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公报案例:
饮酒过量致死,意外伤害险赔不赔(附详细说明)
赵某、朱某芳诉某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
意外伤害是指由于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原因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饮酒过量有害身体健康属生活常识,被保险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此完全可以控制、避免,故饮酒过量导致身体损害不是基于外来的、突发的和非本意的因素,不属于意外伤害,被保险人据此申请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案号: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2016)苏0106民初7397号
案情
原告:
赵某,女。
原告:
朱某芳,女。
被告:
某保险有限公司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查明:
2015年12月24日,物业公司为赵某先等26人向被告某保险公司投保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F款)条款》,主要内容为:
保险期间自2015年12月18日零时起至2016年12月17日24时止,其中普通意外身故指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且自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180日内因该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身故的,某保险公司将按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12万元给付意外身故保险金;
保险合同中关于意外伤害的释义为:
是指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保险合同没有指定受益人,意外身故保险金视为被保险人之遗产。
物业公司在投保前已取得被保险人同意,某保险公司已就保险合同中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条款向物业公司进行了提示说明。
2016年1月27日晚,赵某先任职的物业公司年终聚餐,赵某先饮酒过多,留宿在公司未回家。
次日4∶00左右,赵某先同事观察其状况不正常,拨打120急救,120急救中心到达现场后查体发现赵某先已经死亡。
《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医疗急救病历》主诉记载:
“酒精中毒后呼吸心跳停止,具体时间不详”。
南京市公安局某分局派出所《接处警工作登记表》记载:
2016年1月28日5∶
08,某路某号某商务中心1楼大厅,有个员工严重醉酒,120已经到,称人快不行了,现在需要民警过来一下。
由民警周某到现场了解情况,调取现场监控录像,联系
120,120将其带往医院急救,后120宣布该人已死亡。
后民警联系死者家属,死者家属对死因没有异议,双方约好下星期先来所协商解决,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准备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2016年2月19日,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开具赵某先死亡证明,死亡原因载明“酒后意外死亡”。
原告赵某、朱某芳系赵某先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后赵某、朱某芳向某保险公司申请理赔遭拒,遂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
原告赵某、朱某芳对赵某先生前喝酒的事实无异议,根据《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医疗急救病历》和《接处警工作登记表》记载,可以证实赵某先系醉酒导致死亡,上述记载并未出现其他外在因素的介入。
原告提供的《死亡证明》仅记载了死亡原因为“酒后意外死亡”,并未记载导致死亡的其他意外因素,故其认定的意外因素为“酒后”。
至于喝酒致死是否属于意外身故,则需根据案涉保险合同的约定加以认定。
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意外伤害是指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喝酒过量有害身体健康属生活常识,赵某先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可以控制是否需要喝酒及喝酒量的多少,故喝酒行为本身不符合意外伤害定义的外来的、突发的和非本意的因素,不属于意外伤害。
在赵某先喝酒死亡过程中,并无证据表明存在外部因素的介入,故其喝酒导致死亡不属于意外身故,原告主张被告某保险公司承担意外身故保险金责任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
据此,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之规定,于2016年9月26日作出判决:
驳回原告赵某、朱某芳的诉讼请求。
-
饮酒过量致死,意外伤害险能不能赔偿
263人看过
-
意外饮酒致死,保险能否赔付?
68人看过
-
男子饮酒过量意外死亡劝酒人赔偿3万余元
496人看过
-
朋友间过量饮酒致死,亲属是否有权要求赔偿?
378人看过
-
意外伤害保险,猝死是否理赔
282人看过
-
药物过敏致死是否属于意外伤害
241人看过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 更多>
-
上班前饮酒过量过快致死有什么危害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1按以下步骤来操作: 1、您需要先证明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有许多,不仅仅是劳动合同)2,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等级鉴定; 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索要赔偿因工死亡赔偿标准《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
-
如何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伤害致死罪, 故意伤害致死是否过失致死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5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意图,并无伤害的故意,出于某种原因或条件引起死亡结
-
饮酒致死赔偿问题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06喝酒致死赔偿标准与死者家属共同协商确定,协商不成时,死者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
如果因致死,意外伤害保险该赔?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2封存全部病历(每日清单,医嘱、病案首页、诊断证明,住(出)院证,各种同意书、检查报告、体温单等)。请及时将病历邮寄给我们,我们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等行为进行客观的全面审查,看完病历后才能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有责任,如果医疗机构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过失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医疗机构才因
-
一人因饮酒过量导致死亡,家属可获得多少赔偿?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2-04关于饮酒致死赔偿问题,主要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以及对被扶养人的生活补贴。具体计算方式及标准如下: 1. 死亡赔偿金:以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为基数,以二十年为限进行计算。当事人年满六十周岁以上的,每增长一年龄需在原有的基础上递减一年;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计算时长仅为五年。 2. 丧葬费: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的总金额为准进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