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纠纷怎么解决
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过程中,纠纷的解决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纠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1.当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土地所有权争议时,我们首先需要依据国土部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果来明确土地所有权。
2.只有在明确了土地所有权之后,我们才能按照相关程序对所涉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登记。
3.如果土地所有权一时难以明确,我们会选择暂缓登记,以避免进一步的争议和纠纷。
4.对于承包地块、面积、边界及承包经营权存在的争议和纠纷,我们需要由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小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协调解决。
5.如果协调解决不成,我们鼓励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定程序依法解决。只有在纠纷解决后,我们才能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
6.如果承包纠纷一时难以解决,我们也会选择暂缓登记,以等待纠纷的解决。
二、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
在处理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时,我们会以国土部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果为依据。
这意味着,我们会先由国土部门明确土地所有权,然后再按照相关程序对所涉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登记。
这种处理方式旨在确保土地所有权的明确性,从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承包经营权纠纷处理
对于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处理,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由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小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协调解决。
这意味着,我们会充分利用工作实施小组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并努力通过协调解决纠纷。
2.如果协调解决不成,我们会鼓励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定程序依法解决。这意味着,我们会尊重法律程序,确保纠纷得到公正、公平的解决。
3.纠纷解决后再进行登记。
这意味着,我们会在纠纷得到彻底解决后,再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以确保登记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
怎么解决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中的问题
379人看过
-
农村土地性质分类,农村土地确权纠纷的解决方式
337人看过
-
农村有纠纷的土地怎么确权?有哪些纠纷解决办法?
318人看过
-
农村土地确权中对流转的土地怎么确权登记
454人看过
-
什么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错误怎么办
414人看过
-
解决农村私有土地使用权纠纷
125人看过
-
土地登记可以解决土地确权纠纷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0第一,为什么政府已经登记发证的土地还会有权属争议呢?原因有:一、政府登记发证的过程其实也是政府对土地权属归属再认识和确认的过程,既然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就必然会存在认识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时候,简单的说就是政府登记发证也会有错的时候,尽管这个概率非常的低;二、就是政府在发证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并没有尽到全部应尽的告之或公示义务,与土地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并一定全部都知道登记发证这个事,等到他们知道
-
农村土地登记与土地确权有什么区别?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1答:农村土地登记确权:一是指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二是指农村土地集体土地所有权,三是指农村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主要作用:权力关系明确,减少纠纷,利于法院裁定判决,有利于集体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存量用地,以利于节约集约用地。
-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申请表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81、申报凡是拥有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人,须领取由土地部门统一印发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表》,以户为单元,每宗宅基地填写一份。村民使用的宅基地,必须提交由经济社、村委会二级经济组织及镇政府出具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然后由调查组负责收集申报材料上交土地管理部门对权属进行审核。 2、权属调查国土部门根据土地使用权人的申请,对宅基地范围、界线、界址、权属性质、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经相邻各方认定
-
解决农村土地确权纠纷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261、承包面积小于实际面积的,不是基于你的承包书。2、已被占用拿到补偿的原则上扣减拿到补偿的土地直接从确权登记的土地面积上减下去3、无法复垦的承包地按原面积和用途确权这一条就是说你家的地或者被做道路了或者荒废了,就不计算在内。4、公益用地占有的情况处理,首先要明确村内建设的道路、机耕路、塘、水库、水渠、学校、办公室等生产公益事业占有的承包地,办理征用手续补偿的,不计入承包地。未享受一次性补偿的,仍按
-
农村有纠纷的土地怎么确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81、妥善处理机动地、经济地、荒地等问题。凡是已纳入承包地管理的,继续作为承包地管理;未纳入承包地管理的,不进行确权登记,但应按实际面积登记在册。 2、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间,农户自行或者流转给别人在承包地上建房、挖塘等改变农业土地用途的,仍按原来承包地面积进行确权登记,在实测面积时减去占用面积,并进行备注。 3、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应以二轮土地延包时家庭实际承包人口为基础,家庭个别成员已死亡或