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夫妻财产约定的注意事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21:16:19 379 人看过

关于夫妻财产约定,您需要注意这些注意事项:

1、夫妻财产约定,公证的效力更高,不容易被推翻。不公证也可以,只要形式合法也有效。一般有贷款的房子,公证处可能不给做公证,需要看当地的公证处。

2、一方将自己婚前的房产赠与给另一方全部或者部分的财产约定,换句话说,一方将自己的婚前房产,约定为夫妻共同所有或者另一方单独所有的,要去公证或者过户。如果不公证或者过户,赠与方可以随时撤销。

如果房子有贷款,无法加名,也无法去公证处的,那就就先在家签订夫妻财产约定,还清贷款后立刻去加名,以免节外生枝。

3、夫妻财产约定,不得以离婚为前提条件,比如:一旦离婚,房产归谁;也不能以出轨为前提条件,比如,一旦出轨,房产归谁;更不可以说谁提出离婚,谁就少分财产,这样写,过来把嘴瘾,实则无效。

4、夫妻财产约定,不要提及孩子的抚养及归属问题。这是在离婚协议中约定的事情,其他地方的约定也是无效的。

总之,夫妻财产约定,不能有任何前提条件,越简单约好。

5、建议措辞严谨,避免添加情感色彩浓郁的语言。免得对方反感、不签字。

6、如果财产约定在两页以上,记得每页都签字。我接到过咨询,女方在提供财产约定的时候就准备了两份,最后一页相同,前两页不用,只签了最后一页,法官难以分清哪个是他们当时真正的意思表达。

还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那份,在出现离婚危机的时候,以防被对方偷走。

7、记得每页清晰签名,最后一页签上日期。按不按手印关系不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9: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夫妻财产约定相关文章
  •  共同购房注意事项:夫妻需关注
    夫妻共同购房需注意的事项包括:确认购房资格、主贷人选择、房产份额约定和双方亲自到场签约。在购房过程中,需要了解当地的限购政策,避免因违规购房而产生不良影响。夫妻共同购房需注意的事项:1.首先,需确认具备购房资格。夫妻两人买房子也要注意当地的限购政策,结婚之前就已经购买过了房子,或者是自己的父母以前买房子是将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就要注意了,自己结婚再购买房子,房子就很有可能成为第二套房。2、确认主贷人。夫妻两人共同贷款买房,确定主贷人是一定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确定主贷人和次贷人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是简单的根据收入高低来制定。3、提前约定房产份额。4、双方亲自到场签约。夫妻两人共同买房子,很多环节都是需要两人签字的,所以建议在办理购房手续的每一个环节中,双方都要亲自到场。共同购房需要注意的事项共同购房是指两个或多个购房人共同购买同一房屋的行为。在共同购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
    2023-11-10
    352人看过
  •  没收财产的相关注意事项
    没收财产是司法审判中的一种措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严格区分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不能将其没收;2.在没收财产之前,要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果没收的财产需要用来偿还犯罪分子之前所欠的正当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偿还,但需经债权人请求;3.如果没收全部财产,应当保留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必需的生活费用。关于没收财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严格区分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不能将其没收;其次,在没收财产之前,要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果没收的财产需要用来偿还犯罪分子之前所欠的正当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偿还,但需经债权人请求;最后,如果没收全部财产,应当保留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必需的生活费用。 没 收 财 产 注 意 事 项 : 如 何 严 格 区 分 犯 罪 分 子 家 属 所 有 财 产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没收财产是一种强制性的刑罚措施,用于打击犯罪行为。然而
    2023-09-14
    348人看过
  • 购房中关于定金的约定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签署购房定金协议时,以下几点值得关注:首先,当事人需确保与主合同人的身份一致;其次,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的交付期限务必精确而具体;再次,清楚注明交付的方式;此外,定金的数额应当严格控制在房屋成交金额的百分之二十以内;最后,合同文本中应清晰地标注“定金”二字,并明确说明定金的具体用途和使用方法。《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2024-05-18
    238人看过
  • 订立夫妻财产协议要注意哪些事项
    夫妻双方可按照意愿自行协定在结婚期间内所获得的财富及初始属于彼此的财产的享有权归属,这种受法律保护的财产契约在法学界被称作“婚内财产协议”。然而,签署此类协议时有几点须得特别留意:首先,约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呈现;其次,参加约定的人员应为合法夫妻。唯有夫妻间才有资格对财产进行约定,这也构成了双方对此项事宜达成共识的前提条件;接下来,签署的内容必须足够清晰明了。若约定模糊不清,便等同于无约定,并由此引发的法律效力依然是将其作为夫妻公共财产处理。此外,依据规定本应属于单方法律性质的事项仍属个人所有,不会因为协议而发生改变。最后需强调的是,“婚内财产协议”一旦签订,双方都不得擅自反悔或是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2024-08-05
    382人看过
  • 了解夫妻个人财产范围及注意事项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注意事项有:夫妻个人财产独立于夫妻共同财产之外,夫妻双方对各自所有的个人财产,享有独立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他人不得干涉等。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范围和承担的介绍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存续期间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负的债务。一般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解决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医等活动以及履行法定义务和共同财产、经营过程中所负的债务。共同债务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为了共同生活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二是为履行法定义务所负债。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1、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之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共同债务。2、夫
    2023-07-19
    454人看过
  • 约定为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夫妻个人财产是指专属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夫妻个人财产所有制是指夫妻通过书面形式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彼此财产独立的一种财产所有制方式。法律,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是夫妻的个人财产。因此,约定为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夫妻财产归一方约定民法典有明确规定,夫妻之间可以订立协议,对婚前或婚后的财产进行约定,这种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但有些情况下夫妻之间的约定可能是无效的,比如,夫妻一方存在出轨、家暴等行为,作为离婚及财产分割条件,此类忠诚协议主流观点一般认为是无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
    2023-07-23
    451人看过
  • 夫妻财产公证办理注意事项有什么
    夫妻财产公证的注意事项:1、防止当事人借约定来逃避债务。夫妻一旦发生对外重大债务就可能会想方设法逃避债务,当事人也可能会选择夫妻财产约定来实现其逃避债务的目的。2、在约定的对外效力上,公证人员有告知的义务。一、夫妻一方所欠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所欠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三款,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夫妻举债需事先协商一致,并立下书面协议。一方单独举债,事后配偶一方没有追认的,应视为夫妻一方债务。包括:(一)夫妻双方约定的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二)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关系的亲朋所负的债务;(三)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未用于共
    2023-03-08
    430人看过
  • 关于“加班费计算基数”约定的注意事项
    关于加班费计算基数“约定优先”原则的适用并非不受任何限制,双方约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当然无效。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加班费计算基数,应当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加班费计算基数不得畸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员工工资结构通常分很多细项,但计算加班费时仅以“基本工资”或“底薪”作为计算基数,这种情况相对较多,偶尔有用人单位以“基本工资”或“底薪”与其他工资项目之和作为计算基数,也并没有包括所有工资项目。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加班费计算基数畸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标准,该约定将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归于无效。2、加班费计算基数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是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底线,也是法律关于工资的
    2023-02-04
    332人看过
  • 夫妻财产约定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约定的时间。法律没有作出任何限制性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前,也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进行约定。2、约定的范围。夫妻双方可以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作出约定,也可以对双方的婚前财产作出约定。但不得对国家、集体、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进行约定。3、约定的内容。双方既可以约定双方的财产归共同所有,也可以约定各自的收入归各自所有。4、约定的方式。夫妻财产约定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5、约定具有优先力。6、约定的约束力。(1)对当事人的约束。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2)对第三人的约束。当第三人知道约定的内容时,对第三人有约束力。通常进行夫妻财产约定应当什么形式1、夫妻财产的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以免发生争议。2、对口头约定,如双方承认,或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应承认其效力。3、约定财产制系规范夫妻间因婚姻发生的财产关系,其约定的内容主要有:(1)约定实行分别财
    2023-07-20
    467人看过
  • 婚内财产约定有哪些注意事项?
    婚内夫妻财产约定有以下注意事项:婚内签财产协议要在夫妻双方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对婚前或者婚后的财产进行协商约定一致后签订,夫妻双方签订的婚前财产协议对夫妻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一、婚内财产协议公证费一般要多少夫妻婚内财产协议书公证费用,按照财产价值收费,阶梯式的,一般为财产总价值的2%。夫妻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书并非以公证为生效要件。很多人认为,婚内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如果不公证,婚内财产协议就不能成立或不生效。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法律从来没有规定婚内财产协议要以“公证”作为生效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定,无论该书面协议是否作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只是,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在证明力上更高一些而已。协议公证不公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内财产协议的内容约定好。慎重一点的话最好委托律师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起草,完全没有必要花钱去做婚内财产协议公
    2023-06-25
    498人看过
  • 夫妻办理财产分割协议公证的注意事项
    一、夫妻办理财产分割协议公证的注意事项(一)区分被分割的财产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对按份共有的财产,按已有之份额进行分割;对共同共有的财产,由当事人自由进行分割;(二)如果共有人中有人出卖自己占有的份额,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三)不宜分割的财产或者分割后有损价值的财产,应当采取折价、适当补偿的方式处理;(四)如有共有人下落不明,应保留其应得之份额;如有共有人死亡,则死者的法定继承人或其他遗产受益人参与分割;(五)共有财产上有债务负担的,应明确各共有人承担债务的份额和偿还方式;(六)因合伙终止等原因发生财产分割的,应当提交合伙关系或其他合作关系终止的证明;(七)分割财产应当考虑各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以及共有人的具体经营生活需要。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应当对老弱病残者给予适当照顾;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应当对无过错责任者给予适当照顾;(八)权利人放弃法定应当分得财产的,应当向
    2023-06-06
    206人看过
  • 夫妻独资公司财产离婚分配的注意事项
    若属于婚前投资,则在婚前投资的公司,那么该公司的股权是属于对方的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是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但投资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该公司产生的分红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以要求按夫妻共同财产平等分割。能查封被执行人独资公司财产吗?根据我多年处理该类案件纠纷的经验以及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独资公司的财产与股东的财产出现混同时,即此时如果独资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其自身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没有混同,则此时根据《公司法》规定的法律人格否认制度,公司股东就有可能承担责任。若独资公司与其他主体发生纠纷起诉至人民法院,而股东的财产与公司财产出现混同的情况,则可以查封独资公司的股东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
    2023-07-04
    286人看过
  •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
    一、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关键字在于其财产是否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具体来说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以下几类:1.工资、奖金。工资是指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奖金是指用人单位为了鼓励和表扬劳动者而向其给予的货币或实物。2.生产、经营的收益。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个体经营、租赁或承包经营所得的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3.知识产权的收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权利人可通过转让或许可使用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而获得收益,其收益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是不能分割的,只能由权利人自己享有。4.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二、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如下:1.夫妻共有财产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2.夫妻共同财产的取得时间必须是夫妻婚姻关系的存续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分居期间和离婚判决生效前所得的财产,均为夫妻关系存续
    2023-04-11
    388人看过
  • 3、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与其它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定
    夫妻财产关系的约定仅限于财产的归属问题,不能对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助义务,及相互之间的遗产继承问题作出约定。无论夫妻约定财产共有还是个人所有,都不能规避两人之间的相互扶助义务。也不能通过约定来排斥或指定相互遗产继承问题。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的法律规定《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夫妻约定财产制】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
    2023-08-15
    129人看过
换一批
#财产分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夫妻财产的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避免口头约定可能产生的争议。但是不能据此认为口头约定一定不发生效力,如果当事人对口头约定没有异议,该约定应该有效。这样才符合民事活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更多>

    #夫妻财产约定
    相关咨询
    • 夫妻财产约定的范围是什么,约定夫妻财产时要注意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08
      关于夫妻财产约定的范围,本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根据这一规定,夫妻既可以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进行约定,也可以对婚前财产进行约定;既可以对全部夫妻财产进行约定,也可以对部分夫妻财产进行约定;既可以概括地约定采用某种夫妻财产制,也可以具体地对某一项夫妻财产进行约定;既可以约定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或者使用
    • 夫妻应该注意哪些夫妻财产约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5-04
      婚内夫妻财产约定有以下注意事项:婚内签财产协议要在夫妻双方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对婚前或者婚后的财产进行协商约定一致后签订,夫妻双方签订的婚前财产协议对夫妻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 关于什么叫夫妻约定财产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07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规定,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法律允许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夫妻在婚前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所有权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对第三人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分割等事项作出约定,从而排除或部分排除夫妻法定财产制适用的制度。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约定要注意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25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
    • 夫妻可以对财产约定约定哪些事项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12
      夫妻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和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一方或者共同所有。采用书面约定财产归一方所有还是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所做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