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辞职后档案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3 21:50:24 416 人看过

从国企辞职后,档案肯定是无法放在原单位了,但是档案也不是个人随身带走的,我们只能把档案转入某地的劳动局和人才市场,一般来说,是转入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当然,如果有些地方城市可以接收外地的档案转让也是可以选择的。下面就国企辞职档案怎么办的问题来做个简答的说明分析。1.国家对于档案的相关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第18条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时间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由此,用人单位扣压职工档案是违法行为,个人档案必须随职工的流动而流动。2.档案转回自己户籍所在地的劳动局就业管理处。劳动局不会进行收费也不会有年数存放的限制,劳动局还可以办理失业证及领取失业金,一般的,大家都会选择回老家退休,这样一来,存放在当地劳动局档案就不用动了。所以,将档案存放在当地劳动局是最让人放心的,也是最佳的选择。一般程序:开具现工作单位的工作证明,让当地劳动局出具档案调转函,拿着调转函去现档案存放处进行转回手续。3.档案存放到工作地的人才中心托管存放在人才中心的话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不过也有好处,可以保留干部身份,如果找的下一家工作单位肯接收你的档案,那么办理手续就会方便些。一般程序:申请人需到原单位开具正式的解除劳动的离职证明,并确认原单位已经将档案转出,再带好相关资料区人才市场对接完成挂档落户过程,具体的存档费用和办理情况都可以直接去人才市场进行咨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7月17日 14: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辞职相关文章
  • 档案在单位辞职怎么办理吗
    一、档案在单位辞职怎么办理吗劳动者辞职后,个人档案应当由用人单位转送新单位,没有新单位的转送劳动部门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设区劳动保障所。劳动部、国家档案局《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劳力字〔1992〕33号第十八条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职工被劳教、劳改,原所在单位今后还准备录用的,其档案由原所在单位保管。二、辞职是什么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是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2023-05-09
    454人看过
  • 国企没有档案会被辞退吗
    一、国企没有档案会被辞退吗国企没有档案不会被辞退。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国企合同到期了会被辞退吗国企合同到期有权辞退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合同到期的情况下,是可以辞退员工的,但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来支付经济赔偿金,如
    2024-02-04
    96人看过
  • 辞职后档案怎么处理,辞职要支付违约金吗
    一、辞职后档案怎么处理辞职后,档案通常无法放在原单位,但是档案也不能个人随身带走的,只能把档案转入某地的劳动局和人才市场。一般来说,是转入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如果有些地方城市可以接收外地的档案转让也是可以选择的。《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二、辞职要支付违约金吗辞职一般不需要支付违约金。除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
    2023-03-03
    440人看过
  • 国企离职后档案一直没调 没事吗
    从国企辞职后,档案肯定是无法放在原单位了,但是档案也不是个人随身带走的,我们只能把档案转入某地的劳动局和人才市场,一般来说,是转入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当然,如果有些地方城市可以接收外地的档案转让也是可以选择的。一、公司离职后档案怎么处理离职后档案一般是按照以下方式处理:1、如果离职已经提前找好了下家,那么说明档案有了接收单位,可以直接将档案转移到新的单位,如果单位不能接收的话,可以存放在人才市场进行托管;2、没有找好下一个单位的,一般都是直接将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进行托管,等找到单位后再将档案转移到新单位。二、自动离职后档案去哪了一般离职后,档案没有转出的话,应该还是留在原来的人才市场,可以暂时不管,需要转出的时候再去转出就可以了,到时候可能要交一定的托管费的。如果新单位可以接受档案的话,由新单位开具调档函,持调档函到原单位办理档案转移手续三、离职员工档案一直放在原单位可以吗离职员工档案是否可
    2023-03-17
    467人看过
  • 档案放在哪里?离职后人事档案怎么办
    1、离职后,由公司出具解聘证明,新单位是国有属性的即可开具调挡函接收档案。2、民营单位工作的,私企一般不具备档案接管资格,人事档案需要托管在当地人才市场的。持原单位办理劳动关系解除证明,开调转函去原工作地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办理档案转移;再持新单位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到新就业地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办理托管。3、如果是国企到私企,或者私企到国企,则是第三方(社保局、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和有资格的企业之间的转接,参照第2条办理。一、离职手续怎么办理1、如果您的劳动合同还没到期的话,需提前一个月向部门领导提出书面辞职申请和《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待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人力资源部。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总经理、董事长批准后,人力资源部通知您的部门领导安排工作交接。3、您需要按《离职员工交接手续表》《工作交接明细表》和《物品交接单》内容依次交接,财务部结清借款后,经交接双方和部门领导签
    2023-06-24
    242人看过
  • 辞职人事档案怎么转移
    一是符合领取失业保险的离职员工,人事档案都由员工自己带走,到就业局领取失业保险;二是自愿离职的员工,不能领取失业保险,他本人又担心档案被丢失,要求自己带走(公司有台帐),由本人保管个人档案分为人事档案和企业自建员工档案。人事档案比如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属于国家人才档案,是国家人事机关及其下属授权人才中心专管的,以报到证为凭。1、离职后,由公司出具解聘证明,新单位是国有属性的即可开具调挡函接收你的档案。2、民营单位工作的,私企一般不具备档案接管资格,人事档案需要托管在当地人才市场的。持原单位办理劳动关系解除证明,开调转函去原工作地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办理档案转移;再持新单位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到新就业地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办理托管。3、如果是国企到私企,或者私企到国企,则是第三方(社保局、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和有资格的企业之间的转接,参照第2条办理。4、暂时未能就业,或自己创业的,建议
    2023-05-08
    249人看过
  • 辞职后五险一金和档案怎么处理
    一、关于辞职1、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职)分三种情况: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二是,依据劳动和塔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三是,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离职),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扣工资作为赔偿。2、所以,辞职要合法理由非常重要,只要理由合法任何用人单位都不能拒绝,当然,如果没有合法的理由,不但不能走,你就是走了,单位也会找你的麻烦,得不到补偿金不说,还会要你交违约金,不给你办离职手续,对你今后的就业会有麻烦。3、辞职理由建议你参照
    2023-05-09
    86人看过
  • 辞职后档案怎么处理可以删除吗
    不可以删除的。劳动者辞职后,个人档案应当由用人单位转送新单位,没有新单位的转送劳动部门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设区劳动保障所。劳动部、国家档案局《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劳力字〔1992〕33号第十八条,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职工被劳教、劳改,原所在单位今后还准备录用的,其档案由原所在单位保管。辞职后,档案必须托管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不能个人保管档案。如果辞职后跨地区工作,档案可由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也可由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档案托管后,你得到相应的人事服务,比如上面所提到的有关证明材料的开具,还可以报考公务员,调进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档案转移的方法是:由个人向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出具本人与原单位解除行政隶属关系的文件(如辞职批文)
    2023-02-26
    324人看过
  • 被国企辞退会被记入档案吗
    一、被国企辞退会被记入档案吗?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的不会计入档案的,一般的用人单位是无档案代理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二、国有企业违法辞退职工的补偿金怎么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三、
    2023-04-16
    155人看过
  • 辞职后档案该何去何从?
    在换工作这个重要的时刻,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我们的档案!有的档案是托管在公司人事部门,有的档案托管于当地的人事中心,大家一定要记得把自己的档案放好哦,找不到档案甚至可能会影响我们之后的入职哦!档案记录着我们的人生足迹,从小到大,都有档案这样一个记录者陪着我们,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事制度不允许任何人持有档案,这样难以保证它的真实性,只有特定的、国家赋予权力的机构才能替我们保管档案哦,就是这样一个档案,我们既没见过,也没打开过,他却记录了我们最隐私、最重要的资料!根据我们国家的人事制度,人事档案属于机密文件,他在主要有三种存放方式,分别是:毕业院校,人事局或人才中心,以及就业单位。其中毕业院校只会在毕业生毕业之后的两年内进行保管,一旦有了就业单位,档案要跟随本人被投递到就业单位进行保管。那么就有人要提问了,如果辞职,我的档案应该叫由谁来保管?首先,我们从法律当中寻找依据,
    2023-12-15
    407人看过
  • 辞职后转档案需要什么手续
    如果档案是由单位直接保管的,则可以将档案转移到新的用人单位。如果档案是由委托人才市场保管的,则需要人才市场将档案的委托转换为个人委托保管。劳动者需提供与新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到劳动市场重新办理委托保管。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会有相关员工辅助办理,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签名盖章,并将回执退回。一、毕业生档案派遣回生源地需要报到吗这要分情况而定:1.毕业生回原籍工作,档案转回到毕业生原籍,,如果报到证地址是生源地的用人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期限内去报道;如果档案是寄到人才市场的,则可以不用去。2.毕业生工作单位不在原籍或暂时无工作单位,毕业后仅将档案托管在原籍人才服务中心或人才市场等档案托管部门。这种情况也是可以不去报到的。档案回生源地人才市场的毕业生,派遣证随档案回原籍档案管理部门,报到证由毕业生自己保管,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不用本人报到的。毕业生可电话联系原籍档案接收机构确
    2023-03-08
    345人看过
  • 档案在公司离职后怎么办
    一、档案在公司离职后怎么办1.在原用人单位辞职后到新用人单位就业的,可以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十五日内将档案转移到新用人单位;辞职后未找到新用人单位就业的,可以先将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等能够托管档案的部门。劳动者辞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
    2023-03-23
    343人看过
  • 工作辞职后不转档案的后果
    劳动者辞职后,原先的用人单位应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若不转档的,可能会导致档案的丢失,以后考研,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是需要档案的,退休时也需要个人档案。一、劳动合同终止需要什么手续一是用人单位需要给劳动者开具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书,二是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二、员工离职社保如何处理员工离职后社保应该及时转移。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如果员工要异地转移社保的,需要到
    2023-06-20
    159人看过
  • 国企辞退职工后果
    法律综合知识
    国企辞退职工后果: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理由符合法定情形之一的,可以辞退,没有经济补偿金。如是以法定辞退理由之外的原因辞退劳动者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5-04
    229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辞职
    词条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辞职
    相关咨询
    • 辞职国企在国企档案怎么办理?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7
      档案如果放在的话,你和公司人好好说,可以拿走,但是一般都是你找到新企业后,如果对方接受你的档案,你的原公司会直接把你的档案发到新公司的档案管理部门。
    • 国企辞职档案能放多久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2
      保留一个月。《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中对此作了相关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
    • 辞职后怎么办离职档案? 档案是否有效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9
      可以找劳动局处理,原单位扣押档案是不对的。辞职后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档案的,劳动者可以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有义务在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时,给劳动者结清工资,办理社保、档案等离职手续。《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
    • 国企辞职档案保留多长时间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16
      保留一个月。《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中对此作了相关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
    • 辞职后不想到公司了辞职后档案怎么办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05
      辞职后,档案通常都是无法放在原单位的,但是档案也不是个人能随身带走的,只能把档案转入某地的劳动局和人才市场。一般来说,是转入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如果有些地方城市可以接收外地的档案转让也是可以选择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九条 国家采取措施跨地区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建立健全跨地区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