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款起诉存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需视情况而定:
1、一般是适用行政诉讼时效规定,因征收补偿款产生争议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如果是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是6个月;
2、如果是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3年。
律师补充:
处理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的自治权。人民法院处理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时,不能轻易否定农村集体组织的分配方案,更不能直接代替农村集体组织作出分配决定;
2、必须贯彻村民待遇平等的原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属村民集体成员共同所有;
3、注意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起诉征地补偿款分配是否受理
106人看过
-
起诉在征地补偿问题中是否可行?
374人看过
-
存款人是否享有土地征用补偿
346人看过
-
彩礼退还是否存在起诉时效
356人看过
-
刑事诉讼在中国是否存在起诉时效?
317人看过
-
私人借款追诉时效是否存在
331人看过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当事人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 更多>
-
土地安置费是否存在诉讼时效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16土地安置费存在诉讼时效,时效是六个月。 该时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关于土地安置费的相关事宜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受理其诉讼。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
-
2022年征地补偿款能否起诉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5能。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征地补偿款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最新的规定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07征地补偿款适用诉讼时效,时效为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应在诉讼时效范围内提出诉讼请求,征地补偿款诉讼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受理。
-
代位权诉讼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30代位权诉讼存在诉讼时效。代位权的诉讼时效适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 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延伸】 问:代位权诉讼是否
-
职务犯罪是否存在追诉时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41、职务犯罪有追诉时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