数=被征地数÷征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数二、青苗补偿费计算公式青苗补偿费是指农作物正处于生长期未能收获,因征用土地需要及时让出土地,致使农作物不能收获而使农民造成损失,所给予土地承包经营或者土地使用者的经济补偿。青苗补偿费的标准一般农作物最高按一季产值计算,如果是播种不久或投入较少,也可以按一季产值的一定比例计算。青苗补偿费的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并公告。计算公式:青苗补偿费=年产值÷耕种季数三、安置人数计算公式征地时,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 需要安置的人数=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
    2023-02-26
    134人看过
  • 购房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否存在变化?
    购房欠款一般3年就会过诉讼时效。购房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通常噶好难过是3年。诉讼时效一般是从权利人知道或需要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起算。但是从权利受到损害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进行保护。出现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按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购房欠款诉讼时效过了还要还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的相关诉讼时效的法律条文规定,购房欠款诉讼时效过了,还是要还的,只是买房者丧失了在诉讼中的胜诉权,而购房者可以以超过时效为由抗辩不还欠款。该制度的规定,有利于贯彻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也是保障平等民事主体合法民事权益的具体体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
    2023-07-02
    454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当事人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 更多>

    #行政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土地安置费是否存在诉讼时效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16
      土地安置费存在诉讼时效,时效是六个月。 该时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关于土地安置费的相关事宜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受理其诉讼。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
    • 2022年征地补偿款能否起诉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5
      能。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征地补偿款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07
      征地补偿款适用诉讼时效,时效为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应在诉讼时效范围内提出诉讼请求,征地补偿款诉讼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受理。
    • 代位权诉讼是否存在诉讼时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30
      代位权诉讼存在诉讼时效。代位权的诉讼时效适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 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延伸】 问:代位权诉讼是否
    • 职务犯罪是否存在追诉时效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4
      1、职务犯罪有追诉时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